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王友仁和妻子李景云在家门口捡到一女婴,善良的两口子不忍心这个孩子就这样无人照顾,即便当时家里条件很苦,两口子依然决定抚养这个女婴。

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女婴随着年龄的增长,脸上的缺陷越来越明显,鼻子塌陷整张脸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坑面,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雪上加霜。

而这一切都被哥哥看在眼里,为了妹妹,他没日没夜做苦力,只为了能给妹妹凑钱整容,终于,当妹妹变美之后,为了报答哥哥,直言要嫁给他。

这对毫无血缘关系的兄妹之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下残障儿子

王友仁和妻子李景云住在陕西渭南的一个小村庄里,通过种地谋生。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们两个人性格简朴,经常帮助需要的村民,深受大家喜欢。

1976年,在王友仁和李景云期待已久之后,王家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取名“王军”。不料,刚出生不久,医生通过检查发现这个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耳聋。

得知消息的李景云当场就休克过去了。那个时候,许多贫困家庭如果孩子有残疾,都会选择遗弃。然而,尽管这个消息对王友仁夫妇来说实在是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们还是决定把这个亲生骨肉留下来。

要知道照顾聋哑的孩子并不容易,夫妻两人分工合作,李景云经常负责让王军吃饱穿暖,王友仁则要额外花时间用手语与王军沟通,使他逐步适应这个环境。他们还为王军特意请来老师,专门教授手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村里,有些邻居劝说王家放弃王军,但王友仁决心要把这个孩子养大,他相信只要给王军足够爱与照顾,王军同样能健康成长。

从小王军就显得性格内敛,很少哭闹。他靠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来学习。虽然缺乏听力,但视力很好,手脚也很灵活。

十多年中,尽管吃饭穿衣都有难度,但王友仁夫妇从未忽视王军半点。终于,在他们的悉心教养下,王军逐渐长大成人,也开始用手语与家人交流了。

如果说这样的日子就继续过下去,那王家也能顺顺利利地生活,可一个女婴的出现,打乱了家里所有的计划。

1988年7月的一个夜晚,王友仁突然被外面传来的声音吵醒。他起身查看,发现家门口放着一个纸箱子。出于好奇,王友仁打开纸箱,突然之间诧异地发现箱子里竟然躺着一个小女婴。

四下一片黑暗,无人能见。王友仁寻找了很久,也没看到任何一个人影。他意识到这个孩子一定是被自家抛弃的。想到这里,王友仁生出了深深的同情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女婴回家后,王友仁告诉李景云此事。这对夫妇刚有一个聋哑的儿子,生活已不是太容易。但他们都不忍心看着这个孩子没有人照顾。

于是,王友仁决定暂时收留这个女婴,同时也向邻里打听此孩如有亲人寻找。然而,找了很多天也没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老两口一看,干脆就留下来自己养吧,于是王友仁给这个女婴起名叫“王娜”,把她正式收为养女。

收养了女婴之后,一家人的生活更拮据了,而且让老两口没想到的是,王娜越长越大,面部却有着明显的缺陷。

王娜的嘴巴颜色很奇怪,牙齿没有长出来,鼻子也比正常孩子凹得更深。不久,她面部的症状变得越来越明显,引起周围人的议论和恐慌。有邻居便劝告王友仁他们应尽快放弃王娜,要不然这就是个无底洞,也治不好。

王友仁明白邻居的好意,但内心开始感到百般无奈。王军从小就是聋哑的,现在又收养的王娜也生了病,这对生活本就不富裕的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李景云悲伤欲绝,天天在房里哭泣。王友仁看着面前两个孩子,也不免感到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放弃养女

面对王娜罕见疾病的诊断,王友仁夫妇内心无不担忧。但仅仅一瞬,他们就下定决心不会抛弃这个女儿。

王娜继续留在王家,夫妇两人竭尽全力给她治病。但罕见疾病的医疗费用实在高昂,很快就耗尽了他们积蓄所余无几的财产。

为了筹措治疗费用,王友仁白天还要继续劳作,夜间则外出打工,无论多累都毫不怠慢。李景云也热心参与农作,时常守在田间整整一夜。

王娜每日生活必需,夫妇两再难负担。但他们依旧四处借钱,只为治好女儿的病。邻里看在眼里,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能帮一把是一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王娜罕见的病情使许多医生都感到棘手。与此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王娜的患病表现日显明显。她面部部位畸形缺损,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同学们由于观察所致,对她的外表生出恐惧和戒备之心。为了逃避不同,别的小朋友纷纷回避她、隔离她。

这对一个正逢敏感年龄的孩子来说,确是沉重打击。王娜只能一个人独自度过那段日子。

2006年1月的一日,一个邻居告知王友仁,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在面部疾病治疗方面经验很丰富。

王友仁听后万分欣喜,立即同李景云商量后叮嘱王娜准备二天起程西安就医。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线生机。

到达医院后,王娜交给医生诊疗。医生以多年医德经验对她进行详尽检查,明确指出她患有难得的先天性颧骨及上颔骨缺失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诊断结果虽令人吃惊,但同时也意味着问题找到了突破口,有机会通过治疗解决。然而,医生召集各专家讨论后,给出结论认为此病目前难以治愈。好在主治医生叫住他们,表示专家仍在研究中,并保证会继续尽力为王娜寻找救治方案。

女儿变美“嫁给”儿子

医院立即开展研究工作。许多管院的医生经过仔细研讨,向全国各地知名医院征询意见,共同探讨王娜罕见病例。

同时,医院还特意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医学家前来参与研究。这些医生都明白,王娜的病对医学也是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

医生们共同研究后,终于找到一个可行的治疗思路。经过反复讨论,医疗团队确定了一个治疗方案。

2006年9月5日上午,在医护人员的送迎下,王娜进了手术室。她将面临人生中首次整容修复手术。

手术室外,王友仁夫妇于人群中,等待着传来女儿手术结果。与此同时,众多知情此事的亲朋贴心前来伴随,共同祝福手术顺利。

而手术室外,王友仁两口子紧紧握住手,默默祈祷女儿的手术能够成功,而他们的儿子王军,这些年,为给妹妹筹钱,他在外几乎干遍了各种辛苦工作。尽管收入有限,他也想尽一份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术进行得顺利。初步诊断表明,王娜的面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王友仁夫妇见女儿出手术室,此时欣慰之情无以复加。只要她安好,一切都将迎刃而解。医院方面也将继续为王娜进行更多修复,以期她完全恢复健康。

随后四年中,医院为王娜安排进行了一系列修复手术。其中包括头部植入支架、挖出面部残余骨骼等二十余次肉体修补。

整个手术期间,共有近20名国内外面部整形专家出任手术咨询顾问,为王娜治疗提供建议。

而在周期性手术期间,王友仁和李景云始终陪伴在王娜身边。夫妇两人用心感情期许,给予她最大实质和心理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娜对父母为自己倾尽所有治疗,内心自然是非常感动,毕竟她与这一家人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的无私付出,令她感恩不尽。与此同时,王军也以多种方式照料妹妹。他在外辛苦工作,以便为她手术筹措经济来源。

不过王娜接受治疗这么多年,以致医疗费用已经超出一般家庭承受能力。医院深知王家当时的困苦,考虑到王娜罕见病例的重要意义,决定为她提供全部免费治疗。

除此之外,为了照顾王家生活,医院还号召全体医护人员向王友仁家捐款捐物。

社会各界人士和慈善团体得知王娜的罕见病情后,也纷纷伸出援手,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让王娜的治疗不再受经济限制。同时,王家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2010年5月17日上午,在医护人员的扶助下,王娜完成了最后一次修复手术。这次手术成功为她装上了假牙,最终实现了面部结构的完整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王娜从手术室中走出,神情跟以前已完全不同。她不再对自己的容貌感到自卑。王友仁夫妇和王军看着王娜重获快乐,欣慰不已。多年来的付出,终于得偿所愿。

当然,更令老两口感动的是,王娜当场提出要嫁给哥哥王军。

王娜深知,自己被养育这么多年,就算当牛做马,也报大不了养父母,但是大哥王军为了自己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拼命奔波,眼下,自己以身相许,或许是对这个家最好的报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2011年末,王娜和王军就领了证,两个孩子的后半生都有了着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日子会过得越来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