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我们说起美苏冷战,并不会太在意。但实际上,在那个时期,美国和苏联是真的差点就变成“热战”,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点美国、苏联以及依附着两个超级大国的国家都是有所体会的。那么,在这个时期的饮食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就从美国一方着手,探究一下这个时期的“防空洞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很多美国人都感受到了苏联的核武器威胁。为了躲避可能得战争,他们也做好了躲进地下掩体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冷战局势的紧张升级,美国政府意识到,如果发生核战争,他们无法保护所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他们在面对公民时,还是极力宣传储存核武器的必要性。他们必须让公民相信政府能够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但实际上政府并没有真的为公民提供任何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避免大规模恐慌,当局鼓励民众开拓“核时代的小木屋”,也就是防空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府宣称,美国物产丰富,在设立防空洞后,可以轻松从野外获取食物。这些话其实很虚幻,只是用来维持国内士气的宣传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肯尼迪在《生活》杂志中表示,如果97%的人躲进设施齐全的防辐射避难所,他们就能在核袭击中幸存下来。这样的发言引发了人们对避难所的狂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科学家认为,人们只需要等待两周,核辐射的影响就会消退,他们也就可以安全地返回地面,在废墟中重建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美国农业部发布了《家庭食物储备生存指南》等书籍,指导人们哪些食物可以保存更久以及如何净化饮用水。需要注意的是,书中直接让每个公民和家庭负责自己的食物,而把政府的责任排除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政府的一项“奶奶的食品储藏室”广告宣传活动中,同样也是鼓励家庭储备食物,还打出了“奶奶总是为每个人都准备了充足的食物”这样的标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逻辑其实就是暗示了女性的责任和义务,即使是在世界末日,她们也要准备营养丰富、令人满意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妻子和母亲往往是家庭储备指南的目标受众,女性杂志发布的避难所菜单也是把她们作为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冷战防空洞是当时美国社会“性别角色的缩影”。50年代有一部叫《我爱露西》的肥皂剧非常火,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中产阶级郊区家庭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人们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带领家人到地下安全地带,而女人们则担负着“在两秒钟为家人准备好饭菜,并随时安排好家里的东西”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在这个时期展现得淋漓尽致。美国政府把消费主义宣传为生存的关键。美国人渐渐相信,只要购买足够多的正确产品,他们就有能力保护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有足够收入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种生存之道。但是对其他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资本家们也牢牢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西尔斯百货把家乐氏玉米片、金宝汤罐头和果珍饮料等放在一起,宣称是“奶奶的食品储藏室”的必备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企业还把两周的必需品包装成“避难包”,里面有应急口粮、大豆制品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众准备食物以及企业销售产品的同时,美国政府也做了一系列工作。1958年,政府的科学家发现,碾碎干小麦(一种传统中东谷物产品)营养价值高、保质期长,是很有潜力的应急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奇宝和纳贝斯克等大型零食公司承包生产了几千种营养丰富的碾碎干小麦“生存饼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府官员建议每日定量为六块饼干,并辅以硬糖形式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剂”。但是,美国政府从未测试过单独食用这些饼干是否足够维持体能,他们只是建议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或许,这也是因为饼干实在太难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各州还制定了食品应急计划,真的是五花八门。中西部地区因为人口较少,直接遭受核打击的可能性也较低,所以有更多自由进行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堪萨斯州,政府计划从私人住宅中没收维生素药丸和咖啡,重新分配给幸存者,并根据该州的动物数量计算可用的热量储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内布拉斯加州,州农业部开发了自己的生存饼干,并将其命名为“内布拉斯加饼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布拉斯加州还为牲畜设计了防空洞,在奥马哈附近建造了一个 6000 平方英尺的掩体,最多可容纳 200 头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3 年,一个由 35 头奶牛和一头公牛组成的牛群在两名饲养员的陪同下,花了两周时间测试这个掩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实验,牛奶的体重减轻了一些,但其他方面没有受到影响。

内布拉斯加州人之所以这么重视奶牛,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牛奶,牛奶被认为是健康饮食必不可少的,而且特别容易受到放射性尘埃的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牛群能够幸存下来,那么美国人也可以幸存下来。

冷战时期的核恐慌是很严重,美国人虽然也会有所怀疑,但是大部分人仍然对政府的信息深信不疑,他们觉得肯尼迪不会欺骗自己。所以他们相信如果躲在防空洞里,那么就可以幸存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随着和苏联紧张局势的缓和,以及防辐射措施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美国政府和公众基本上都不再把避难所当做救命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世纪70年代,防辐射避难所只是被作为一种“时髦”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危地马拉埃斯昆特拉地震,美国政府还把15万吨未食用的生存饼干作为救援物资运往危地马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幸的是,这些已经变质的饼干引发了大规模的食物中毒。很多饼干被扔进了垃圾填埋场,但也有一些饼干至今仍然存在,不过也只是作为纪念品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就是美苏冷战期间美国防空洞饮食的一些内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