疫情过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复苏,增长速度很快,据统计,2023年,我国GDP增长5.3%。

这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个好事,但社会上却出现了消费降级的情况,不管挣钱多少,大家都不愿意再进行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行各业的经营情况都十分不景气,银行收到的存款和提前还贷却越来越多。

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就是社会中有两大“毒瘤”存在,将老百姓的钱都吸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价毒瘤

房子在当今社会可谓是必需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有房子是能结婚的前提条件。

不可否认,城镇化给社会带来不少了的福利,可是也有许多负面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比如,城镇化将好的医疗、教育和就业资源都转移到了城市,导致很多人需要在城市买房子才能进一步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高昂的房价,让很多人都陷入了困境,一线城市房价和收入比值达到了40,也就说,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人,需要不吃不喝40年才能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子。

稍微不发达的城市也好不到哪去,最低的比值也在2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导致,普通人想要买一套房子,单凭自己的工资是不够的,需要掏空一家人的钱包去交首付。

而交了首付才是噩梦的开始,因为买房子会让购房者背上30年的贷款,这30年里,不敢消费,不敢生病,不敢辞职,基本就是在给银行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房价限制的不仅仅是消费能力,而是社会的创新能力。

你想想,迫切需要买房的人都是哪些?基本上都是20-40岁,生产力最强阶段的人,高额的房价夺走了他们的贷款,同时也夺走了他们创业的资本和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辞职都不敢,谁还敢创业?房贷断供就要面临房钱两空的局面,所以有不少人放下了梦想和生活,一心为还房贷而拼搏。

甚至有些人还会打几份工来还房贷,比如晚上跑个外卖、代驾等,使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多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买了房子能够正常交付还好,可是谁又能保证自己买的楼盘不烂尾呢?

2023年全国烂尾楼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存烂尾楼2.31亿平方米,按照平均每套房子100平方米,那就是231万套烂尾楼,这背后是231万个不幸的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南日报重磅发声!2024年房地产怎么走?重点是“两件事”

楼盘烂尾,房子拿不到,首付拿不回来,一边租着房子,一边还要还房贷,更别说消费了,甚至就连应对风险的财力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数字还是保守统计,还不包括将要烂尾的房子,所有已售未交付的楼盘,谁都不能保证它明天不会烂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套烂尾的房子,对于这个家庭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因为烂尾房让你未来的30年都要为这个房子打工,并且有可能永远拿不到房子了。

其实相比之下,高房价还不算是最毒的,因为接下来的这个“毒瘤”会在无形中将你的钱包吸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明网《直播电商的低价陷阱,坑的不仅是消费者》

电商毒瘤

你觉得电商的兴起是好是坏呢?作为普通消费者你可能觉得是好事,毕竟同样的商品,电商平台要比实体店便宜,因为成本更低。

但是对于实体经营者来说,电商的兴起对于实体店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体店需要房租、物业、水电、人工等成本,但是这些电商都不需要,很多情况下,一个店铺一个人就可以运营。

甚至电商连资金成本都不需要,实体店需要进货,然后卖掉获取利润,所以资金的成本也要算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电商不需要,甚至很多电商就是一个工厂的中间商,只挂出商品的图片,你下单之后,他从工厂下单给你发货,自己赚个差价。

所以实体店受电商的冲击很大,这也导致了很多实体店关门倒闭,没有倒闭的实体店经营情况也无法和之前相提并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电商的兴起对于消费者来说真的就是好事吗?不见得。

首先,电商商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器和数码产品还好,如果是服装或者其他类型的商品,消费者会很吃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商品图都是经过精修的,模特也是恰到好处的,很可能你买到的东西跟详情图有天壤之别。

另外,电商还有很多趣味性的推荐机制,让你刷上了就上瘾,之前是刷短视频不知不觉已经凌晨,现在是逛着电商平台和直播间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个商品都在用物美价廉“勾引”这你,每一单的金额都不大,甚至还有一些平台会推出满减和凑单。

你想买的东西100块,凑单能减10块,最后凑来凑去,你发现自己花了500块买了很多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过分的还数直播间,把原价定的高高的,再通过直播间折扣低价卖出去,配合主播设计好的话术,最后五单了,前200名下单的宝宝送价值几百元的商品等这些诱人话术让你下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你才会发现他们的套路,品牌的商品虽然质量有保证,但是他们会通过提高电商平台的商品单价,来让直播间的单价看起来更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单品利润比零售更低了,但是直播优势就在于量大,低价的冲击总能将客户转化率变得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品牌商品虽然价格更低,但是谁都不能保证快递到你手里的商品是保质保量的,利用话术掩盖商品缺点的直播间数不胜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品牌还是非品牌商品,消费者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维权难,往往是该花的钱是都花出去了,该省的钱也给花出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该怎么办

在面对这么多的消费陷阱,我们应该分清形势。

首先对于房子理应量力而行,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将房贷控制在家庭收入的30%,这样才能保证正常支出的情况下,还能有一些存款去应对未知的风险。

而对于电商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环顾自己家里,是否有很多是自己冲动消费,在电商平台买过之后就在家里吃灰?

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分清刚需和非必要,该花的不要省,该省的不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