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6月20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出现强降雨过程,全县2.7万余人受灾。48岁的项先生在洪水席卷的危急时刻,将母亲托举上屋顶,自己却被急流冲走,不幸遇难。(据6月21日极目新闻)

可怕的灾难突然袭来,让人触目惊心,而在灾难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人性所迸发出的耀眼光辉,不管多少次,都一样能触动我们的心弦。面对飞速上涨,汹涌湍急的洪水,每个人内心都会有本能的恐惧,但是项先生却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挽救了身处险境的母亲。生命的骤然消逝令人痛心不已,遗憾万分,但这份超越生死,全情以赴的孝心,让朴素而深刻的感动,在我们内心轰鸣回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先生被冲走的方向(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有人也许会说,那是他自己的母亲,当然会去救,当然要去救!但人都有自保的本能,而且社会普遍有种潜在观念,越年轻的人拥有越长远的未来,所以守护儿童安全往往排在第一位。老人则未必能得到这样普遍的重视。父母为子女不顾一切,仿佛是天经地义,但子女对父母舍身以报,却相对稀缺。真的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为了老母亲而不顾生命安危?以此问叩动心灵,或许便更能体会项先生这一壮举的可贵。

当我们幼年时,父母曾满怀爱意地将我们举起,而项先生在生死关头,竭尽全力将母亲托举到了安全的地方。至诚至孝的品格令人敬佩,赤诚的反哺之情令人泪目,这一举动,迸发出果决无畏的勇毅力量,流露出血浓于水的人间至情,更是对孝老爱亲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诠释。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压力变大,亲情的底色变得淡薄,“断亲”在年轻人中悄然流行,批评“原生家庭”甚至成为网络上的流量密码,在忙碌和疏离之中,很多人几乎忘记了亲情中最为朴实的温暖和牵挂,甚至一谈到尽孝”就觉得老土。但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农村的大哥,用他发自本能的救母义举,谱写了一首铭刻爱和责任,展现亲情力量的生命赞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强降雨影响,安徽歙县2.7万余人受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很多网友都在评论区缅怀他,赞扬他,夸他是一个大孝子,安慰他的家人,也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亲情的温暖永远是支撑我们的重要能量,爱让家庭坚不可摧,即便死亡也不能将之拆散,爱让希望生生不息,风雨之后总有朗朗晴空。

项先生还有一个15岁的女儿,他在洪水肆虐中丧生,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无疑失去了顶梁柱,希望当地相关部门后续能关注这一家人的情况,给予必要的保护和帮扶,让他舍身救下的老母亲安然无恙,内心惦记的女儿能好好成长,也是对孝子壮举的褒奖和慰藉。

洪水中惊心动魄的这一幕,也必然引发我们对于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机制的思考。每年,我国都有不少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今年从4月开始就已经严阵以待,强化各方面的防汛准备,但由于暴雨不断,南方多地依然无法避免地出现了洪涝灾害,项先生所在的歙县更是水患严重,暴雨量大,洪水来得又急又猛,系统防洪能力依然不足,百姓自救的力量毕竟有限,悲剧的发生可能就在刹那之间。

人性的光辉令人动容,而生命的代价无比沉重,洪灾仍在肆虐,希望各地能够及时加强防灾减灾工作,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托起千家万户的安宁。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