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中国收到一则求救信号,此信号的发出者正是巴基斯坦。在接到求助后,毛主席当即下令,要求印度在72小时内撤军。

60年代的中国经济条件不容乐观,更何况印度挑事的原因与我们毫不相关,为什么毛主席会做出这样的警告?印度为何攻击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又为何向我国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印结怨已久

众所周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国家,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他们才分别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而它们之间长年的矛盾,其实是分治时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16世纪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就开始了对印度的入侵,1600年,英国殖民者成立了印度公司,开始对印度进行商业上的剥削。

但是这种程度的获利还不能让英国殖民者满足,1757年的时候,英国与印度在普拉西进行了一场战争,印度战败,从此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到了1849年的时候,英国殖民者已经占领全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印度人民对于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非常不满的,反英情绪高涨,由此引发的起义也不少。原本英国政府还有余力应对,可是1942年,英国卷入二战的漩涡中,对于印度的统治就没有那么牢固了。

1946年,经过二战摧残的英国再也无力维持对印度的殖民,于是提出了让印度自治的想法。但是因为宗教信仰不同,印度的穆斯林无法得到公平的对待,因此他们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

于是在1947年,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分治的办法,也就是将英国殖民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按理来说,这样的分配原则刚好满足双方的要求,但事实上,这次分治反而造成一场后果严重的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划分两国国界的时候,英国人根本没有认真考察印度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这就导致一部分穆斯林的聚集区被划入印度,而印度教徒的被划入巴基斯坦。

这部分人为了逃离敌对的国家,不得不开始迁徙,因此产生了严重的流血事件。

而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之外,还存有不少的王公土邦,它们也享有独立地位,但是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印度或者是巴基斯坦。

后来大多数土邦选择了加入印度,但是有一个土邦的归属悬而未决,那就是克什米尔。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的大部分人口是穆斯林,他们自然倾向于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一开始是追求独立,两边都不想加入,后来态度又发生转变,想要加入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印巴分治不久后,双方就针对该地区展开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也就是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后来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划定了实际控制线。

双方从此在沿线以及各自控制区内安排了重兵把守,形成军事对峙的状态。

表面上看来,克什米尔的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然而事实上这种做法不过是扬汤止沸,双方看似达成了一致,实际上都在伺机而动。

1965年的时候,印巴双方积压已久的矛盾再度爆发,印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反对印度政府的武装斗争,而发起人就是当地受到巴基斯坦支持的穆斯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武装斗争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展开了军事较量,双方都越过了规定的停火线。

可是在9月6日,印度竟然选择不宣而战,直接对巴基斯坦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印巴第二次战争全面爆发。

面对印度突然的大规模的袭击,巴基斯坦显然没有预料到,只能仓促应战,同时寻求外部援助。

因此我国才会收到求助,但是事实上,我国并不是巴基斯坦的第一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危境中的巴基斯坦

1965年,印巴第二次战争全面爆发,巴基斯坦因为不敌印度,最终不得不向我国寻求帮助,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内情?

其实巴基斯坦为了对抗实力强大的印度,也加入过数个军事同盟,但是直到1965年,它可倚重的盟友依然不多,首先就是英美两国。

1954年,巴基斯坦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这个组织的发起者就是美国,其目的是为了牵制亚洲的共产主义势力,有点类似于北约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巴基斯坦还参加了巴格达条约组织,寄希望于这个组织可以保护成员国的安全,但是英国明确表示,巴格达条约组织以及类似的同盟组织永远不会针对英联邦伙伴,而印度恰恰就是这个伙伴之一,等于说巴基斯坦忙活半天都是做了无用功。

后来想指望美国出头,没想到还是一场空。

1959年的时候,美巴双方签订了双边安全协定,这是一个军事条约,条约规定,一旦巴基斯坦受到侵略的威胁,美国就要援助巴基斯坦,保障其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个条约,所以巴基斯坦向美国寻求帮助。然而,1962年,我国与印度爆发武装冲突,在这期间及其后,美国对印度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的帮助,美印两方的关系迅速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美国对印度的军事援助使其军事实力大幅度提高,严重影响了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

因此,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开始渐行渐远,再也不是可依靠的盟友。

除了英美这些强国之外,巴基斯坦的另一个依靠就是穆斯林国家,例如土耳其、伊朗、印尼等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还都是巴格达条约组织的成员,虽然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导致该组织的实力有所削弱,但是三个国家之间的军事同盟照样存在。

所以在第二次印巴战争开始以后,伊朗和土耳其都表示可以为巴基斯坦提供援助。然而,这两个国家毕竟是小国,对巴基斯坦提供的援助非常有限,大多是一些医疗物资以及数量稀少的军事物资。

与伊朗和土耳其相比,印尼在援助巴基斯坦的问题上表现的相当热情,这是因为在60年代初的时候,印尼与印度的关系出现破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在处理事情上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当时印尼反对马来西亚统一,还试图压垮马来西亚,印度不赞同印尼的做法。后来印尼同中国的关系日益改善,而印度则与我国爆发了严重的边境冲突。

这样的前提下,印尼当然选择支持巴基斯坦,它不仅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甚至还纵容印尼人民对印度驻印尼大使馆进行围攻,这些行为给印度添了不少堵。

然而,印尼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距离实在遥远,且自身条件也不富裕,能提供的实质性帮助也很有限。

处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基斯坦不得不将重心放在与它毗邻的中国身上,期望中国能帮助自己走出这样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美巴关系走向僵局的时候,我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在不断改善,因此在印巴第二次战争爆发后,面对巴基斯坦的求助,我国自然是当仁不让,决定抗印援巴。

不过,我国并非一开始就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以毛主席提出军事打击印度为分水岭,我国对巴基斯坦的帮助分为了两个阶段。

我国对巴基斯坦的帮助

1965年,印巴第二次战争爆发,巴基斯坦向我国寻求帮助,毛主席下令,要求印度在72小时内撤军。结果是否达成?我国对巴基斯坦又提供了什么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什米尔问题恶化后,我国对于印度的镇压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并且在国内众多知名报刊上发文表明立场。

当时的新华社文章甚至将爆发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暴动,称为反对印度暴政的武装起义。除了在报刊上对印度的行为进行口诛笔伐外,我国还在外交上对巴基斯坦进行支持。

不仅驳斥联合国对巴基斯坦做出的不公平对待,而且还将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侵略同中国的安全牵涉起来。

有了中国的声援以及外交上的支持,巴基斯坦摆脱了在国际上相对孤立的处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中国对巴基斯坦展开了第二阶段的援助,开始着手在军事上打击印度并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

印巴第二次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在战场上的形势不容乐观。首先,印巴双方力量上面不对等,在战场上,印度派出了15个师的兵力,而巴基斯坦为了确保拉合尔的城市安全,只能调动最精锐的部队进行对抗。

不仅如此,巴基斯坦的国土构成也注定了它会在这场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巴基斯坦是由东巴和西巴两个部分组成的,更加不巧的是,这两个部分还不是连在一起的,它们被印度隔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导致巴基斯坦很可能要面临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本就薄弱的防守就更加容易被攻破,一旦印度对东巴发动进攻,巴基斯坦很可能没有招架之力。

如果说上面两个不利条件是来源于巴基斯坦的内部,那么美国后来的落井下石无疑是从外部给了巴基斯坦狠狠一击。

这是因为巴基斯坦军队的装备基本上都来源于美国,但是在9月9日的时候,美国宣布自己保持中立,冻结对印巴双方的军事援助。

这就直接导致了巴基斯坦在战争中损毁的坦克、飞机等装备无法再得到补充,面对逐日上升的伤亡人数以及逐渐枯竭的弹药,巴基斯坦明白战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在外交上对巴基斯坦进行支援,但是其外交处境依然不容乐观。英美表面上是威胁要对印巴停止援助,实际上只是逼迫巴基斯坦进行妥协。

在这种情形下,我国也担心巴基斯坦内部会出现众人不愿意见到的局面,即亲美派当权,因此决定对巴基斯坦进行军事援助。

9月17日,我国外交部对印度驻华大使馆递交了强硬照会,要求印度在收到照会的72小时内撤军。

结语

我国发起的照会以及相应的军事行动,引起众多国家震动,9月20日,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三天后正式宣布停火。

1966年,在苏联的周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意撤回到1965年8月5日前各自的领地,并且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印巴第二次战争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