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墒情不理想,虽然抢抓农时进行了玉米播种,但浇水不及时或浇水量不够,都可能导致玉米出苗率差。”几天前,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十里铺镇北小留村村民王金书看着一时浇不上水的农田,心里有些着急。

多年来,北小留村大部分农田都是引调岳城水库的水进行灌溉。广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海洲说,岳城水库的水途经6个县区到达广平,今年出现旱情,农田灌溉时间又相对集中,县里用水较为紧张,他们随即将情况进行上报。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连日来,河北遭遇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温度超过40摄氏度,近期又值河北秋粮作物播种和生长的关键期,秋粮占全省粮食产量6成左右,做好抗旱工作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夏种墒情不足的地区,他们会同水利部门做好应急引水、调水、提水、送水等工作,并利用大功率水泵、移动浇灌设备等抗旱物资储备,增加抗旱水源,提高出苗质量。

“播完普通玉米种子后,5天内浇足水对农作物正常生长至关重要。”北小留村党支部书记董嘉耀说,由于担心水源不足,他们指导未夏播的农户尽可能选用耐高温的玉米品种,相对延缓浇水时间。

“幸运”的是,北小留村的沟渠很快来了水,村民的农田及时得到了灌溉。岳城水库管理局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负责人侯亚男说,截至22日8时,已有超过9000万立方米的水流向农田,其中向广平县精准引水400万立方米,基本满足了当地灌溉需求。

“看到出苗了,心就踏实了。”王金书说,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经历过这种旱情,如今齐整的玉米苗让他对接下来的田间管理更有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河北省广平县的村民利用沟渠内的水进行灌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与北小留村情况类似的村庄在冀南平原不在少数。邯郸市邱县2020年以来进行全域水网建设,基本实现了耕地河水灌溉全覆盖。然而,今年持续干旱,河水相对不够用,其中新马头镇北大街村2900亩耕地仅有200多亩得以用河水浇灌,其余地块如何灌溉成了难题。

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殿坤说,邱县紧急调度区域内60台卷盘式喷灌机,利用机井取水,对缺水地块进行浇灌。卷盘式喷灌机能够根据不同地块调整喷水直径,使用范围较广,同时相较大水漫灌,每亩地用水至少减少30%。

“这个机器真神奇,这水就像是在下雨一样。”年近七旬的北大街村村民王自芳感叹,看着自家15亩农田基本浇透,本来慌着的心恢复了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卷盘式喷灌机在河北省邱县的农田上进行灌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赵鸿宇 摄

冀中平原同样受到旱情困扰,在保定市蠡县留史镇西五夫村,5000亩农田日前基本完成了夏玉米播种,全村98眼机井24小时“工作”,村民“排队”等待浇水。

“我家6亩地由于播种较晚,排到了凌晨浇水,虽然凌晨气温不高,劳作起来相对轻松,但也担心出现问题没人管。”西五夫村村民汪敬忠说。

记者了解到,蠡县组织了农业和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与乡镇干部组成“专家团”,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浇灌。同时,为防止机井超负荷工作出现故障影响浇水,国网蠡县供电公司在利用大数据24小时监控机井和涉农线路的基础上,又组织10多支服务队,配齐各类常用备品备件,随时准备进行应急抢修。

汪敬忠说,他总能看到“专家团”在指挥、协调灌溉,自己浇地时,农技专家还对灌溉水量进行了指导,既能保证浇足浇够,又防止农田积水影响种子发育。(记者赵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