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与一位95后的年轻人聊到了阅读,他的问题让我陷入了对人生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他问我:“张老师,您平时还是以读纸质书为主吗?”我笑着回答:“是的,这已经是我多年的习惯了。”于是,他就接着建议我尝试电子书,说它便宜、轻便,且方便随时进行碎片化的阅读。我告诉他,虽然我也曾尝试过电子书,但始终觉得不太习惯。

他好奇地追问我不习惯的原因,我告诉他,原因有很多。眼睛盯着电子屏幕确实容易感到不适,而手上摸不到真实的书本也让我感觉不自在。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我发现自己在阅读电子书时,很难静下心来,专注度和思考力都会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听后笑了笑,说:“那可能是您还不习惯吧。等您习惯了就没问题了。我每天上下班坐地铁都会这样,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我注意到他此时正戴着半边耳机,便打趣道:“就像你现在这样,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听音乐吗?”他有些尴尬地摘下了耳机,连忙道歉说只是习惯了,并无他意。

我好奇地问他:“你是怎么做到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的?”他回答说:“老师,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这样,很多年轻人都这样。或许,这样能提高一点时间效率吧。”我能够理解他的想法,但心中却有不同的看法。

我问道:“那你能确认这样看书和听音乐的效果没有打折扣吗?”他认真地说:“说完全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但总体来说,我觉得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就好比0.75加0.75总会大于0加1。”

我点点头,表示赞同他的例子。但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真正能让我们安静下来的,恰恰是那个唯一的“1”。而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焦虑和痛苦的,往往就是那些可以多个同时进行的“0.7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年轻人坦言自己现在变得越来越焦虑了。他感叹身处这个美好的时代,到处都是机遇,只要自己愿意学习、肯努力,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努力了一段时间后,他却发现自己反而越来越迷茫了。

我告诉他,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社会也确实给了他很多机会。但问题在于,他很难真正在某一件事上让自己满意。

我告诉他,想法不一定等于可行,机会更不等同于成功。由机会走向成功最为关键的一步是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哪里,并且可以为了这个目标主动放弃一些其他的事情,以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加重要的事情上。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更是一个心灵上的坚定和稳定的问题。

我告诉他,就算一个人已经拥有了考一百分的能力,但如果他不能让自己的这一百分变得更加稳定和可靠,那么这种能力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真正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你能够取得多少成就,更在于你是否能够保持这种成就的稳定和持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人生事业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需要拥有一种做减法的思维。人生不仅仅是一味地做加法,不断追求更多的机会和成就;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做减法,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焦虑和迷茫的困扰,走向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在我看来,幸福与焦虑之间只差一个0.75。这个0.75就是我们在追求多个目标和机会时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放弃一些次要的目标和机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那么我们就能够摆脱焦虑的困扰,走向真正的幸福。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完全放弃追求多个目标和机会。毕竟,人生是充满可能性的,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尝试和探索。但是,在追求多个目标和机会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先级和重点,确保自己不会在这些追求中迷失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我想对各位年轻朋友说的是:人生在世,虽然要不断努力去尝试新事物和新方式,但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凡事都贪多贪大,盲目追求多个目标和机会,却恰恰是很多年轻人内心焦虑的根源。

所以,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事业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稳定往往更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忘初心,始终让自己稳健地行走在人生的路中央,甚至走得更远更从容,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走向真正的幸福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