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去上大学,而且我会一直说高考和大学的坏话。”

2008年,当时被称作“青年精神领袖”的韩寒,在自己的《杂的文》中,再次对应试教育进行抨击,当然了,韩寒并不知道,他不过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却有很多年轻人的命运,因为他的话,彻底偏离了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的高考,来自安徽的徐孟南、来自贵州的栗飞,以及咱们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来自云南的吉剑,虽然这三个年轻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素不相识,但他们却都被“韩寒精神”所感染,不约而同地选择在那一年的高考中,故意交白卷。

那么如今多年过去,当年的“白卷英雄”又怎么样了呢?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给自己“挖坑”的寒门学子

吉剑的家,在云南镇雄的一个偏远山村里。

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一辈子生养了三个孩子,其中数吉剑最聪明,学习成绩也最好,所以父母就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对于出身贫寒农家的孩子来说,想要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捷径。

原本吉剑一直记着“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一直到后来,他“邂逅”了人生导师韩寒。

出生在上海的韩寒,他算得上是中国文学界的“传奇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正在读初三的韩寒,获得了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

2000年,正在读高一当地韩寒,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退学,当全职作家。

那一年,韩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出版,他也成为了那个年代里,最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

韩寒的作品一直都很畅销,他的人生,也过得很恣意快活。

2003年,当同龄人还在备战高考的时候,韩寒除了职业作家的身份外,还当上了职业赛车手。

之后韩寒在自己的作品里,开始肆意抨击国内的教育制度,开始说着“读书无用”,说着“高考无用”,很多青少年也受到他的影响,其中不乏一些人梦想着跟他一样,靠着“特立独行”的风格一夜成名。

然而人人都想成为韩寒,可是韩寒却只有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方说吉剑,他因为偏科,导致自己的总成绩被英语“拖后腿”,他不去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反而觉得应试教育下的高考制度,对他来说很不公平。

当时的吉剑,他的理科成绩很好,尤其是数学,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数学家,当然了,他不是想着潜心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让自己最终在数学界有所建树,不过是一个高中生的他,将自己当作了“旷世奇才”,他将自己的数学试卷,甚至是他写的一些数学论文,寄给了各大高校,梦想着“一夜成名”。

吉剑从未怀疑过自己的数学水平,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奇才,他甚至幻想着,清北这样的名校,看到了他的数学论文后,一群老教授都“惊为天人”,抢着要收他为得意门生,他甚至还想过,如果清华和北大都想要免试录取自己,他究竟该上清华还是北大。

然而吉剑的这些设想,却都没有成为现实,相反的,他因此差点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走进高考考场的吉剑,他决定要利用高考,好好推动国内的教育改革。

他没有答题,包括他最擅长的数学,他也是在试卷上写满了自己对于当下教育制度的批评,以及他对于教育制度的一些个人见解。

因为高考交白卷,吉剑也如愿成为了那一年的“新闻人物”,然而他的人生,却并没有因此走上快车道,相反的,之后的人生,用吉剑自己的话来说,过得极其“悲惨”。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自嘲打工“不如一条狗”

吉剑想象中的“一夜成名”,是他成为韩寒那样的“精神领袖”,可以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想着自己直接被清北录取,或者是年纪轻轻,就直接去教育部主持工作。

然而现实中的情况是,大家都对他无情地嘲笑,认为他是一个“中二少年”。

在2008年的那个夏天里,吉剑辜负了父母的希望,也因为家境贫寒,即使他后来醒悟了、后悔了,他也没有办法继续复读。

因为2008年的高考,本身就是他的第二次机会,因为他曾参加过2007年的高考,因为英语成绩太差,最终落榜了,他苦苦哀求父母,让自己复读一年,结果没想到他却亲手毁掉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着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学,大家都兴奋地收拾行李,憧憬着大学生活。

而在那个夏天,沦为“笑话”的吉剑,却只能灰溜溜地揣着亲戚借给他的400块钱,一路坐车去昆明打工。

没有学历,没有经验,也没有任何的技能,吉剑到了昆明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工地上扛沙子,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晚上却连一个冲凉洗澡的地方都没有,跟着工友们挤在充满汗臭味的狭小宿舍里,睡着大通铺。

一开始,吉剑年轻气盛,他还憧憬着“混出个人样来”,结果他离开了工地,第二份工作就是在餐厅当服务员,后来又去大街上发过传单,甚至为了生存,他还曾在昆明街头捡废品,而他曾经那个“当数学家”的梦想,也彻底离他远去了。

回忆那段打工经历,吉剑自嘲,没有文化,每天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活得“不如一条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那段经历,让他意识到,知识对于他这样一个“白手闯社会”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2011年,吉剑去了浙江永康打工。

他在工作期间,发现很多问题,都是客户在打电话咨询或投诉的时候,经常被提起的,于是他记下了这些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虽然他的建议书写的很幼稚,但工厂老板看后,还是觉得他很努力,觉得他是一个懂得替工厂着想的员工,便开始重用他、提拔他。

对于处于人生最低谷的吉剑来说,竟然有了这么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他自然要抓住,于是他靠着自学,开始帮着工厂做策展,没想到不懂营销,也不懂策展的他,竟然真的做成了,他的工资,也涨到了5000多块钱。

工作稳定下来后,吉剑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觉得给人打工“没有前途”,他想要自己创业,正好那个时候电商开始发展,他便尝试着开网店,又拿出自己的积蓄,做一些投资理财。

2015年,他的网店规模越做越大,他注册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每年的收入都可以达到百万以上,虽然事业方面成功了,但吉剑却还会是很后悔,他觉得自己当初若是好好对待高考,若是能进入大学学习,或许他毕业后搞金融,或者是大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做网店副业,他可以更加成功。

所以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学习,事业有成后,他也开始重新捡起了对数学的热爱,平时不仅看数学方面的书,也会看很多金融方面的书籍。

也是这个时候,吉剑偶然在网上,又看到了自己当年“精神领袖”的新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的时候,还在网上说着“庆幸自己没有去读大学”的韩寒,在2015年的时候,却话锋一转,说自己很“责怪”父亲,当年自己任性要从高中退学,父亲没有劝他好好读书。

也是那个时候,韩寒说,自己很后悔,自己连个高中文凭都没有。

随后在2017年,韩寒又在采访中提到,他建议青少年要好好读书,尽可能地考一所好大学,多学一些本事,尤其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够改变自己,甚至是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同时韩寒也提到了自己当年退学的事情,他说自己“不值得学习”。

吉剑看到这些话,他觉得很讽刺,因为如果不是当年韩寒说着“高考无用”,不是韩寒抨击着应试教育,他又怎么可能一时冲动,让自己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好好读书,真的很重要

吉剑的女儿虽然才8岁,但是吉剑却早早地对女儿进行了人生规划。

他希望女儿好好读书,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显然,人到中年,那场闹剧过去了10多年,吉剑也终于认清了现实。

作为当年“白卷三剑客”其中之一,吉剑说,自己和徐孟南、栗飞,偶尔还会有联系。

当年素不相识的三个人,在高考中都交了白卷,也都在试卷上写下了自己对于应试教育的不满,之后随着新闻报道,他们三个人虽未谋面,但是却在网上取得了联系。

吉剑说,那个时候,他们三个人惺惺相惜,还曾一起约定,要联合起来“将事情闹大”。

结果2008年的夏天还没有结束,“白卷三剑客”就只剩下了两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先醒悟和后悔的栗飞,他因为文采出众,最终被一所专科院校破格录取。

而那个时候,栗飞正在为自己的做法而悔恨,得知自己可以去读大学了,他激动地跳了起来,并在网上告诉吉剑和徐孟南:“我想了想,人还是要读大学。”

后来吉剑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时候,他通过网络,看到了栗飞在大学校园里自由地生活,尤其是后来栗飞不仅读完了专科,而且还考了专升本,并且毕业后进入一家媒体当记者的时候,吉剑更是后悔,因为他知道自己当年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10多年过去,栗飞早已经事业有成,显然,出身贵州贫寒人家的他,也是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期间徐孟南不理解,他曾质问过栗飞,为何不去坚持自己的“理想”,而栗飞却告诉他,“理想就是用来想的,想完了,就应该回归现实。”

对此徐孟南感到很无奈,他曾觉得栗飞“是一个叛徒”,但后来徐孟南自己,也曾在2018年重新走进高考考场,并在2024年的高考中,他也再次报名高考,希望能考一个好大学。

包括吉剑,他现在的梦想,是多赚一些钱,然后当自己不用再为生活所困后,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数学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当年在高考中做出荒唐举动的三名少年,如今人到中年,也都明白了当年的自己失去了什么,明白了当年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而他们也都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后来人”,一定要好好读书,因为对于出身普通的孩子来说,读书的确是改变命运的一条捷径。

那么朋友们,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