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印“直航”,一断就是4年,这放在两个超10亿人口的邻国间,显然是极不正常的。

为了两国的共同利益,中方给出了“台阶”,提议恢复中印直航,但印度方面,不仅满嘴放炮,而且口气不小,开出了一个中国绝不能答应的条件。

2020年6月,中印两军在加勒万河谷地区,爆发了比较严重的军事冲突,造成多名印度和中国军人伤亡,按照印媒的说法,这是自1962年以来,两国规模最大、最严重、性质最恶劣的军事摩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印度怀恨在心,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措施,表达对中方的不满。从全面停止对中国赴印公民的签证审、禁用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到限制中国企业投资印度,莫迪当局能用的招数都用了个遍。不恢复中印直飞航班,限制两国民众往来,这也是报复中国计划中的一环。

几年间,由于没有直航,往返中印两国的乘客,只能在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中转,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这对乘客而言,费时又费钱,势必会影响中印两国民间正常交来。而中方也早已多次指出,有利于两国民间往来的渠道,不应受到重大影响。

至于恢复中印直航的提议,中方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了,过去一年时间里,中国政府和航空公司多次要求印度当局重新建立直飞航线,而印度最大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也表示,中印直航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对恢复直航,他们也表示了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印航班的尽早恢复,显然更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但印度外当局似乎不这么认为。此前,莫迪和印外长苏杰生在连任后,都明确表示,未来会将中印边境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所以,他们的态度也很明显,若是边界问题上,中方不做出让步,直航这事就别想,其它领域,也不会让你舒服。

莫迪政府之所以会有如此底气,无非这么3点。

其一,莫迪成功开启了第三任期,鉴于印度社会已经将“抗中”视为政治正确,推动反华议题不会遇到阻力,反倒是改善中印关系,推动中印关系正常化,会面临重重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印度当前经济发展迅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三年后的2026年,印度就会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无疑给阿三狠狠地打了一针“鸡血”,不少印度网友表示,印度经济最迟将在2050年超越中国。

其三,美国对印度的拉拢力度正在上升,就在前几天,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亲赴印度进行访问并与莫迪进行了会晤。在此次访印期间,沙利文与莫迪、苏杰生先后会面,并就加强美印在国防安全、关键矿产、高性能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达成了共识。美其名曰“共创繁荣”,无非就是用这些作为“价码”,让印度反华更有动力。

不可否认,阿三确实有点东西,但只是这样,就当真以为,中国得“求”印度办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印贸易情况来看,印度还不具备和中国“脱钩”的实力。这四年间,即使莫迪政府不断阻挠,但事实确却是,中印经贸联系,仍在疯狂加码。

2020年,两国贸易激增,高达近880亿美元,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2021年双边贸易额为1256.2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到了2022 年,中印贸易额为1359.8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在2023至2024财年,两国贸易额达1184亿美元,印度对华进出口“双增长”。

嘴上天天喊着“拒绝中国制造”,可行动上却很诚实,中印之间,究竟谁更需要谁,其实是不言自明的,印度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既不经济、也不现实、更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中印边境问题,印度方面也必须清楚,在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件事上,中方不会做出任何让步。虽然印度在中印边界共部署了超过20万大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拿捏”中国,高原山地作战,并不是谁人多,就能取胜的。

中方给的“台阶”,该下就下了,现在不下,以后可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