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们一出生就是“海王”,这里的孩子第一个要学会的技能,不是走路也不是说话而是游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一辈子在海上漂流,是大海上的“流浪者”,为了能够适应海水压力,他们要在小的时候就刺破耳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也就是巴瑶族,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国籍的民族,也是全世界最“神奇”的一个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瑶族人长大结婚生子全部都在海上进行,世世代代都在海上漂泊靠海而生,身体也早已“进化”到与常人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神奇的存在不禁让人感叹,是怎么能够做到什么事都在海上进行,又怎么靠海生存?为什么不与他人一样上岸生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上的“流浪者”

巴瑶族现在已经被认定为是世界上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虽然现在没有确切的资料来说明巴瑶人的来源,但却有许多巴瑶人认为自己曾经是“皇宫贵族的后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有人说巴瑶族是被“抛弃”的民族,被全世界的国家“拒收”,但在巴瑶人自己的心中,却是他们选择了“抛弃”陆地,选择了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巴瑶族世世代代都一直生存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域,这片领海同样也不属于哪一个国家,反倒成了巴瑶族流浪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没有国籍的原因他们不能够上岸在陆地上生活,毕竟他们特殊的存在注定了他们在哪一家国家来看都是“外人”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说他们一辈子都只住在小船上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过他们巴瑶族搭建的房子也是在海上的,他们房子全部都是用木头搭建组成,看上去就像是架空在海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他们的房子也并不大,说是房子不过也就是一间间小木屋,最大一户人家的房子也就几十平,大大小小一家人全部都挤在一间小屋子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搭建在海上的木屋就要求巴瑶族人按时清理缠在木头上的水草,还要提前将替换的木头泡到海水中,这样就可以加强木头的韧性,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一天有60%的时间都是泡在水里的,在这简易木屋所待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长,更多的时间是要坐着他们的简易小船出行。

这小船的大小也很小,基本也就只能搭载2-3人左右,不过巴瑶族人在这船上可以说是“如履平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就这样空手甚至有些巴瑶人连船桨都不用,用手划到他们要去捕鱼的目的地,之后直接跳下船,连标记都用不上。这就是像是他们巴瑶人“海上电动车”,十分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巴瑶人的生活很像是“原始部落”一样,但其实他们除了生存技能,简单的贸易也不是不可缺少的,他们捕的鱼或者虾蟹就整齐的码在他们的木船上,然后到一些有游客的桥下进行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体已经与常人不同

这样赚来的钱可以让他们换取一些能够在海上生存下去的物资,毕竟要不靠外界,一族人完全在海上生存还是比较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生活其实也可说是巴瑶人在突破人类身体的上限,当然巴瑶人为了能够在海上生存下去,其实也已经付出了许多“代价”。

像他们巴瑶人的小孩,不说别的生下来要先学会的游泳,走路啊说话啊什么的这都不是他们的优先考虑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一天60%的时间都在待在水下,能不能够捕到鱼更是决定了巴瑶人生存的基础。他们通常下海捕鱼需要任何潜水装备都没有的情况下,仅凭一口气下潜到几十米的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为了能够早早适应海水的压力,大部分巴瑶人在小的时候就会刺穿耳膜,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唯一能够让他们在之后的生存中轻易一点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他们的耳膜也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愈合,在成年后适应了海水的压力就不再需要刺穿耳膜,只不过刺穿耳膜的影响还是有的,巴瑶人的听力在到达一定年纪之后就会非常不好,也就是“耳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他们潜入水底之后,他们仅凭下水前那一口气就能够撑上将近十分钟,在海底走路的巴瑶族人也像普通人在陆地上行走一样轻松。

这样长时间的潜水之后,他们浮出水面,只需要换两口气,五秒钟不到的时间,就能够把刚刚在水底潜七八分钟用尽的氧气重新补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巴瑶人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他们的身体早已经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的脾脏体积就大于普通人太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潜水这么久的原因,因为常年对身体挑战“极限”,所以身体为了适应这样的生存方式早已发生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毕竟人的身体在这样的生活中,就算有些地方发生了“改变”,可伤害同样也是存在的。常年下水加上住的木屋也一年四季都是潮湿的,巴瑶人到了老年常会出现关节痛或者皮肤病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他们平时在水底走路,在船上生活,早已经适应了重力小和漂浮起落的生活,这样的习惯就影响了他们反而在平地上的时候会感到眩晕,就像普通人晕车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在“消失”的道路上

这样看下来,就能够感受到巴瑶人和普通人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几乎“原始”的生活状态像是让他们和整个社会都“脱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瑶族在世界上绝对算是“最神秘”的存在,而这样的特殊往往也是人们最好奇的。也就是因为这样,巴瑶族莫名其妙的发展起了旅游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许多中国游客会去那里旅游,不少巴瑶人为了把握住这次机会,甚至还学会了几句中文。不过这都是早些年的巴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巴瑶族其实已经面临着“消失”的未来,为了对海洋资源进行保护,在巴瑶族周边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要求他们上岸居住。

所以现在许多年轻的巴瑶族人已经回归了陆地生活,只有少一部分年纪大的巴瑶人因为身体早已离不开海上,习惯了海上的生活而依旧选择留在海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在陆地生活的巴瑶族人也还是要靠海生活,但和曾经相比,生活方式也早已经大不相同。有可能未来的一天,这样神奇又神秘的存在会彻底消失,但也有可能一直会有坚守海上生活的巴瑶族人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对生活的追求早已不一样,或许在外人看来这些巴瑶族人生活穷困潦倒,甚至是“可怜至极”,被所有国家“抛弃”,但有可能巴瑶人却认为这样在海上的生活才是他们最想要的,也有可能是他们神秘而特殊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