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驾驭文章之车,向起伏的思路驶去,叙述中跳跃的字句成了沿途的风景。

人到了一定的程度,才知要什么,守什么。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最公平的就是时间岁月,有也罢,无也罢,你过一天,我过一天,你过一年十二个月,我过也是十二个月。

当我人生已跨越花甲后,老也不老,小也不小,仅管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那种意识悲鸣,但的的确确事实摆在眼前,已踏上了另一条道,含饴儿孙,调起夕色作画,回首往事……

在送走不回的时光里,在面对每每向前的日子里,“文房”成了我“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容易把人抛”,而又甘愿把时光抛的最佳法宝,特别"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那种情结,书画相携,相怜,闲来无事乱涂鸦,自然而然的成了打破孤独的情人,并是孤寂夜里的心灯,使我没有困惑,而是看到光明,熨平了我的心。

实际上孤寂也是一份营养,靠自我调节。避开喧嚣,得一份安宁,我不谈宁静致远的高调,只言在这份静中,整理心情,收放自如,做自己想做的事,读书写字画画,“半卷闲书一壶茶”,唐诗宋词汉文章,即便是“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开卷有益。

书明智,画养情。

每当在挥毫的过程中我忘记了一切,闭塞了愁绪的闸门,甚至于乐不思蜀,沉浸式的竞享那份惬意。双钩,点虱,沁墨,点染,破笔,中锋,则锋,心意自恣,一幅幅小画不徒惊心炫目,只是一种心情和心境,旨在酬谢时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阶中,把过往的日子装点的更加丰富多彩。

岁月如歌,岁月如画!

作者简介:刘宝生,中共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有作品发表于《云南农民报》,《工人日报》等刊物。

(责任编辑: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