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咱就是说,欧盟也不知道是被美国灌了多少“迷药”,这样死心塌地的给他“卖命”,明明自己和中国之间是双方都获利的正常贸易,美国说两句就要跟着一起搞什么“制裁”,对我们的企业增加了大量的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下恐怕最紧张的还不是我们国家的这几个企业,他们自己内部各种产业现在肯定是紧张的要命,唯恐中国的“反制”措施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而我们的反制措施,果然也“不负众望”,第一棒就命中了一个“要害”!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什么说这一下“命中了要害”,我们进行了什么措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啤酒]

1

认清楚是谁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了解这一点之前,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一点的就是,相比于一般的国家,欧盟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国际组织。为什么我要先强调这一点?这也是为了方便大家后面更好的理解。

而作为一个组织,自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其实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国之间利益的不同,比如说有些欧盟国家就是靠卖资源,有的国家是靠特定的专利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在中国和他们中间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提供给中国的主要产品就是以下三类,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奢侈品,以及一些工业制成品,其余的基本都是农副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由不同国家生产构成出来的,有很多人其实都好奇,明明欧洲对我们制裁的是高科技高技术的电动车,我们为什么不去对等的制裁他们对我们出口的汽车,而是去制裁猪肉这么一个东西?

2

反制的本质是为了“以打促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反制措施并不是为了扩大问题,本质上是一种“以打促和”,这也是我们不可能一上来就对我们也必须的那些东西动手的,而欧洲主要对我们出口的产品中,大头的空客是真没法制裁,这需要等我们的c919产量上来。

不然得话,我们就算算是掉进“某些国家”的陷阱里面了,因为人家就是希望你和欧盟打起来贸易战,最好可以打个面红耳赤,打的双方头破血流,然后人家就可以从中间渔利,比如说人家可能乐见于,你去制裁空客买波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如果说开了的话,这背后也没那么复杂,主要就是因为以下的两点。第一点就是对中国电车加税的这个过程中,西班牙是出了很大的力的,而西班牙出口中国猪肉欧盟里排第一,还有法国这货也不少,而作为欧洲汽车产业主力的德国,其实是不支持这一次的加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击这件事情,并不是为了一时的痛快,更别说我们和欧盟其实并没有任何冲突的理由,所以是不应该为了所谓的“面子”就去扩大打击面,而是应该更加“精准”就要打跳得最高的,所以这一波首先就会“剑指”法国和西班牙,他们的软肋就是猪肉和葡萄酒。

3

打击的面要精准高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农民抗议

除了这样的一个原因以外,则是因为针对他们的畜牧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让受到的影响的人更多,对他们的打击也就更大。可以说就是“花小钱,办大事”的一个办法,毕竟如果我们对他们的奢侈品加税的话,就先不说本身税就已经很高了,另一方面是起到的作用有限。

相反的是对于农产品可就不一样了,比如说养猪的成本是随时间增加,而倍数增加。特别是养到一定的日子就要出笼,不然的话就越吃越多,但受限于结构的问题反而越不长肉,而且如果养的太久了,猪肉就又老又骚,所以对比汽车,车比猪更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农民抗议

而且因为这个可替代的太多了,所以说有些农产品出口市场一旦失去就是永远。而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农民团体的损失,对于欧洲的农民团体来说,损失只要一旦达到临界点,罢工游行示威这些也就水到渠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农民抗议

实质上就是因为他们的猪肉产业,其实是涉及了很多欧洲普通民众利益,当地民众真的会因为这个制裁把自己手里的选票投给别人,这才是让欧洲政党最头疼的地方,如果制裁一个欧盟的奢侈品品类,顶多就是让大企业家们稍微流点血,但是影响的力度就不够大。

欧盟的养殖业相关产业涉及人数之多,连当年“巅峰时期”的极端动保组织都不敢惹,那可是欧洲好多政党的核心支持者,这一步可是说是“釜底抽薪”啊,而这一点其实参考澳大利亚这个现成的例子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这一次代表美国立场的冯德莱恩,就是联合了那些希望可以从中国引进电动车技术的国家,否决了不希望搞中国汽车产业的德国,引导出了这个提案。在这里面,美国的意图很简单,就是希望引动中国和欧盟之间贸易的恶化,方便他从中获利,并且可以打击中国的产业升级的脚步。

4

要主动的掌握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其实觉的这一波欧盟实在是“欺人太甚”,所以就会把他们带入到一种负面的印象。其实大可不必,严格来说我们和欧盟还是一种合作关系,要说的话欧盟的想法是希望拿市场换技术和就业,所以希望中企去建合资厂到当地生产。

其实这样的要求也算是站的住脚,本身来说思路和我们当年搞合资差不多。问题是欧洲国家政策波动剧烈,特别是除了各种官方的组织,民间还有各种NGO,导致了他们的行为不可控,导致了各种效率非常低下。所以据说目前就算去,也更倾向于匈牙利等政策稳定一些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一次双方互相宣布对应的措施,有很多人就认为是中欧之间“贸易战”直接开打了。但是现在来看的话,还远远没有到这一步的程度,严格来说不管是汽车加的税,还是所谓的对猪肉调查都没有到具体的落实阶段,都只是未来谈判博弈的一环而已,局势还远没有到“开战”的地步,而双方之间也没有打“贸易战”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两者其实可以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是互相需要对方的市场,另一方面就是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只不过欧盟内部受到美国的影响太大,美国一直希望欧盟可以加入他对华扼制战略当中,而这一次的加税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被美国这样牵着鼻子走,而是应该通过展现更好的外交经济手腕,挫败他的阴谋。

参考资料:

【1】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4.06.20《中国对欧盟猪肉发起反倾销调查 丢失中国客户欧洲农户急了?》 【2】中国经营报 - 2024.06.22《欧盟加关税震动市场 中国车企如何化解危机?》 【3】观察者网 - 2024.06.21《中方反制后欧方各界担心中欧“贸易战”?商务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