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字就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越南。从那时起,汉字就开始在越南发挥重要影响。

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被誉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学说之一。为了在越南弘扬儒家思想,汉字成为主要工具之一。由于儒家文化在越南社会中的影响力,汉字也因此被称为“儒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在越南广为传播。它不仅在书写和文学艺术等领域留下深刻印记,更成为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汉字在越南的发展远比其他国家更加深入人心。

不过,今天的越南废除汉字已经有78年了,连贴对联也不用汉字,但是唯独有一个汉字,越南却始终抹不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废除汉字

1858年,法国军队强行开启越南门户,正式开始了对越南几十年的殖民统治。

对于一个外来的殖民者来说,要真正控制一个国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法国殖民政府为此推行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一项重要政策就是推广拉丁字母文字。与难掌握的汉字不同,使用拉丁字母的优势在于简单易学,即使文化水平较低的民众也可快速掌握。

随着法国教育在越南的普及,拉丁字母在短时间内便得到广泛应用。这无疑为法国的殖民统治提供了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由于汉字难度大,使用障碍也越来越明显。它逐渐被边缘化,地位向拉丁字母让步。这预示着汉字在越南长期统治地位将被取代的命运。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为摆脱长期殖民统治和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越南政府作出重要决定。

一项决定就是废除使用已久的汉字,全面推广采用拉丁字母作为国家通用文字。这无疑意味着抹去上千年来以汉字为主的历史文化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府认为,只有建立完全独立的文字系统,才能真正摆脱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坚定民众的民族意识。同时也可以避免文化上的分歧和混乱。

虽然此举动令不少学者感到遗憾,但政府的决心很快取得了实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推广拉丁化的工作,汉字文化很快就被边缘化。

如今随处可见的拉丁字母,取代了过去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汉字。只这短短几十年,就歇了千年风貌。越南成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体系。

尽管汉字在越南已经基本退出舞台,但有一个汉字却极其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字一直保存

“福”字是少有的几个深入人心并长存于越南的汉字之一。每逢新年佳节,街头巷尾处处都能看到这个汉字。

“福”字代表着新年将至的喜悦之意,也象征着人们心中的美好祝福。它能深入民心,成为越南人庆祝佳节的重要符号和装饰。

在过去充斥汉字的年代,“福”字和“财”“喜”字一样,也是新年祝福的必不可少成分。尽管时代变迁,但“福”字的含义依然跨越时空,获得越南人的广泛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在商店街道和家家户户,新春佳节还是能看到这个难能可贵的汉字“福”。它随着时间流逝,依然保留了对越南人文化影响的独特魅力。

中越两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深远,相传越南的祖先即来自中国东南沿海一带。

早在周秦时期,越南就已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当时尚未形成自己的文字,汉字在这里越来越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汉代,中国正式在越南设置郡县行政区划,大力推广汉字。同时,学校也在当地普及教学汉字。这为日后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奠定基础。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政府通过科举考试等各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汉字在越南的影响力。

虽然后来越南曾一度独立,但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未断绝。因此,直至近代以前,汉字一直是越南主流社会通用的语言文字。

越南独立之后,建立了第一个王朝丁朝。在那个时期,丁朝开始使用自己国家的货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新铸造的货币外形类似中国古代货币,均为圆形。货币正面位置标准书写“丁”字,与中国使用的汉字字形一致。同时还书写有“太平兴宝”几个字。

研究这些早期货币可以看出,“丁”“太平兴宝”等文字都采用汉字样式书写。而从丁朝开始,随后的各朝王朝,货币和正式文件唯一使用的文字就是汉字。

这充分证明,从最早的丁朝时期开始,汉字就是越南政府和民众在官方和日常最主要使用的文字。尽管它是外来文字,但长期流传越南,深入人心,成为主要社会语言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后来,越南国内各地开始建设文庙。这些建造的文庙,内里供奉的正是中国伟大思想家孔子的像册,周公的牌位,这表明他们尊崇这两位中国著名人物。

同时,丁朝也开始在国内推广儒家思想。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强调君君臣臣父子,为社会秩序提供重要指导。越南统治阶级致力推广儒学,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地位。

此外,丁朝还制定了有关科举考试和国子监教育的具体办法。这些办法当中许多内容,都完全模仿中国古代王朝的制度。例如阶级等级分明,成绩优异可进入仕途等。

从此以后,汉字作为一项必备技能,逐渐引导越南社会发展。应试考生如果不精通汉字,就无缘仕途。这既巩固了汉字在越南的重要地位,也为它长期影响越南文化奠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16世纪,来自西方国家的传教士纷纷来到越南,开始了宣教活动。

为了更好与越南人交流,这些传教士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就根据拉丁字母的发音规则,用拉丁字母拼写越南国语。

这就是拉丁字母最早进入越南的开始。随后到17世纪初,比如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传教士,在此基础上又编写出拉丁字母与越南词汇的词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这些工作,拉丁字母的影响逐步扩大。它的特点是使用拉丁字母记录越南语发音,这与之前主流的汉字有很大不同。

与此同时,越南自己原本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字也有了雏形,就是由越南人和外国传教士共同创建的越南国语字。这种国语字与拉丁字母相似,也注重语音。

因此,16世纪开始,尽管汉字仍然是越南的正式文字,但拉丁字和国语字的出现,已开始从文化上挑战汉字在越南的统治地位。

越南本土文字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884年后的60多年里,越南由于与法国签订协议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在这个时期,法国将法文定为越南的正式文字。

与此同时,汉字长期占据的官方文字地位也开始下降。相比于以往,汉字在越南政府和民众中的使用频率日渐降低。

与汉字同期,越南本国创造的国语字也开始进入政治舞台。当时的越南政府规定,担任公职人员都必须掌握国语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与历史上规定公务人员必须会汉字的情况差不多。国语字的推广与应用,也开始替代汉字在越南政府部门中的作用。

通过这段历史,可以看出越南在法国殖民统治下,汉字正是文字地位的衰落。法文替代其地位,而国语字也开始兴起,成为公职人员必备技能之一。

1945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越南正式宣布从法国独立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政府的领导人胡志明在这个历史性时刻,制定并颁布了一项重要决定。那就是废除汉字,将国语字确定为越南的法定文字。

从此以后,国语字真正成为越南各级政府文书和文件的主要使用字体。相比之前,它正式取代了汉字在政府部门中的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胡志明政府还下达另一项新规定。他规定只有掌握国语字的越南公民,才享有重要的选举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与早前要求公务人员必须精通汉字的制度类似。国语字的学习便成了公民的基本条件之一。

尽管汉字在越南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独立国家,长期使用外国文字是不现实的。正因如此,越南在废除汉字并确立国语字作为唯一官方文字时,其实是必然的结果。

只有以本国文字为主,才能真正建立独立的文化体系,塑造全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符号。同时,汉字在越南民间虽然受到广泛应用,但越南政府也注重推广本民族文字国语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今日,越南虽然废除汉字多年,但人们仍保留“福”字的习惯。

这无非表明越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承传。也证明汉字能融入不同文化,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