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耕改革“试验田” 崂山踏浪前行

——全区优化调整机制体制综述

体制机制不顺,发展就无从谈起。30年来,崂山区不断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持续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攻坚、开放再提升,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文化旅游、投资促进、国有企业等领域体制机制,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关键性改革实现了多点突破,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发和催生出发展新活力,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效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崂山发展之路,在山海之间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文/梁太宏

图/张颢然

科创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跑好改革“接力赛” 塑造科创“新优势”

于崂山区而言,这里深知高端产业引领的重要性。俯瞰整个崂山区,这里正精准锁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持续壮大微电子、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海尔、歌尔、中科曙光等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紧盯“微笑曲线”两端建链、强链、补链,全力打造从“源头创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应用”的产业生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00亿元,加快向千亿级迈进。

文/张君

图/范学艳

文旅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好改革“组合拳” 释放文旅“新张力”

青岛将文化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之一,近年来,文化旅游发展能级持续跃升。因山而名,向海而兴的崂山区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青岛市旅游资源的聚集区和旅游业发展的主阵地。

文/刘丽

图/范学艳

招商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迭代升级体制机制 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建区30年来,在投资促进体制机制不断推进的懵懂、探索、成熟中,崂山区打出一套成体系、深层次的“组合拳”。形成了“1+4”责任体系,一体化招商大格局初步形成;绘制好产业链图谱,产业链招商主攻方向更加精准明确;变传统“投贷联动”为“招投联动”,基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落地难的痛点得以破解;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先后挂牌,以四大园区为代表的一批载体积厚成势,正成为一流人才聚集地和产业发展的新高地……2023年9月,崂山区再次对投资促进工作体制进行调整优化,虽然只有半年多的时间,改革带来的可喜成果已初露端倪。时下,随着一批又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的接续落地,崂山处处响动着铿锵前行的发展声音。

文/梁太宏

图片提供/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

国企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深化改革带来的跃迁发展

——崂山区国有企业突围之路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青岛作为第二批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国企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一直走在前列,作为“排头兵”的崂山区,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下,结合地方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以及中央地方一盘棋的大思路,加速推进国企整合重组,坚决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

深化国企改革带来的是区域的跃迁发展,崂山区通过重塑国有资本核心功能,着力优化资本布局,深度融入到经济发展战略中,让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明显提升,国有资产得到有力维护,国有企业焕发新活力,在区域产业加快升级、梯度发展中塑造独特的新质生产力。

文/姜喆

图/李万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质量“写好” 改革创新“续章”

为确保各项改革政策有力实施,进一步巩固改革创新成果,崂山区各机关、各单位突出工作重点,围绕“关键点”、把握“结合点”、瞄准“着力点”,密切关注机构改革后体制机制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完善机构职能体系,高质量“写好”改革创新“续章”。

图/张有平

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激发创新改革活力 推动业态蓬勃发展

崂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崂山风景区规划面积446平方公里,有流清、巨峰、太清、华严、仰口、九水、华楼7个核心游览区,核心游览区面积161平方公里。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崂山区政府合署,规格为正局级。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交叉任职,崂山区委书记兼任管理局党委书记,区长兼任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职责包括,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制定景区有关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编制或参与编制并组织实施景区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负责对景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山体、水体、大气、动植物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古迹文物等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等工作。

图/杨雪梅

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文旅融合赋能发力 全域旅游风劲帆起

从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不难看出,崂山区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各文旅场所客流量高位运行,餐饮住宿等行业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A级景区客流平稳。全区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约43万人次,同比增长5.2%,其中,崂山风景区接待游客29.03万人次,同比增长15.6%。“网红”景点持续火热。小麦岛公园接待游客约21.9万人次;石老人海水浴场接待游客约22.7万人次;浮山森林公园崂山区段接待游客约9.5万人次。消费市场热度不减。全区重点限上酒店平均客房出租率66%,接待游客1.49万人次,同比增长25.2%,实现营收933万元,同比增长31.8%;大型商超实现销售额3464.6万元,同比增长3%;重点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01.6万元,同比增长10%。

崂山区科技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振实体经济 激发创新动能

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崂山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以科技创新提振实体经济,不断增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获批全省首批“科技创新强县”,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32%、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到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6.7%,相关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保持全省领先。

图/张有平

崂山区科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强化改革创新理念 推动科协事业发展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这种动力的转换使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显得更加突出,科协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毫无疑问,如何发挥科协组织的职能作用,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提高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科协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崂山区科协围绕自身职责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在市科协的正确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务实奋进、服务群众,认真落实各项部署,相继获得山东省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优秀组织单位等五项省级及以上表彰,并推荐海大科协、汉河社区等五家单位活动获评省级优秀活动,在各区市居于第一。

图/王勇森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设四大园区 做强新兴产业

在全区高质量发展上打头阵当先锋

2015年以来,为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三创”行动要求,崂山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区县级科创委,整合高科园管委、区科技局、区创业服务中心、区科协等部门职能,打破部门交叉、条块分割的局面,集中全区科创力量推进“三创”工作,这一体制有效激发了全区创新内生动力,推动崂山始终位列区县级创新第一梯队。

2023年9月,崂山区实施科创体制改革,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四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统一纳入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管理,并将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开发建设中心整体并入,组建形成新的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通过优化配置、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力量,集中力量把区建大建强。

图片提供/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崂山区商务局

深化大开放 拓展大招商

奋力谱写崂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进入2024年,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被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大会,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崂山区紧紧围绕市委关于“深化大开放、拓展大招商”的工作部署要求,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奋发向前、提质增效,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努力“走在前、当排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崂山实践新篇章。

青岛崂山湾集团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践行社会责任 彰显国企担当

自新组建以来,青岛崂山湾集团以产业的思维、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专业的能力抓发展、促转型,找准企业发展坐标,坚定不移深耕区域市场,用实干展现新作为新担当,积极履行国有企业责任,努力做新时代改革的“实干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迈向新的征程。

图/张有平

青岛金家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构层级全面升级 金融效应加速彰显

日前,青岛金家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集团由青岛全球财富中心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整合崂山区原12家拟改制老企业成立。按照“强总部、大产业”要求,集团下设财金投资公司和财金管理公司两个一级子公司,分别承担现代金融业项目双招双引投资及资本运作,商业保理等金融牌照运作和金融区功能载体、高端楼宇开发建设、资产管理运营等业务。

集团职能定位是以金家岭金融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运营国有资本,经营国有股权,进行投资、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打造“现代金融+资产运营”专业投资运营商,为金家岭金融区提供一体化服务和支撑。目前正全力向3年突破800亿元资产规模、全区首家AAA企业发起冲击。

图片提供/青岛金家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崂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融合发展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国企重组整合改革工作的有关要求,3月9日,国企重组整合改革部署会议后,青岛崂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重组整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积极对接区国资、风管局等单位,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公司重组整合改革工作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各项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集团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解决集团公司资源分散、融资难、造血功能弱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立足服务全区发展和匹配景区管理局,围绕全新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进行重组整合改革,加大资产整合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创新经营发展方式,重塑企业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实现市场化、实体化、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公司经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片提供/青岛崂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崂山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市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全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化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推动国企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匹配区域发展战略,助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区属国企高质量发展,打造崂山国企品牌。经崂山区委深改委会议研究同意,重组整合为青岛崂山科技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打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专业化园区,推动实体产业投资为核心,构筑“专业园区+产业投资”体系,实现“产业为本、资本为用、产融结合”,建立“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崂山科创集团”对应匹配机制。

青岛崂山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造全国生物医药健康示范园区

共绘产融发展新篇章

青岛崂山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是崂山区属国企重组改革中新设立的区属企业。公司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精准匹配“管委会+区属国企”工作机制,立足崂山产业优势和海洋资源禀赋,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片区及海洋生物医药、医疗健康产业孵化器,推进产业项目投资及双招双引,高标准建设以海洋为特色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引领高地,支撑崂山区实体经济发展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服务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全局。

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崂山区国企重组整合改革部署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崂山生物医药公司重组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司党委领导下,设立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推动公司稳健高效运营。

图片提供/青岛崂山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来源:新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