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G7峰会上,领导人围着桌子,讨论的议题从俄乌冲突到中东局势,再到台海局势,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热点问题。但让人意外的是,他们对中国的关注度特别高。在G7的联合声明里,中国被提及了29次。

在G7的联合声明里,对中国的台海政策指手画脚,甚至对中国的内政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他们要求中国不许用武力解决湾湾问题,还想让湾湾以地区的身份参与国际组织。他们好像忘了,湾湾问题是中国自家的事,别的国家没资格指手画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G7的这些言论,中国一开始选择了沉默。但沉默并不代表无动于衷,而是在等待时机,准备给予有力的回击。四天后,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反制措施。

中国没有直接回应G7的言论,而是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角度——马岛问题。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表态,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要求,这一招直接打到了英国的痛处,也是对G7双标态度的一种讽刺。

马岛问题一直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一个痛点。这个位于南美洲海岸线外的群岛,虽然距离阿根廷本土只有480公里,但实际控制权却在英国手中。中国在联合国的表态,不仅是对阿根廷的支持,更是对英国的一种警告。中国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英国,不要在湾湾问题上指手画脚,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既巧妙又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时,首次发现了马岛。但真正让这事变得复杂起来的,是1690年英国人擅自给马岛起了个名字,叫福克兰群岛。1764年,法国人不甘示弱,宣布了对马岛的主权,还在岛上建了港口。这事后来演变成了英法两国的争夺战,直到法国把马岛的一部分卖给了西班牙,这才退出了争夺。

到了1816年,阿根廷从西班牙独立出来,宣布继承了马岛的主权,还在岛上部署了军队。但英国人哪肯就此放手,1833年出兵马岛,打败了阿根廷,从此控制了马岛。阿根廷虽然心有不甘,但实力不济,1982年的马岛战争也没能赢过英国。

现在,马岛上的居民大多是英国人,英国国旗在岛上飘扬,军事基地和士兵也长期驻扎。这明显是在掩盖马岛存在的巨大领土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的这种态度,无疑是对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的无视。他们似乎忘记了,殖民主义给被殖民国家带来的深重伤害,至今仍然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发展。

中国和阿根廷的合作,那可是有年头了。两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1972年建交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尤其是在经济上,中国已经成为阿根廷的重要贸易伙伴。

近年来,两国的合作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对阿根廷的投资不断增加,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农业等多个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根廷的经济,这几年不太好。通胀率很高,达到了近300%,而民众的工资却没怎么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阿根廷的经济可能会衰退2.8%。这对阿根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根廷急需外部的支持和帮助。而中国,作为阿根廷的重要合作伙伴,自然成为了他们寻求帮助的对象。中国给阿根廷的经济支援,不仅帮阿根廷松了口气,减轻了经济上的压力,还让两国的合作更上一层楼。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合国上的发言,明确表示中国坚定支持阿根廷的正当要求,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领土争端。这种表态,不仅是对阿根廷的支持,也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湾湾问题和马岛问题,看似都是领土问题,但其实质上区别可大了去了。马岛问题,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争端,而湾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一直强调,湾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点从未改变。

在湾湾问题上,美国的角色一直颇受争议。作为G7的一员,美国在峰会上的表态,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美国一直在打"湾湾牌",试图通过支持湾湾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但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消息,阿根廷总统米莱,这位曾经对华态度冷淡的政治人物,最近却突然表示想要访华。这消息一出,大家都感到意外。毕竟,米莱在竞选时可是没少说中国的坏话,现在却180度大转弯,想要和中国拉近关系。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米莱的访华计划基本确定,具体日期还没敲定。这位总统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大家都在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