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海风吹拂,天光渐暗,圆月升起。混沌模糊的月色中,孤独和绝望似海水涌上心头,《4.48》走入人类的脆弱时刻。沉潜于压抑而真实的氛围,心灵的敏锐与现实的残酷交织,演员们时而沉默,时而呐喊,流露出人类精神深处的挣扎与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在海边剧场,虚拟的音效融合自然环境中的风浪声,与光影视像一起构建充满张力的戏剧舞台。噪音中,我们辨认出那些取自日常生活的片段。

地铁到站提示音、手机铃声等等,混乱失序的音效恰恰突出了现代心灵在重压下的疲惫不堪。众声喧哗中,一身白衣的主演陈思江和舞者们释放肢体,游走在虚实之间。

作为海朋森乐队的灵魂,陈思江鲜活昂扬、勇敢自由的表达爆发出巨大的能量。《4.48》中,被称为后朋克野花的她,以诘问和呐喊开掘内心,情绪饱满而极具冲击力,展现了韧性十足的生命力,直面自我,挣扎中不断审视,顽强对抗。

与演员们相对,由视觉艺术家张鼎打造的大型人偶既是主角内心的具象化,也是观众隐形情绪的投射延伸。舞者富有张力的肢体与人偶碰撞、抗衡,每一次挣扎和撕扯都是敲向灵魂深处的重音。当更大的人偶出现,我们看到更空虚、更迷茫、更孤独而愤怒的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经由艺术家提取、加工、修饰的音效之外,“天才大提琴家”宋昭带来新古典音乐纯粹动人的琴音。流动的音乐也是舞台上的“角色”之一 ,作为一种情绪深入叙事和舞者对话,与海浪声交叠,更与我们灵魂深处的颤动同频。

随着崩溃的逼近,视听冲击越发强烈饱满。这些看似支离破碎、逻辑混乱的表达,其实呼应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混沌角落,指向那些无法诉诸语言的激烈感触、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撕扯。别具一格的戏剧体验让整个夜晚跌宕而闪耀。

《4.48》官方剧照

将这些艺术家深刻的思考、锐利的表达凝聚在一起的是导演刘畅。正是因为对抑郁有细致的感触和体察,他邀请朋友们加入《4.48》,从精神崩溃的独特视角出发,共同完成这场戏剧,传达他们的关注、关心和感同身受。

“记住光明并坚信光明!”哪怕被黑暗吞噬,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信任和对自己的认同,我们从不曾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有不断向前、向光亮处进发的勇气加持,内心的平静一定会来临,最终我们释怀、和解并拥抱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对话导演刘畅,他表示,《4.48》想要平静地思考信念和理性的关系,戏剧中呈现的对抗是为了在痛苦的现实里保持自我的本质

除了导演戏剧作品,刘畅还以艺术策划的身份持续参与阿那亚戏剧节。他发起并组织了【候鸟300】项目,与环境互动,与人群对话,重新定义“正在发生”。三年来,【候鸟300】项目不断地起飞、迁徙又回巢,寄托着戏剧节观众稳定期待的同时,拥抱变化,打破常规,在更大的公共空间展现了戏剧和艺术的多元可能。

《4.48》演出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畅,中国当代戏剧导演,策展人,黑猫剧团艺术总监,阿那亚戏剧节艺术策划。自2016年建立黑猫剧团以来,先后有16部作品于全球巡演,并受邀参加阿维尼翁,圣彼得堡等国际戏剧节。

问题与答案

Q&A

Q:您的作品《4.48》改编自英国当代著名戏剧家萨拉·凯恩的《4:48精神崩溃》。作为“直面戏剧”的代表,萨拉·凯恩的剧作是对危机中的世界的描述。从现实人物、场景、剧情的陈规中解脱,原作《4:48精神崩溃》是一个非常具有“当代性”的文本,包含了非凡的艺术才华和极端且疯狂的形式。您为什么会选择改编《4:48精神崩溃》?它触动您的地方在于?

A:写于1999年,《4:48精神崩溃》很多处理是比较当代的,文字非常有力量。这可能是21世纪以后,最有能量的剧本之一。其次,这个剧本跟我们现在的生活以及这么多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很有时代性,所以选择这个剧本作为一个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Q:《4:48精神崩溃》原剧本没有任何的舞台提示,也没有标明出现了几个人物,在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广阔的阐释和创作空间。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以贯之的信念和追求?在您看来,您的戏剧作品《4.48》的核心关切在于?

A:《4.48》关注人与自我的关系,还有人与环境、与他生活的世界的关系。寻找的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个过程,这可能是比较重要的。

Q:汇集了声场、音乐、文本、视觉与环境、AI技术与表演等众多领域的艺术家,《4.48》多元多维的艺术形态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在与其它领域艺术家合作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或困难?

A:这次《4.48》在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做一个比较个人的戏,是一件充满想象力的事。为什么要这么多艺术家来合作,就是因为用最传统的,或者是用我们更了解的团队来做,它最终呈现的样貌就是确定的。作为一个当代的作品,导演不需要说得特别清楚,告诉大家我们在干什么,要怎么去做。所以这次熟悉的伙伴一个都没有,甚至他们都没有做过戏剧。但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很厉害,用各自的媒介来表现,大家的理解会变得多元。

《4.48》希望进入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当中去,他的想象、他脑海里面的状况可能更有意思。所以一开始就想把它解构了,比如说文本、故事,声音,演员的表演、台词和身体,从不同的层次出发来表现。这种操作方法对我来说也比较新,并不是从一个方向出发,而是从多个维度一起来做。《4.48》更多的是希望大家看完了之后有一个自我的理解,跟戏剧建立一种连接,能够集中在艺术家和环境带给你的一些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Q:近十年,罹患抑郁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关于抑郁的讨论也愈加突出。对此,您有怎样的感触?能否请您具体谈一谈《4.48》如何回应或者呈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

A:这个剧本没有那么传统,它的空间很大,有很多精神层面上的一些东西,它借以表达的载体可以更自由一些。从表现出发,我们不想用一个特别传统的戏剧逻辑来,所以就找了一帮朋友。他们其实之前都没有做过戏剧,再去思考这个事情的时候,就会从各自的维度来理解。我们去探讨的更多的是一个精神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关于精神崩溃、抑郁症,其实我们做了很多的调查工作,包括跟精神方面的专家探讨。其实无论是疾病,还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都是人对环境、对所处的群体的这样反应,不同时代的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就抑郁症来说,近10年、20年变得特别常见,需要大家去正视。

《4:48精神崩溃》是萨拉·凯恩最后的作品,她在剧本写完一个星期之后自杀了。尽管如此,她通过剧本表达依然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应该坚持相信光明。把遮挡我们的东西打开,透一口气,让光进来。

Q:您在4点48分时通常在做什么?

A:在睡觉。可能在混沌失序、不清醒的梦境中。

Q: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这部作品,会是什么?

A:冷静的、混乱的、光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Q:一直以来,您都以实验和叛逆的色彩、肆意妄为的想象和多元化的尝试备受关注。这样的期待是否造成压力和负担?“实验”“叛逆”是您想要撕去的标签吗?

A:那倒也不会。其实无非就是做一些好玩的事,可能比较“非常规”,所以有好多事情不知道它会变成什么样子,无法预料它的结果。很多作品都是寻找的一个过程,没有那么确定。更多的是开始之后所有参与的人互相叠加的感觉。做了一些并不知道和并不擅长的事情,在里面去寻找一些未知的可能性。做就完了,其实可以这么说。

Q:连续三年,【候鸟300】不断地起飞、迁徙又回巢,成为近年来最多元化、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之一。不仅收获颇多好评,也带给众多参与者启发、鼓舞和共鸣。作为发起人和艺术总监,这是否带给您成就感?陪伴着大家一起成长,您在这三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A:肯定是有成就感的。跟这么多人一块做了一个大的事,把它给做成了。说实话也不知道【候鸟300】会变成什么样,有什么人来,每一年都有一些惊喜的东西,这个项目一直很有生命力,也很有意思。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候鸟300】也是一个戏,只不过是它体量变大了,时间变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Q:【候鸟300】不只是戏剧,更是一场连接不同创作领域的大型实验。作为一种更为有机和开放的公共艺术,【候鸟300】与环境互动,与人群对话,重新定义“正在发生”。您能否谈谈“正在发生”的意义?这是否意味着更为自由、饱满和深度沉浸的生活/创作姿态?

A:重新定义正在发生,重新定义我们自己的作品,首先就以我们自己所做的这些艺术门类出发,打破常规,把不同领域的艺术家都放在一起。原本大家都在做自己擅长的东西,但当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的时候,这种物理行为就会重塑你原本擅长的东西,更新你的理解。以戏剧为例,当我们回归到更自然的环境,当演出加入了其他艺术家,作品的形态一定会改变。“正在发生”就是大家拥抱变化。我们不是在想象,不是在计划,而是此时此刻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Q:除了您自己导演的作品外,您还会关注哪些作品?

A:国外的大咖导演,比如日本的宫城聪,还有阿那亚戏剧节艺术总监的戏我都关注。但只能有时间看什么戏就去看什么。

Q:您如何理解本次戏剧节的主题“常规和例外”?几年来连续以导演、艺术策划、【候鸟300】发起人及艺术总监等多重身份参与,对您来说,阿那亚戏剧节是否已经构成某种“常规”?您还期待戏剧节会发生怎样的“例外”?

A:“常规”并不一定是一个贬义词,它是已经形成的、相对准确的、在意料之中的。我们当然需要这样的基础,它可能涵盖了80%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经典”,是被认可和广泛使用的。比如第一年做【候鸟300】,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是什么,要怎么做。但是三年以后,在组织结构和方法上来说,它就很“常规”。戏剧节从根本上来说也是邀请演出,大家来看戏,一直都是这样。可以说“常规”是方法层面的。

“例外”更多的是说我们表现的内容和具体的操作方式。每一年戏剧节的形式类似,但是邀请的艺术家和表现的内容主题有很大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融合文学、环境美学与实验影像《4.48》以当代的表现方法与观念串联多元化艺术形态,赋予文本、空间、场域更丰富的想象和生命力。“记住光明并坚信光明”,《4.48》指向自由与勇敢之路!

好戏云集,精彩连连,2024阿那亚戏剧节持续加载中!特邀剧目、37°2环境戏剧朗读、未来戏剧、候鸟300、海边对话、戏剧房子……众多“阿那亚限定”板块各放异彩,打造独一无二全方位的戏剧狂欢。等不及了,我们一起冲向海边戏剧盛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8》官方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出时间

6.20-6.23 19:30

演出场地

海边剧场

演出时长

75mins

剧作:萨拉·凯恩

译作/文学顾问:胡开奇

导演:刘畅

视觉设计:控制俱乐部 张鼎

主演:陈思江

演员:陈梦曦 陈子逸葭 丁丽 雷净 罗皓 王美志

大提琴演奏:宋昭 AIYS

音乐现场呈现:谱造司 刘威

视觉现场呈现:文鑫涛

声场设计:张霖

灯光设计:张健

舞台监督:王卓

舞美执行:任爽

服装化妆:王娇

音响支持:BASSLINE 杨勇

影像记录:HavocStudio

出品人:Ella Wong

监制:史雷

制作人:李智达

制作统筹:便便

特别感谢:吴孟珂、凃力元

出品方:上海村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Playwright: Sarah Kane

Translator/Literary Consultant: Hu Kaiqi

Director: Liu Chang

Visual Designers: Con Trol Club, Zhang Ding

Starring: Chen Sijiang, Wu Mengke

Performers: Chen Mengxi, Chen Ziyi-jia, Ding Li, Lei Jing, Luo Hao, Wang Meizhi

Cello Performer: Song Zhao AIYS

Live Music Operators: PUZAOSI, Liu Wei

Live Visuals Operator: Wen Xintao

Soundscape Designer: Zhang Lin

Lighting Designer: Zhang Jian

Stage Supervisor: Wang Zhuo

Stage Executive: Ren Shuang

Costume & Make up: Wang Jiao

Audio Equipment: BASSLINE Yang Yong

On-Site Videographer: Havoc Studio

Presenter: Ella Wong

Executive Producer: Shi Lei

Producer: Li Zhida

Production Coordinator: Bian Bian

Special thanks: Wu Mengke, Tu Liyuan

Production Company: Shanghai Cun Sheng

Culture Development Co.

向左查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