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身为开国中将,同时身兼中央军委委员、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廖汉生来到了成都。

此次成都之行,他身上肩负着组织交代的任务,那就是考察各地军区的军事训练工作。除此之外,他还要顺带处理一件私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视察工作完成之后,廖汉生对身边的老战友、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说道:“听说向轩在你手底下工作?让他抽时间来一趟吧”。

听到这句嘱托,吴克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还是不忘询问一句:“真的要见吗?”

见老战友如此犹豫,廖汉生当即笑着说道:“当然要见了,好不容易来一趟,作为贺老总曾经的部下,不见见他岂不是会有遗憾?”

看到对方如此坚持,吴克华也不再多说什么,随即安排手下的助手给西城区人武部打电话,让向轩紧急到军区驻地来一趟。

这两位老将军多年未见,自然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便回到了办公室里,一边等待、一边回忆着战争年代的点点滴滴。

情到深处时,两位年过七旬的老将军竟然克制不住心中激动的情绪,纷纷掩面抽泣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敲门声突然响了起来,吴克华这才整理好情绪,对着门外洪亮说道:“请进”。

房门应声打开,一名身着笔挺军装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报告首长,西城区人武部副部长向轩前来报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到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原本坐在椅子上的廖汉生当即站起身来。

他围着这个自称是向轩的人打量了一圈,随后红着眼眶喃喃说道:“真的是你,一晃三十多年,我可算找到你了”。

随后,当廖汉生得知他现在的行政待遇竟然只有16级的时候,当即皱起了眉头,喃喃说道:“以你的资历,怎么还是16级,这太低了!”

这个成都军分区下属的人武部副部长向轩究竟是何身份?为什么就连开国中将都要点名见他。

廖汉生离开成都之后,对于向轩的待遇问题依旧念念不忘,后来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娘胎中参加革命

向轩的母亲名叫贺满姑,对于这个名字,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陌生,但要是提起大名鼎鼎的开国元帅贺龙,想必大家必定耳熟能详。

而贺满姑与贺龙元帅、正是亲兄妹,向轩则是贺龙元帅的外甥。

1916年,贺龙凭着“两把菜刀闹革命”,夺下芭茅溪乡盐税局反动派军警的武器之后,便自此拉起队伍参加了革命。

受到他的影响,贺龙的亲人们也纷纷加入到了革命浪潮之中,其中姐姐贺英、妹妹贺满姑两个女人家更是拉起了一支农民游击队,二人分别担任支队司令和支队长,与桑植县的反动派政府做斗争。

1926年的一天,贺满姑带着几名游击队员执行完巡逻任务回到部队驻地,刚刚卸下身上的武器,她只觉得眼前发黑,一阵天旋地转后便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等到她醒来之后,却发现姐姐贺英、丈夫向辉生、以及一名乡下郎中打扮的人围在自己的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如此情形,贺满姑有气无力地说道:“阿姐,我得了什么病吗?”

谁知众人不仅没有半点担忧,反而面露喜色地说道:“说什么晦气话,你晕倒不是得病了……”

见姐姐卖关子,贺满姑又连忙向丈夫投去疑惑的目光。

向辉生也不忍心继续瞒着妻子,颇为激动地说道:“满姑,咱们有孩子了,你要做妈妈了!”

得知真相,贺满姑的眼中噙满泪水,第一次为人母,她不仅小心翼翼地伸手抚摸着肚子,心中默默祈祷孩子能够平安地长大成人。

从那之后,贺英便有意地减轻贺满姑的负担,不仅不再给她派任务,还专门让向辉生留在她的身边照顾日常起居。

可对于这种关心,贺满姑却并不接受,她自始至终都认为,既然参加了革命,就要付出自己的全部,怀了身孕就可以过上被人伺候的日子,那怎么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呢?岂不是给哥哥和姐姐脸上抹黑吗?自己身为游击队的支队长,岂不是尸位素餐吗?

于是,倔强的贺满姑依旧坚持每天巡逻,甚至还带队与敌人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6年3月,在振聋发聩的枪林弹雨中,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贺满姑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婴。

所有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游击队战士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瞬间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他们怒吼着冲向敌人,原本一场艰难的拉锯战,也因为向轩的降生,转变成为游击队战士们对敌人的歼灭之战。

那个时候,贺龙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身在北伐战场上的他听说这个好消息后,也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当即走到营房外的空旷地方朝天鸣了两枪。

虽然新生命的降生给“贺英游击队”带来了一片新气象,但这份喜悦并没能维持太长时间。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唆使手下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而贺满姑和她的孩子也未能幸免于难。

当反动派军阀得知这对母子竟是贺龙的亲人后,当即在全城贴满告示,并且还添油加醋地吹嘘“抓获贺龙之胞妹、湘西工农军队长贺满姑,并消灭手下3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贺满姑是因为掩护队员们撤退而被捕的,反动派军警进入游击队驻地后,只抓到了她和怀中年仅1岁的孩子,哪有什么“消灭300余人”之说。

为了探听游击队的下落,敌人对贺满姑施以严刑。

但无论他们用尽手段,贺满姑仍旧咬紧牙关,不透露任何有用的消息,甚至编造了许多假情报,几次让反动派部队扑了个空。

最终,恼羞成怒的敌人失去了耐心,将贺满姑残忍杀害。

好在向轩年纪太小,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等到过了许久、敌人忽然想起贺满姑还有个孩子被己方控制,并打算斩草除根的时候,贺英早就悄悄买通了守卫,将向轩偷偷营救了出来。

当贺龙、贺英姐弟二人再次见面时,贺龙已经得知了小妹贺满姑牺牲的消息,看着襁褓中的孩子,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不禁流下了悲痛的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姐,小妹不在了、你也没有个孩子,以后向轩就认你做娘吧”。

从那以后,向轩便跟在了贺英的身边。

等到黄轩记事之后,贺英便总是宠溺地抱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轩儿啊,你有两个妈妈,一个是我、另一个叫做‘贺满姑’,长大后可千万不能忘记她啊!”

7岁的副班长

对于向轩而言,贺英妈妈虽是慈母,但也格外严厉。

在他5岁的时候,贺英就丢给了他一把卸掉子弹的手枪,颇为严厉地指着前往二百多米远的靶子说道:“你就用它瞄靶子,什么时候感觉能打中了,什么时候跟我要子弹,打偏一发,就罚你不能吃饭”。

仅仅过了两天时间,向轩就兴奋地迈着小步子跑到贺英身边,伸出小手说道:“妈妈,给我子弹、给我子弹”。

起初的时候,贺英并不相信,年纪如此之小的他能够打中靶子,但见他如此执拗,也只好拿出三枚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向轩接过子弹,便熟练地装进了枪中,并拉着贺英走向了靶场。

“砰砰砰”,随着三声枪响,靶子上竟然多出了三个孔洞,这时贺英才知道,原来在此之前,向轩就经常向游击队的叔叔们借枪,独自一人练习瞄准。

而当贺英布置下这个任务之后,向轩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又在靶场练习了两天,这才自信满满地前来讨要子弹。

向轩的表现令贺英出乎意料,虽然她的心中十分高兴,但考虑到向轩的年纪太小,玩枪容易伤到自己,还是下令不准他再碰任何武器,并且严肃告知全体游击队员,不许再把枪借给他玩。

1933年5月的一天夜晚,一声锐利刺耳的枪响划破了整片夜空,紧随而来的便是急促、嘈杂的脚步声。

“不好,敌人偷袭了”。

伴随着一声惊呼,贺英率先拿起两把手枪冲了出去,而其他游击队员们也被吵闹声惊醒,纷纷赶来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战士们英勇迎战,但奈何敌人此次是有备而来,再加上他们的人数众多、武器精良,游击队很快就落入下风。

而就在贺英为了保护不远处一名受伤倒地的队员、冲出掩体的那一刻,敌人的子弹恰巧打中了她的要害部位。

向轩见母亲倒地,当即冲上前去查看,而贺英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他推开:“快跑,去找你的舅舅,一定要替我和满姑妈妈报仇……”

此时,敌人已经开始缩紧包围圈,游击队员们自知在劫难逃,但为了保护向轩、给他争取撤退的时间,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和敌人展开肉搏战。

为了不让大家白白牺牲,向轩则头也不回地抄小路逃了出去,此刻他幼小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替大家报仇雪恨!

当已是红二军团总指挥的贺龙得知姐姐牺牲的消息后,心中悲愤不已,他当即抱起向轩,流着泪问道:“你的两个妈妈都牺牲在了革命路上,你打算怎么办?”

向轩毫不犹豫地握紧拳头,用稚嫩的声音高喊道:“我要跟着舅舅革命,给大家报仇!”

看到小家伙如此有志气,贺龙十分高兴,于是将他留在了队伍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他的年纪太小,当时只有7岁,便被安排进入了红二军团指挥部的通讯班。

通讯班里都是和向轩年纪相仿的孩子,最大的不过14岁,而黄轩虽然年龄最小,但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传递情报的任务,便被破格提拔为通讯班副班长。

毛主席的夸赞

随着时间的推移,向轩逐渐长大,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

1936年底,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而向轩也得到机会留在延安学习。

由于当时反动派依旧在大西北布置重兵,对延安虎视眈眈,所以前线传回来的战报非常多,人手也渐渐有些捉襟见肘。

而向轩则自告奋勇,主动担任起了红军总部的通信兵。

有一次,向轩接到命令,赶紧将一封重要情报送到杨家岭。

当他翻过几道山坡,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一处窑洞时,便一溜小跑闯进了院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里的警卫见一个小孩子跑了进来,赶忙将他拦住,并且质问道:“小鬼,你是干什么的?”

谁知向轩听到这个称呼后,当即反驳道:“不要叫我小鬼,我可是老红军了,来送信的”。

闻听此言,那名警卫乐了,面前这个还没有一杆枪高的小孩子,竟然敢说自己是老红军?

想到这里,警卫随即走上前去,抓起他的衣领便打算提溜出去。

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看上去年纪不大,但力气却出奇地大,任凭他怎样拖拽都纹丝未动。

就在二人僵持不下之际,窑洞内突然传来一句带有浓厚湖南口音的问话:“是来送信的吧?让他进来吧”。

说话的这人正是毛主席,而黄轩来到的这处窑洞,便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

当看到向轩之后,毛主席也显得有些惊讶,连忙笑着问道:“我刚才听见你说,你是老红军?有什么证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向轩并不知道面前这位和蔼的中年人是毛主席,便得意地说道:“我出生下来就是游击队员,5岁就能打靶,翻雪山、过草起我都经历过,怎么不算老红军?”

闻听此言,毛主席便继续逗他道:“空口无凭嘛,这些话需要有个证明人,才能让人相信呦”。

见对方不信,向轩着急地说道:“我舅舅可以作证,他叫贺龙,是个大英雄”。

得知小家伙是贺龙的外甥,毛主席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原来是‘贺胡子’的家人啊,你们贺家人真是人才辈出,将来你也是个大英雄”。

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向轩不禁感慨万千。

“毛主席是那么慈祥,跟他在一起总有种十分亲近的感觉,我那个时候年纪小、天不怕地不怕,跟他老人家第一次见面就犟了几句嘴,没想到他丝毫不生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向轩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上校

他先是担任成都军分区后勤部军械科副科长,后来又调任西城区人武部副部长,享受16级行政待遇,相当于县处级正职待遇。

先前提到的廖汉生中将,曾在贺龙元帅领导的红二军团担任组织部部长一职,更值得一提的是,贺龙元帅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所以,当廖汉生来到成都之后,点名要见一见黄轩,并且感觉他的16级待遇有些低,甚至还准备向组织上提出申请,帮黄轩提升待遇。

而向轩却拒绝接受他的好意:“廖叔叔,我的家人都在战争年代牺牲了,现在能亲眼目睹新中国的成立和强大,我已经很知足,我的母亲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所以提升待遇这件事,我不会接受的”。

1982年底,56岁的向轩因为战争年代多次负伤,体内还有多块弹片没能取出,身体情况一直不好,无奈办理了离休手续。

组织上为了照顾他,同时也为了肯定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特地批准他享受副军职待遇,并且安排在了成都石马巷干休所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