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看似平常的6月16日,河北邢台的张先生家中发生了一件令人心惊胆战的事,一台价值近万元、85寸的大屏幕电视,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猛然从墙上脱落,重重地摔在了客厅的地板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瞬间让整个房间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的气氛。

张先生回忆起那一刻,心有余悸地说:“我当时正在厨房准备午饭,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还以为是哪里发生了爆炸,跑出来一看,发现是电视掉了,那一刻我真的吓坏了。”

电视的屏幕碎成了蜘蛛网状,机体扭曲变形,显然是无法再使用了。这台电视不仅是张先生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辛苦工作后的一份奖励,如今却成了一堆废墟,让他既心疼又愤怒。

张先生随即联系了电视销售商,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然而,商家的态度却让他大失所望。“我们按照说明书安装的,怎么会出问题?”商家的客服人员在电话里这样回应。

张先生不甘心,继续追问,希望能够得到更加明确的解释和负责的态度,但对方开始变得不耐烦,甚至说:“安装已经过了一年,谁知道你这一年中有没有自己动过?我们不可能负责。”

面对商家的推诿,张先生决定亲自查看安装情况。他请来了一位专业的装修师傅,希望能找出问题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装修师傅仔细检查后,发现问题确实出在安装环节。“膨胀螺丝太短了,根本就没有打进实墙里,只固定在了欧松板上,这种板材承重能力有限,时间一长或者遇到外力就很容易出问题。”装修师傅的这一番话,让张先生心中的怒火更甚。

张先生再次与商家沟通,这次他有了专业意见的支持,本以为能够顺利解决问题,没想到商家依然态度强硬。“我们的安装人员都是经过培训的,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您现在提出的问题,我们无法确认是否为原装状态。而且,这么久的时间过去了,我们无法确定期间是否有其他因素导致脱落。”商家代表在电话那头冷冷地说道。

张先生气愤难平,质问道:“你们这就是逃避责任!安装问题明摆着,膨胀螺丝短得可怜,怎么可能固定得住这么大的电视?这不是拿消费者的安全开玩笑吗?”商家代表则回复:“我们理解您的心情,但根据我们的记录,安装时并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螺丝长度不够的反馈。而且,按照我们的售后政策,超过一年的非产品质量问题,我们是没有赔偿义务的。”

对话陷入了僵局,张先生意识到,想要通过协商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容易。他开始搜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并考虑寻求法律援助。“我花的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不是安心享受,而是一场灾难。这样的商家,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教训!”张先生暗下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张先生也将此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曝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纷纷声援张先生,呼吁商家正视问题,承担应有的责任。舆论的压力下,商家的态度开始有所软化,表示愿意重新调查并考虑适当的补偿方案。

经过多轮交涉,最终在律师的帮助下,张先生与商家达成了一项协议:商家同意免费更换一台同型号的新电视,并承担因电视掉落造成的所有损失,同时承诺在未来加强安装服务的质量控制,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虽然过程曲折且耗时,但张先生通过不懈努力,为自己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这个事件也给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在购买和安装家电产品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安装质量,并保留好所有相关证据,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有效维权。

而对于商家来说,诚信经营、顾客至上不应只是一句空话,每一次的服务都应以确保消费者安全和满意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的信任和长远发展。

案件发生以后,有网友表示,这哪里是卖电视,分明是卖“陷阱”!近万块换来的不是享受,是惊吓加闹心。商家所谓的“标准流程”,怕是“随意流程”吧?膨胀螺丝短得离谱,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是吃素的,该较真就得较真!

也有网友表示,安装师傅的“专业保证”原来就是空头支票?出问题了就玩“踢皮球大赛”,这样的售后服务简直是笑话!一年质保成了免责金牌,消费者的信任就这么被肆意挥霍。别拿规定当挡箭牌,质量与责任,一个都不能少!

还有网友认为,商家这种“甩锅艺术”,简直可以开班授课了。消费者的钱包瘪了,电视摔了,心也凉透了。别以为过了质保期就能万事大吉,信誉的丧失可是长久的。建议李先生直接上消协,让法律给这些无良商家上一课: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一:若第三方鉴定确认为安装不当导致电视掉落,商家是否仍能以“超出质保期”为由拒绝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即便超过质保期,如果能够明确证明是由于商家的安装服务存在过错或疏忽导致的安全事故,商家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若第三方鉴定结果支持这一点,商家不能简单地以超出质保期限为由逃避赔偿。

问题二:消费者是否有权要求商家承担因电视掉落造成的其他财产损失?

根据《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相关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意味着,除了电视本身的损失外,如果电视掉落还造成了其他家具、装修等财产损失,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赔偿这部分损失。当然,具体赔偿范围和金额需要根据实际损失情况和相关证据来确定。

问题三:如果商家持续推诿责任,消费者有哪些合法途径可以维护自身权益?

1. 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介入调解。

2.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对于商家的不诚信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要求查处。

3. 提起民事诉讼:若上述途径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并赔偿损失。通过法院判决,可以强制执行商家的赔偿义务。

4. 寻求法律援助:对于经济困难或案件复杂的消费者,可以申请法律援助,获得专业律师的帮助。

问题四:商家以“膨胀螺丝太短”为由拒绝赔偿,这一理由站得住脚吗?

商家的这一辩解并不足以免除其赔偿责任。安装服务作为商品销售的一部分,商家有义务确保安装符合安全标准。即便膨胀螺丝长度不足是直接原因,这也属于安装过程中的疏忽或过失,责任仍在于提供安装服务的一方。

商家需要证明已经采取了合理措施确保安装的安全性,或者证明消费者在安装过程中存在指示错误等情形,才可能减轻或免除责任。否则,不能简单以配件问题为由拒绝赔偿。

问题五:消费者如何举证证明是安装问题而非个人使用不当?

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举证:

1. 现场照片和视频:记录电视机掉落后的现场状况,特别是安装点的细节,如膨胀螺丝的长度、安装位置与墙面的关系等。

2. 专业鉴定报告:可以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电视机掉落的原因进行技术鉴定,确定是否因安装不当造成。

3. 安装服务记录:提供安装服务的收据或合同,以及安装人员的联系方式和安装时的说明或承诺。

4. 证人证言:如果有其他人在场见证了安装过程或电视机掉落瞬间,其证言也能作为证据之一。

5. 沟通记录:保存与商家沟通的电话录音、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聊天记录,尤其是商家承认安装存在问题或推诿责任的部分。

安装问题的责任鉴定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当安装问题导致事故或纠纷时,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鉴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

这些机构通过对事故现场的勘查、安装材料的检测、安装过程的复原分析等方法,来判断是设备质量问题、安装操作不当、设计缺陷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问题。

例如,对于复杂的设备安装事故,可能需要建筑安全鉴定机构或特定行业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鉴定。

2. 如果争议双方无法就责任归属达成一致,可能需要通过法院程序,由法院指定或双方同意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司法鉴定的结论往往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

总之,膨胀螺丝不够长,责任心更短!商家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式推诿”。消费者权益不是儿戏,是时候拿起法律武器,让这些只想赚钱不想负责的企业长长记性了。别等到口碑垮塌才后悔,那时可就晚了!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