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百姓是真的怕了,房价这么跌下去,到时候自己付出去的钱恐怕只是给银行白打工。因为可能买的时候房价200万,首付100贷款100,到时候还170万,结果房子买了两年跌倒了100万,如果是等额本息,说不定现在本金也只还了10万,也就10%。

所以降息是必然举措,不然老百姓真的心一横断供了。你二手房才一百万,我都交了100万了还要还170万还20年,这问谁都是稳定亏的买卖。利率居高不下,老百姓一稍微有点钱就赶紧联系银行提前还贷,这还怎么消费?

外贸不行,基建不行,内需再不行,恐怕搞不好群众心态了。

前两年价格横盘的时候——我们都不说高位了,北京周边的一对夫妻准备结婚,家庭开明双方恩爱,还有着高薪工作,每月家庭收入5万以上。

这个放到哪儿都是妥妥的高消费群体,要受到重点关注的。结果没有北京买房资格。

先别笑,夫妻二人最终考虑了很久,也讨论了许多次。比起通州动辄5万以上的房价,似乎廊坊燕郊的房子反而更值得考虑。

于是二人上车廊坊,因为对未来预期还不错,于是买了个大平方——接近150。要是问为什么,也算是报复性消费——二人在北京公司附近租的房子实在是太小了。

首付50%,贷款190万。就这样,房子还得抢。但是后边的故事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猜得到。口罩过了之后国内的公司过的是什么日子?裁员也是板上钉钉的。

这家的顶梁柱,一下子塌了。

那也没有办法,只能卖。但是当时买的时候接近400万,卖掉只求回本,可惜的是,看房人寥寥无几。结果付出了家里双方父母的所有资金和自己全部的积蓄,也只换来了一个每月13000的贷款压力,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了。

他们做错了什么?温铁军也这样问过,说中国今天的下层社会,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贫困。他们很难理解这个经济运作是怎么回事。

他们什么都没做错,但钱就这么凭空消失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先说点不一样的。这个问题我去问文心一言,它的回答是: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例子。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个回答,我们都懂是为什么;而对于之前的问题,我们其实答案也已经有了腹稿。

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本质上是整个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问题的集中反映。一方面,近年来房地产在 GDP 和财政收入中占比过高,房价快速上涨过程中积累了较大泡沫,调整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口罩以来需求萎缩、企业经营困难、就业不稳,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楼市下行压力加大。、

但是90后这一代人没经历过98金融危机,不知道什么叫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崇尚先消费观念,不知道存钱,对未来盲目乐观,也不觉得工资未来会比现在要差。

他们这二三十年的社会,都是经济上行的社会,从未经历过经济下行,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居然还不上信用卡了,才会惊呼——我所熟悉的时代,怎么会变成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