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现代伊拉克只有90多年历史,但战争经验多达60年,历经二战,第一、第二、第三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摩苏尔之战,可悲催的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手,手里有什么先进武器,伊拉克军队几乎没打过一场胜仗,连著名战五渣的印度人也能打出直捣巴格达的闪电战绩,伊拉克军队手里的武器几乎都成了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M1A1SA坦克和69式坦克的实战

1974年,中国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第一代69式坦克,69式坦克采用铸造炮塔、轧制装甲钢,五个负重轮,发动机功率提高到580马力,弹药基数从34发提高到44发,采用100毫米滑膛炮,1000米穿甲深度100毫米/60度,火控系统有双向稳定器和激光测距机,炮长与车长有主动红外夜视装置,克服了59式坦克不能在行进间射击的缺陷,瞄准时间快一倍以上,首发命中率提高了40%,但因为军队不要滑膛炮而没有装备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1年,伊拉克提出采购2860辆换装了100毫米线膛炮的69-II型坦克,这是中国最大的坦克出口合同,总装厂和配套厂都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根据伊拉克提出的要求,工厂成立了49个技术攻关小组进行了百余项改进,新设计的工艺装置达3500多项,新制造的工装达7000余套,还要将最高年产量从59式坦克的600多辆提高到1000辆,在整个生产期内,所有协作单位全力以赴,甚至调整原来的生产计划牺牲产值,还组织了两套独立研制班子,全力奋战,设计新的激光测距和瞄准合一的测距瞄准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努力中国如期完成合同,未批量生产的坦克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成功出口,这是一次中国兵工平战转换的实战演练,兵器行业也因此获得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但中国兵器工业拼了命生产出来的69-II型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极差,虽然69-II型坦克在两伊战争中皮实耐用、零配件更换简便,发动机在沙尘天气中工况稳定,但海湾战争中这些69-II型坦克多数被摧毁在掩体中,部分在美军攻击前就已经被遗弃,69-II型坦克需要车长用周视镜观察,操纵炮塔对准目标,但不能控制火炮高低机,需要炮长调整火炮高低机进行精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有猎歼系统的M1A1坦克交战中,M1A1坦克的高速长杆脱壳穿甲弹在2秒内就能击中目标,69-II型坦克哪怕先发现对方,开火时间也慢2一3秒,而且发射的穿甲弹无法穿透M1A1坦克的主装甲,反而招致毁灭性打击,即使69-II型坦克想依靠地形隐蔽打伏击,M1A1坦克的热像仪也能发现沙丘后面的伊军坦克,然后绕到伊军意想不到的方位发动攻击,很多69-II型坦克被击中时,连对方攻击方向都不知道,将炮口对在另一个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1年海湾战争的100小时的地面战中,M1A1坦克大放异彩,把伊拉克军队打得溃不成军,以损失18辆M1A1坦克的代价击毁了数百辆伊拉克坦克,作战中大部分损失是被友军误伤,有6辆M1A1坦克被125毫米坦克炮击中,就像被蚊子叮了,只有一辆M1A1坦克被击中两发125毫米穿甲弹,一发被装甲弹开,一发让坦克失去作战能力,最终美军以阵亡148人的代价击溃50万伊拉克军队,69-II型坦克成了战场上的弃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3月,美军再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武器为名发动侵略,第3机步师200多辆M1A2坦克作为尖刀力量冲在最前面,推进的速度惊人,视有40万正规军和65万民兵的伊军如无物,伊拉克战争的M1A2坦克具有很强的抗打击能力,有一辆M1A2坦克被重机枪,高射炮、迫击炮弹和火箭筒击中45次都没有被击穿,苏制的RPG--7火箭筒只有从侧后部或后部才能击穿M1A2坦克,没有一名坦克乘员因坦克被击穿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中先与敌人接触的总是坦克,坦克在遇到敌人后几秒就能做出火力反应,反应时间高于炮兵的2~4分钟或空中支援的5~20分钟,伊军虽然有870辆坦克,但被各种制裁了十多年,大多零备件奇缺,如同破铜烂铁,没有対手的美军还发明了一种“雷霆开进”战术,两辆M1A2坦克在前开路,两辆M2A2步兵战车和一辆装甲抢修车紧随其后,只要发现伊军朝美军开火,M1A2坦克立即用杀伤弹药轰击碉堡和建筑物,把伊军步兵赶岀来,M2A2步兵战车就用25毫米机关炮将暴露的伊军步兵消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引进M1A1坦克

战后,美军将领给予坦克高度的评价,称为胜利的关键,美军占领巴格达后,没有了萨达姆的伊拉克游击队大发神威,频繁的袭击导致了4400多名美军阵亡和3.2万美军受伤,美军兵力已经维持不了局势,美国建立了伊拉克临时政府,并重建伊拉克军队,让伊拉克军队走到第一线维护安全,以减少驻伊美军外出巡逻挨炸的伤亡,2004年6月驻伊美军设立联合军事援助训练队和民事警察援助训练队,并开始招募新兵、采办装备和建设训练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4年9月,伊拉克重建了警察和国民警卫队,警察编制有13.5万人,主要负责治安,国民警卫队编制6.2万人,主要负责协同美军平叛,这些人许多都来自萨达姆的原部队,主是轻型步兵部队,2004年底美军重建伊拉克陆军,编制4万人,共3个步兵师,美军还组建了3个民间调解旅,装备了约旦提供的250辆装甲车,负责巷战、控制抗议示威,还有3个特种作战营,还组建了第一支装甲旅,装备了50辆T-55主战坦克,48辆BMP-1步兵战车和123辆装甲人员输送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拉克还花费至少50亿美元,从美国购进大批美式坦克,防雷反伏击车、轻型装甲车,大炮、反坦克导弹、轻武器和战斗机,其中20亿美元是向美国订购了140辆M1A1SA坦克和100辆配套支援车辆,尽管没钱,但伊拉克还要求生产全新的坦克,安装了美军2006年前开发的战场环境识别系统和前视红外或热像仪,大部分M1A1坦克配给驻防在巴格达北部的第9装甲师第34装甲旅,作为战略预备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拉克得到的M1A1坦克使用全新的火控计算机,第二代前视红外系统,目标捕获能力提高了70%,目标探测距离提高了30%,继续沿用AGT-1500燃气轮机,零部件减少22%了,可靠性提高两三倍,燃油消耗减少35%,主炮仍为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但美国不肯给M829贫铀穿甲弹和贫铀装甲,配得是“防护力等效”的陶瓷复合装甲。

二:训练

美国扶植起的伊拉克新军几乎彻底“美化”,伊拉克士兵也刻意模仿美军,但也没提高多少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伊拉克招募的人员基本都是乌合之众,在萨达姆军队服役过的军官和共和国卫队士兵都不允许加入,大部分是什叶派中,小部分是库尔德和逊尼派,由于美军急需人力,只对新兵进行6-9周短期培训就派往战场,不过机械化部队对人员有一定技术要求,招募的官兵要较高的学历,训练项目和美军也相差无几。

通常新兵必须先接受5周的基础训练,每周训练6.5天,每天训练12小时,早上05:30起床,06:00体能训练,07:00个人卫生,07:30早饭,08:30训练,12:30午饭,13:00训练,17:30晚饭,21:00媳灯,9时30分睡觉,基础训练阶段体能训练占10%,3600米长跑及格标准18分钟,武装行军通常为6~24千米,时速必7.2千米,达不到必须补训,再到巴格达附近的拉希德装甲兵训练中心进行三个阶段“基本战斗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3周主要是价值观、体能训练,认识地图、战地急救、通讯、军操、拳术,中间的4-6周主要是步枪射击,露营,体能训练,赤手搏击,后面的7-9周主要是单兵战术和班战术,夜间训练,野外强行军,新兵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测试,合格者方能进入下一阶段,成绩差的要重新训练,三个阶段都合格的才能毕业,不合格的就淘汰,再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5周岗位培训,美军有3~5年积累足够的经验,伊军士兵服役期仅为两年,每隔半年要更新四分之一新兵。

M1A1坦克车组由驾驶员、炮长、装填手、车长组成,驾驶员是工作强度最大的人,车长有70%的命令是给驾驶员,M1A1坦克驾驶席打开舱盖时视野只有180度,车前2米、左右5米均是死角,关闭舱盖使用三具潜望镜驾驶时只剩下正面约120度,每个潜望镜上下视野只20度,前进后退,开上小径与山坡全靠车长的语音命令,由于美式坦克的复杂性和驾驶模式,美军驾驶员培训期超过8个月,驾驶里程至少为1800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拉克驾驶员没这么多时间,文化水平也低,学起来吃力,最多只学会了30%~40%的常规操作技能,驾驶里程不到600千米,美军坦克炮长每年发射100~150发炮弹,乘员组每年要完成4次白天实弹射击和4次夜间实弹射击,每次发射7-8发炮弹,伊拉克炮长只有40%,无法详细掌握坦克的系统和装置,装填手的工作比较简单,美军,一名合格的装填手7秒可装填一发炮弹,装填要手动转动引信滑环的多功能榴弹要8秒内,伊拉克装填手“优异水平”要10~12秒。

三:实战

大多数伊拉克士兵对训练没多少热情,因此参军的目的只是为了165美元月薪,除被国人视为敌卖命的“伊奸”,还被作为驻伊美军的“挡箭牌",大多伊拉克军警装备简陋,武器还是萨达姆时代的俄制装备,外出巡逻时走在最前面的却是美军,伊拉克士兵往往懒散地跟在后面,主要是探测道路上的地雷是个技术活,美军很怕伊拉克士兵踩到炸弹炸到自己,遇到袭击时,许多伊拉克士兵要么躲要么逃,有些会端起手中的机枪朝前方连续扫射,但子弹不知道打到什么地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如此,为美军打仗还被视为是美国走狗,不但有被打死和妻儿老小被报复的风险,还要担心美军撤走之后被扫地出门,伊拉克士兵在美军眼里还不如一个生畜,中东沙漠环境严酷,夏季昼间气温高达65度,地表甚至达到80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美军和伊拉克士兵即使住在同一个大院,也跟美军严格区分开来,伊拉克士兵住简易帐篷里,烈日当头,进去一会儿都要虚脱,伊拉克沙暴天天有,一来就狂风大作,沙尘遮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帐篷根本挡不住风沙,沙暴之后里面的人就像土里挖出来似的,沙暴一过,沙漠地区的吸血苍蝇便蜂拥而来,冲入帐篷咬人,只能不停地扑打驱赶,伊拉克士兵帐篷里面什么生活设施也没有,而美军则住在有空调、电视机、冰箱、微波炉、马桶、洗衣房、淋浴间的高档活动房内,门上还贴着“只许美国人进入”的标志,伊拉克士兵的伙食只有大饼、咸菜干加一个铁桶凉水,美军的伙食自然不用说,连喝的冰镇可乐都是本土运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对比之下开小差就不足为奇,美国国防部2009年1月公布的报告称,伊军175个正规军步兵营只有17个可独立作战,34个警察营中只有2个能独立作战,大多龟缩在坚固工事中不敢出去,兵熊熊一窝,伊拉克新军的高级军官思想落后,指挥无能,排兵布阵和当年海湾战争几乎没有什么两样,通常采用“步步为营"打法,M1A1坦克做先锋,炮兵、航空兵火力配合,以“蒸汽压路机”的方式一步步向前推进,M1A1坦克通常作为攻击部队的领头车辆,用重装甲防护的优势带领步兵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庞大的M1A1坦克进入城市后,AK-47步枪子弹从密集的建筑物射出,打在装甲上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即使车体温度高达65摄氏度,没有空调的M1A1坦克乘员也不敢露头,缩在舱里祈祷对方没有火箭弹,紧张到衣服全被汗水打湿,执行任务通常为四小时,但有时在坦克战位上一动都不能动待了36个小时,这些战对付散兵游勇还可以,可是碰上凶悍的极端武装就像海湾战争时一样一哄而散,大批精良武器一弹未发就丢给了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6月6日凌晨2点30分,800名乘坐皮卡的极端武装突袭有3万伊拉克政府军驻守的摩苏尔城,位于摩苏尔的第9师丢下M1A1坦克就跑,人数和武器处于绝对优势的伊军在AK步枪和皮卡的追击下溃不成军,逃到距离巴格达100多公里才收住阵角,沿路扔下了4个师的美式装备,基本是伊拉克军队的大部分家当,包括40辆M1A1坦克,100辆M113装甲车,,52门M198型榆弹炮,2300辆悍马车、数十辆T-72坦克、42门130毫米加农炮以及大量轻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6月,重新武装的10万伊拉克政府军在美、英、法、约旦等国的空中支援下对只有3000名武装分子据守的摩苏尔发起反攻,政府军从四个方面包围了摩苏尔城,伊军第9装甲师以连为单位渡过底格里斯河进入人口密集的西城扫荡,至少由6辆装甲车辆组成的矩形方队以极慢的速度稳扎稳打平行推进,但在对手的自制爆炸装置和RPG火箭攻击下损失惨重,140辆M1A1坦克除了2014年被抛弃的,有80辆在战斗中被击毁,还有9辆落入什叶派民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结语

M1A1坦克的表现让伊军大失所望,2018年7月,伊拉克国防部以250万美元的单价购买了73辆俄制T-90S主战坦克,直接换掉剩下的M1A1坦克,塞进仓库封存起来,对伊拉克来说,同样是轰击建筑,T-90S主战坦克比600万美元一辆的M1A1坦克划算得多了,俄方还承诺提供全方位售后服务和配合作战的武器,不过,对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美械的伊拉克军队还是和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军队一样战斗力低下,其实什么先进武器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