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120两黄金从中央苏区运往上海途中失踪,对当时的党高层领导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批黄金本是苏区财政的宝贵储备,用来援助上海临时党中央。它的丢失不仅影响了营救行动,还迫使党中央转移,更成为攻击毛泽东等人的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发后,中央苏区曾委托上海临时中央调查,但此案涉及党内高级机密,知情者甚少。黄金运送过程单线联系,环节出问题则追溯困难。随后,上海临时中央转移,调查受阻。此案成为党内高层知晓的悬案,随革命形势的艰难而不了了之。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多起被称为“悬案”的旧案展开重新调查。其中,一起造成巨大损失的黄金失窃案,毛主席特别指示公安部长罗瑞卿同志亲自负责。这起困扰中央近18年的离奇案件,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救命钱”丢了】

1931年,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尤其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陷入白色恐怖。环境日益严峻,但党中央与地下组织仍坚韧不拔地开展工作。

1931年4月,顾顺章叛变后,毫无保留地向国民党透露了党内机密,导致蔡和森、恽代英等领导干部牺牲,上海党中央也面临巨大危机。在共产国际的协助下,周恩来等人迅速组建临时中央。但秋天向忠发叛变,使新成立的临时中央又暴露在国民党之下,处境极度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继续营救被捕同志、抚恤烈士家属,上海临时党中央急需经费支撑。博古等人商议后,致电新成立的中央苏区政府,详细说明困境,恳请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毛主席听闻消息,即便苏区财政拮据,他仍设法筹集资金援助上海临时中央。在他的关怀下,一批首饰黄金经金匠精心熔炼,化为12根每根重10两的小金条,总计120两。林伯渠更是精心策划,为这12根金条量身打造了一个坚固的保险箱,确保安全运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了打压革命力量,四处布下了严密的岗哨,安排众多流氓、特务。他们秉持“宁可错杀”的极端原则,让地下党员身处危机四伏的境地,随时面临无法预料的危险。

确保“救命金”安全送达,又不被敌人察觉,同时让中央苏区实时掌握动态,林伯渠倍感压力。经过多次研讨,最终敲定一套完美无瑕的运送计划。

为了降低引人注意的风险,我们避开近却风险高的内陆,选择敌人势力较弱的东南地区运送。全程分为七段,由七名了解地形的交通员接力完成,这样大大减少了人员暴露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图示,运送路线从瑞金起始,途经南平、福州、温州、金华和杭州,最终抵达上海。实际计划中,黄金会先至松江,再由最后一名交通员亲自交付给上海的临时中央。

为保证黄金交接安全无误,苏区党中央制定了严格的交接制度。交通员A与B按约定时地碰头,经暗语确认身份后,B用特制钥匙开锁,A交箱并取回收据。交接毕,A须将收据归还组织,才算任务圆满完成。

这个“独特标识”原来是一枚象棋的一部分。将七位交通员带回的标识拼凑起来,便显现出一枚“快”字象棋,以林伯渠的字迹为模板精心制作。它按“快”字的字形和笔画分割成七块,分别交给不同路段的交通员。每当中央苏区收到一块,即代表一段运送任务圆满完成。出于安全和保密考虑,交通员们并不知道自己运送的是上海中央急需的紧急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1年11月6日,1号交通员肩负着运送黄金的重任,从瑞金启程。预计整个运送过程将持续一个月左右,若一切顺利,上海临时中央可望在12月初接收这批黄金。自交通员离开后,瑞金方面便焦虑地期盼着一块块标志平安抵达的消息。

到了12月6日前后,上海临时中央催促经费的电报频传,但瑞金方面对此反应平淡。他们认为,路途艰险,延迟三五日也算正常,何况已收五份安全标志。或许再等数日,上海就能收到金条。然而至12月22日,上海第五次催款电报到来,中央苏区仅收到六块从瑞金至松江的安全标志。林伯渠等人顿觉不妙,那批黄金定是在松江至上海的最后阶段出了问题!

由于路途遥远,瑞金方面迅速将情况告知上海临时中央,请求暗中调查。然而,因保密需要,知情者甚少,且上海临时中央处境艰难,调查难以进行。中央苏区更是无能为力。最终,这笔对上海临时中央至关重要的黄金丢失案,成为一桩悬而未决的谜团,逐渐被人遗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11月,新中国刚满月之际,党中央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决定重启那桩搁置了18年的未解之谜。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毅然担起重任,全面负责这次调查行动,力求揭开真相。

真是巧合,1931年,罗瑞卿因战斗受伤虽未直接参与黄金案的筹集、运送和后续调查,但始终铭记其恶劣影响。毛主席下令后,他迅速与华东局合作展开调查。

深思熟虑后,他们决定先追溯整个案件的根源,即与黄金运送计划息息相关的林伯渠。通过向他了解详细情况,他们计划有条不紊地逐步展开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伯渠对这个案子印象深刻,当年他同样为黄金失踪深感痛心。据他回忆,那七名交通员由邓发局长安排。遗憾的是,邓发在1946年的一次飞机失事中遇难。林伯渠依稀记得,首段运程的通讯员是高自立政委的秦姓警卫员。

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三组的同志们不辞辛劳地从沈阳奔赴广西,从一号交通员秦朴开始,一路仔细排查,终于找到了六号交通员刘志纯。

刘志纯对公安的到访感到意外。他才知道,当年他传递的那个看似平常的小箱子,里面竟藏着惊人的120两黄金。更让他震惊的是,黄金刚交出去不久就发生了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志纯向公安同志回忆,1931年12月3日下午,他提着保险箱到了汉源客栈,坐在小吃摊等7号通讯员。不一会儿,他听到前台有人询问住客信息,知道是暗号,便上前招呼一个黑衣黑帽的男子,领他进房间。

经过详细核对,信息无误后,他们快速完成了交接工作,各自匆匆离去。刘志纯虽未得知那位交通员的姓名,但留意到了一个细节:交通员在出示完成任务印章时,不小心带出了一张蓝色的收据,看起来像是住店的押金条。

交接完成后,刘志纯逐渐淡出党组织,他未曾对任何人提起过执行任务的事。十八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刘志纯成为了一名平凡的手艺人。尽管革命风云变幻,他却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

刘志纯的出现堪称重大发现,他证实了林伯渠等人的猜测——黄金在松江至上海途中丢失。同时,他还提供了有关与黄金一同失踪的第七名交通员的宝贵线索,尽管信息有限,但极具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