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笵云芳,来自四川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出生在70年代的我,那时还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家家户户子女都很多。

我的家庭也不例外,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

那时,爸妈靠种地养活我们兄弟姐妹,日子过得紧巴巴。

由于交不起学费,我大姐只上完小学就回家帮爸妈干农活。

二姐读到初二,就跟村里人去了广州打工,她赚的钱全寄回家,补贴家用。

我初中毕业后,也去了广州的服装厂,和姐姐一起做缝纫工,每天在流水线上忙碌。

尽管我们勤劳能干,但在服装厂工作的几年里,我和姐姐并没有存下什么钱。

因为我们的工资都寄回了家,盖房子,给弟弟结婚做准备。

我和姐姐到了适婚的年龄,便从广州回了老家,二姐嫁到了市郊。

她婆家拆迁后,买了好几套小房子出租,生活无忧。

而我,却似乎没有姐姐的好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广州回来后,我在县城的一家服装厂做缝纫工。通过同事介绍,认识了住在县城边上的李小友。

李小友的爸妈生了四个儿子,都只读了小学或初中。他父亲蹬三轮车,三个哥哥也都靠蹬三轮车载客为生。

李小友幸运些,家附近建了一个钢管厂,占了他们家的一点土地,他就进了钢管厂做工人。

我第一次去李小友家时,家里的居住条件真的让我震惊。

他们一家子住在几间破旧的瓦房里,灶台简陋,搭在台阶上。兄弟几个吃饭,就蹲在院子里。

这样的家庭条件,李小友的三个哥哥居然都找到了老婆,而且嫂子们个个长得不错。

尤其是二嫂,她皮肤白净,瓜子脸,像画里走出的美人。

说实话,我很嫌弃李小友家的条件。李小友的哥哥嫂嫂结婚占用了房间,他在家里连个床铺都没有。

每天晚上,他都只能去他幺叔家里睡觉。

看到我脸色不好看,李小友的大嫂酸溜溜地说:

“小友是我们家最受宠的儿子,家里有一个进钢管厂的名额,婆婆毫不犹豫就让他去。你能嫁给小友,以后婆婆肯定会疼你的。”

“不像我们这些儿媳妇,当初进了他们家的门,婆婆没有给一分钱彩礼,连婚礼都省掉了,根本不把我们当儿媳妇看。”

二嫂却笑着劝我说:“云芳,其实小友不错,忠厚踏实,对父母孝顺,也尊重哥哥嫂嫂。他有稳定的工作,你们在一起,以后的日子肯定好过。”

我看到二嫂随和,真诚,就悄悄和她聊起了心里话:

“二嫂,你这么漂亮,怎么会愿意嫁给二哥呢?我看二哥长得普通,家里又这么穷,可能是村里最差的了吧?”

二嫂实在,她摊开说:“能怎么样呢?我娘家在山区,虽然能吃饱,但离城里远,一年难下山两次。在山坡上种庄稼很辛苦,我们那里的姑娘都想嫁出大山。”

“公婆家条件不好,但就在县城边上,对我们山里人来说,这是最大的吸引力。”

“我是没见过世面的山里人,当时媒人介绍我和小友的二哥相亲,我只觉得他是个男人,又住在城边上,就点了头,根本没想过他们家的条件。”

“不过还好,小友的二哥肯老实挣钱,不管挣多挣少,他都会交钱回家,我就很满足了。女人不都是这样,嫁个老实人,生儿育女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二嫂的一番话,我不禁动容。勤劳朴实的女人,往往用自己的双手和丈夫一起创造生活。

她们不会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就像二嫂,不管婆家穷富,她都坦然接受。

我也会像二嫂那样,接受第一次相亲的对象吗?

我很犹豫,因为二姐在婆家的优越生活让我羡慕和向往。

二嫂拍拍我的肩膀,很友好地说:“云芳,我觉得和你挺好相处的,希望你能考虑清楚,加入我们的大家庭,我们做姐妹就好了!”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犹豫中,但李小友很坚持,每天都到我们厂门口接我去他家吃饭,对我关心备至。

嫂子们也很热情,所以我渐渐对李小友动了心,觉得加入他们的大家庭,应该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

但是让我困惑的是,李小友连自己的屋子都没有,我真的嫁到他家,难道还要跟着他去幺叔家住宿吗?

二嫂笑着告诉我:“那倒不必,相信公公婆婆会想办法的,听说我们这片村子马上就会被拆迁,到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分到安置房,每家都有新房,那是多美的事情呀!”

听到二嫂这么说,我心里也有了几分期待,便正式和李小友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果然,到1999年,李小友家的老房子因为城市改造遇到了拆迁安置。

不过因为李小友家里兄弟太多,每家人只能分到40多平米的安置房。如果想要房子宽敞一点,只能自己添钱,多买面积。

几个兄弟都需要购买安置房,公公婆婆自己解决了一套60平米的房子,他们没有能力再帮儿子买房,只能放任各家自己想办法。

二哥勤快,二嫂会持家,所以他们买的安置房面积最宽,有118平米。

大哥大嫂东拼西凑,也只买下了小区里一套60平米的房子。

三哥三嫂买的安置房有80平米,在五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小友和我商量,也想买80平米的那种套型,为了便宜一点,我们只能买在顶楼,六楼。

为了筹钱买房,我还向二姐借了6000块钱,才勉强付完房款。

那时候,我们的新房连装修的钱都没有,更别说举行婚礼了。

我们只能像几个哥哥嫂子一样,直接去民政局领证,算是正式夫妻。

住进了安置小区后,家家户户都欠着贷款,因此大家只能拼命挣钱还债,各家都需要省吃俭用。

大嫂和三嫂在附近的食品厂上班,当时工厂少,进厂需要通过熟人介绍,否则很难找到工作。

二嫂以前一直在种地,喂猪补贴家用。如今土地被征收,她只能在家带孩子,做家务。

那时我也怀孕在家,因为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小区,我经常和二嫂在一起。

大嫂和三嫂每次看到我们聊天,都会撇撇嘴,不以为然。

我笑着招呼她们说:“现在我们妯娌都住在一个小区,大家还是可以像以前一样,天天聚在一起聊聊天。”

大嫂三嫂却只是远远站着,摇摇头,说要回家做饭,急急转身走了。

我对二嫂说:“她们可真忙,连聊天时间都没有,以前可不见她们这么勤快。”

二嫂说:“买了房子,家家都要还账,养孩子,不努力怎么行呢?我现在也愁啊,找不到事情做,给孩子交学费都困难。”

我建议说:“你也去食品厂上班,大嫂和三嫂不都在那里吗?”

二嫂说:“我跟她们提过,如果厂里要招工就告诉我一声,可大半年过去了,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我去市场买菜,碰到大嫂和三嫂,我们聊到二嫂。

我好心提了一句:“大嫂,你们在食品厂上班,工资还可以吧?二嫂在家没事做,你们不如把她也叫去,大家多挣点钱,家里都能轻松点。”

大嫂露出一丝讽刺的笑:“你二嫂买那么宽的房子,还差那点工资吗?她是有钱人,哪里轮得到我们操心!”

我听出大嫂语调中的酸味,刚想解释,三嫂就说话了:“云芳,亏你还天天和她一起,她那身上的狐臭味,你能受得了吗?”

看着大嫂和三嫂眼里的嫌弃,我很不悦,打抱不平地说:

“这是天生的病症,不能因为二嫂有狐臭味,你们就排斥她,把她说得一无是处吧?”

“现在我们都是妯娌,应该团结一致,多为对方着想,相互帮衬。如果自家人都针对二嫂,别人更看不起我们。”

说实话,我嫁到李小友家里,才知道他们家因为兄弟多、房子少,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贫困户。

村里人都用鄙夷的眼光看我们。如果兄弟之间、妯娌之间,还如此内讧,那我们一家人被人笑话,也不是没道理。

大嫂和三嫂听我反驳她们,也对我不满起来:“你喜欢闻狐臭味,那你就和她走近点,我们可受不了!她再漂亮,再有钱,我们都不稀罕和她在一起。”

看着大嫂和三嫂离开,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二哥和二嫂靠着勤劳简朴买下的安置房,在兄弟里是面积最宽的,这一直让大嫂和三嫂嫉妒,她们说话自然就掺杂了酸意。

想起以前大家住同一个屋檐下,人人都穷,大家端着碗在一起吃饭,感情反而亲近很多。

可能,这就是人性使然吧?

我突然想起,以前我在广州上班时,有个女同事也有狐臭,不过她到药店买了一种药水使用后,就再也没有闻到她身上有气味了。

我的脑海里努力搜刮出那种擦剂的名称,第二天,我就拉着二嫂去了药店购买。

二嫂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们家都遗传着这种味,我每天都洗澡,但是天气热时还是掩盖不了,我一直很发愁。”

“我也知道,大家都嫌弃我,不想跟我呆在一起,让我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我笑道:“二嫂,以前我还没注意到这方面呢,你不要放在心上,这点小问题擦点药就行了,相信我,以后你肯定不会再为这个烦恼。”

果然,后来再也没有人说二嫂身上有狐臭味了。大嫂和三嫂还悄悄议论二嫂是不是瞒着大家去医院动过手术了。

二嫂自己也很欣喜,她感激地对我说:“云芳,幸好你推荐了这种药水,我每次擦过后就一点气味都没有了,而且只擦一点就能管半个多月,很方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二嫂开心又自信的样子,我也很为她高兴。

我生下儿子后,二嫂经常来帮我带孩子,她去市场买菜时也会帮我带一份回来,我们的关系处得像亲姐妹一样。

后来我儿子上幼儿园后,我又去了服装厂上班,那时二嫂在一家宾馆搞卫生,工资不高。

我对二嫂说:“要不你和我一起去服装厂上班吧,做缝纫工会比保洁工资高一些。”

二嫂担忧地说:“云芳,你知道我没文化,只能做些笨活,我怕自己不会做衣服。”

我笑着安慰她:“二嫂,你放心,有我在厂里罩着你,教你怎么做,包你什么都能学会!”

我从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服装厂做事,自然有一些做衣服的经验。

服装厂本来不招聘生手,但我一再请求老板,终于将二嫂介绍进了厂里上班。

我尽心尽力教二嫂怎样踩电动缝纫机、怎样穿衣服,每天都和她一起上下班。

厂里的同事羡慕地说:“你们妯娌关系真是好过亲姐妹哦,我们家那些妯娌,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哪里像你们俩关系这么和睦啊!”

我挽着二嫂的手笑道:“本来就是姐妹呀,我们都是李家的儿媳妇,不是姐妹是什么?”

我和二嫂在服装厂上了20多年班,几乎没有红过脸,碰到家里有什么事情时,我们两家人总是互相帮忙。

前两年,二嫂的儿子到了娶亲的年龄,二哥二嫂为儿子买了套婚房,但装修款还差3、4万。

看到二嫂为钱发愁,我也着急,但我和丈夫刚买了一套电梯房,家里也没余钱。

后来我向二姐借了4万块钱,转借给了二哥二嫂装修房子,二姐还抱怨我几句:“你真是穷大方,自己没钱还借钱帮你二嫂,我都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我笑着对二姐道:“急人所急嘛,二姐,你放心,我二哥和二嫂都是老实人,他们挣到钱,第一时间就会还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姐虽然责备我好管闲事,但她还是借了4万元给我。

当我如数将钱交给二嫂时,二嫂感动地说:“云芳,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每次我遇到麻烦事,你都雪中送炭,巴心巴肝来帮我,你比我的姐妹更亲啊!”

“没事,我们是一家人,又是好同事,我能帮的肯定尽量帮,说不定以后我也有求教你的事情呢。”我和二嫂开玩笑。

二嫂性格耿直,她认真地对我说:“云芳,只要你有用得着二嫂的地方,尽管说,我一定尽力。”

这就是我和二嫂的故事。生活中,亲情和友情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彼此相互扶持,就能克服一切。感谢你读完这个故事,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生活中的温暖和支持。

去年,我和二嫂闲聊时,无意间聊到孩子们的婚事。

我叹了口气:“唉,二嫂,你真是有福气,儿子女儿都已成家立业,算是完成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可是我呢,只有一个儿子,却像他爸爸一样,性格木讷,只知道上班、下班、回家,连个女朋友都没有,我真担心他能不能娶到老婆呀。”

二嫂瞪了我一眼说:“你瞎说什么,小浩(我儿子)脑子可灵光了,他有大学文凭,现在已经能上班赚钱了,肯定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女朋友。”

我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啊,现在男孩子找对象很难,彩礼、房子、车子一样都不能少,我们都是普通工薪族,哪里能达到那么高的要求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久后,二嫂竟带着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高高兴兴地来我家拜访。

二嫂笑着介绍:“这是我娘家堂兄的女儿,叫雯雯,前两年刚从大学毕业,现在在市里的一所学校教书。”

我笑着招呼他们在沙发上坐下,听雯雯谈起她的工作、理想和择偶观……

原来,二嫂听说我为儿子的婚事发愁后,立马回了娘家,到处打听合适的姑娘,想给我儿子说一门好亲事。

这不,二嫂得知她堂哥的女儿雯雯还没谈对象,就赶紧让雯雯抽空来一趟,让她和我儿子小浩见见面……

雯雯真是一个能干的女孩,工作两年后,凭自己的本事在市里按揭了一套房子,独立又懂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嫂的撮合下,如今小浩和雯雯正热恋中,他们已经谈到了婚嫁事宜。

不过我儿子告诉我:“妈,你别担心,我和雯雯的婚事不用你操心,我们自己会安排的。”

二嫂也劝我说:“现在的年轻人很有想法,我们已经跟不上他们的步伐了,还是顾好我们自己,开开心心过日子就行了!”

我由衷地对二嫂说:“雯雯是个好孩子,懂事又孝顺,经常给我们买礼物,能找到这样的儿媳妇,我真要谢谢你这个媒人呀!”

二嫂笑道:“我们姐妹俩这么亲近,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小浩的婚事,不也是我们一家人的事吗?”

呵呵,妯娌如姐妹,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