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是一种常用的胆道和胰腺疾病检查和治疗技术。它通过使用内窥镜,经口、食道、胃进入十二指肠,然后切开十二指肠的乳头部位,进入胆道、胰管部位,注入造影剂后进行X光摄影,以发现和诊断各种胆道和胰腺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的视窗观察胆道和胰腺的情况,同时可以取出胆道结石或对一些胆道肿瘤进行介入治疗。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恶性胆道肿瘤,ERCP技术可以通过放置支架来恢复胆道的通畅,从而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ERCP是一种有创检查,可能会引发一些术后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这通常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损伤了胆道或胰腺组织所致。其他并发症包括穿孔、重症胰腺炎和感染等,这些并发症比较严重,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进行ERCP检查前,医生会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因素,确保患者符合检查适应症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下面逐一介绍:

急性胰腺炎:可能是由于造影剂的局部作用或过高的注射压力引起胰管过度充盈,或多次插管引起壶腹部水肿,甚至导致多次进入胰管注射,以及胆管不扩张有关。处理方法是及时应用抗生素,补充体液,加强营养,以预防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急性胆管炎:多发生在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术后需密切观察体温、腹痛、黄疸和血压的变化,及时应用抗生素。

出血:一般出血多表现为术中切口的渗血,少数为迟发性的出血,术中出血经过局部注射血凝酶或者喷洒肾上腺素,或者在内镜下用电凝、金属夹止血。迟发性出血可能在48-72个小时之内。

穿孔:临床表现为早期出现上腹痛,持续加重,X光下会出现膈下游离气体,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腹部情况和有无腹膜刺激征。

反流性胆管炎:是ERCP的远期并发症,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胆管,导致了病人寒战高热反反复复发生,治疗上没有办法根治。

总的来说,ERCP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检查和治疗技术,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考虑是否进行该项检查。如果您有任何关于ERCP的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