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 络 图/网 络

主 播/陈 曦(蕲春县公安局民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妈语重心长或和风细雨或雷霆万钧地对我说过许多话,都是她认为理想中的儿子应该学习和拥有的准则。这些话大多都随岁月流逝而渐渐远去了,现在能记得的也就寥寥几句,而其中排行第一的是这一句:“心情不好时就给自己做点好吃的。”

这句话显然是出身贫穷,饱受过饥饿之苦的人的强烈的人生体验。人在饥饿的时候,困扰他并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不多,最重要的事就是做点吃的。妈妈对我说这句话时,不像是在教育我,而是一种自语。

关于食物带给妈妈的治愈和安慰的故事,我都是听她讲的,虽然声情并茂,但并不完全感同身受。倒是在我童年时,她当着我的面,一边做着好吃的,一边说那句话的样子,令我难忘。

烦恼对我们这样的穷人家庭来说,不是稀缺品,因此,妈妈心情不好,也是经常的事:逼仄的生活空间,紧张的财务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纠结的家庭关系和家人们急躁的情绪……而她排解的方式,就是做点好吃的。

贫穷让妈妈学到的第一大本领,就是让她在家徒四壁,碗柜粮缸已清空的状态下,搞出无米之炊来。比如有一次,家里只剩下半袋用来炒菜的淀粉,她用水兑了,放到锅里熬成糊,然后舀入碗中,冷却成型,切成条,加点生酱和泡菜水,居然做成了一碗酸辣咸香、冰爽嫩滑的凉粉。妈妈搬张小板凳,喂我两口,她吃一口,连汤都不剩。我吃完之后,舔舔碗边,完全忘记了之前惹她愤怒和伤心的事情。

我还看过她炸红薯丝做苕丝糖,或将土豆蒸熟搅成泥炸成丸子来吃。很多烦恼和痛苦,就被她煎炸、蒸煮成了一道道美味小吃。

(未完待续)

审 核:雷 洪 郭子华

校 对:罗 莹

编 辑:罗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