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6月22日电(记者周慧敏、程潇)艳丽绚烂的圣瓦西里教堂、惟妙惟肖的黎族姑娘肖像……走进俄罗斯绘画艺术家萨莎的工作室,每一幅油画都记录着她对多彩生活的感悟和对中俄文化的体验。

今年24岁的萨莎来自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受家庭环境熏陶,很早便选择以油画创作为职业。如今她在海南生活了6年,并开设了个人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4日,萨沙在个人工作室的墙上进行创作。新华社记者 周慧敏 摄

“我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10岁左右通过书本、电视、网络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萨莎分享了自己与中国的这段缘分。

2018年,怀抱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萨莎来到海南求学,“美丽”“静谧”“慢节奏”是她对海南的最初印象。

“海南的景色特别美,不仅有蓝天白云、阳光沙滩,还有善良淳朴的海南人。”大自然与人是萨莎最喜爱的创作主题。在这里,她可以静心描绘海南岛美丽的风光和朴实的百姓。

海南特色文化也是萨莎热衷的创作主题之一。在她工作室的书架上,摆着整整两排海南黎锦的相关书籍。初识黎锦是在一次她和丈夫的环岛旅行中,上面的图案深深吸引了这位俄罗斯姑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5月23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文化馆拍摄的黎锦展品。新华社记者 程潇 摄

“虽然黎族没有文字,但黎锦图案却记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比如大力神、甘工鸟……”这些古老的民族符号给萨莎带来了巨大的创作灵感和动力,多幅以黎锦为主题的画作也由此诞生。对她而言,将这些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很有成就感”。

在海南生活的6年时间里,萨莎不仅找到了热爱的事业,也亲身感受了海南文化领域的变化和发展。

云洞图书馆、“天空之山”驿站等新晋文化地标建筑令萨莎感到欣喜。“海南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厚。”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让更多人了解海南,了解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开放,以及给艺术创作者带来的诸多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8月25日,萨沙在进行黎锦主题创作。新华社发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开启之年。当前,中俄双方正举办一系列接地气、连民心、有热度的文化交流活动,两国各地方、社会各界交往热情越来越高,两国民心相知相通、相近相亲成色越来越足。

“中国和俄罗斯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想通过艺术‘碰撞’为两国文化交流架起一座桥梁。”萨莎计划开办关于中俄文化的个人画展,“通过艺术这扇窗口,让两国人民更加了解彼此”。

“中国早已成为我的第二个故乡。”在中国,萨莎遇见了爱情,也找到了想终生奋斗的事业。她希望将更多中俄友好故事“画”出来,用艺术火花“点亮”两国更多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