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荆门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4%,高于全市10.5个百分点。三大千亿产业蓬勃发展,成势见效:1至5月,全区以循环为特色的绿色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35.83亿元,同比增长17.9%;以汽车为主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89.51亿元,同比增长124%;以锂电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44.27亿元,同比增长15.4%。4家百亿企业增长势头强劲,荆门石化、湖北亿纬动力、格林美、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正在向年产值400亿、500亿、500亿、300亿元目标奋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繁忙生产,抢抓发展的“窗口期”

荆门高新区官堰湖畔,从高空俯瞰,只见数十栋大型厂房组成硕大的矩阵,蔚为壮观:纵横交错的道路、成片的绿化景观、散落其间的湖泊池塘、热闹繁华的美食街,让荆门锂电小镇宜居、韧性、智慧的底色更加鲜明。夜幕降临,整个锂电小镇灯火璀璨,耀眼夺目。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的17个工厂的多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在无尘、清洁、低噪的现代化车间内,电池材料经过搅拌、涂布、碾压、分切、组装、化成、挑选等环节后,一枚枚锂电池源源不断地下线。在智能化率达100%的车间内,工人只需要做好设备开启和运行巡检,其它任务全部由智能生产线和机器人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厂区外,100多台车辆排成了长队,正在等待装货运往全国各地和出口海外。

“今年储能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目前公司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已实现了满产满销。”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赵易表示。

与亿纬仅一条马路之隔的湖北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前期的生产线磨合、工人操作熟练程度的提升,已有12条产线投产。整个项目规划建设16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和涂覆膜生产线,年产能达16亿平方米。

投资10亿元的科达利公司目前产能已达到了50%。该公司高级行政专员胡帅康表示,因今年订单较多,公司正在抓紧新的生产线建设,预计今年底全部投产,达到年产电池结构件7500万套的设计要求。

扩产提能,提质提效。锂电小镇39家链上企业抢抓窗口期,扎稳主根,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地做强主业,整个产业根深叶茂,步入“丰产期”。

在距离锂电小镇4公里的汽车小镇上,48家企业围绕配套长城汽车,正铆足干劲,快速发展。

在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车间内,3000余名工人分布在四大车间内,正繁忙有序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城汽车生产车间

“长城汽车通过研发、生产、服务的不断强化和创新,满足用户需求,深受市场欢迎。目前,荆门基地已实现满负荷生产。”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总经理杨国彤介绍,长城汽车实行以销定产,目前订单充足,每月整车产量均在1万台以上。

1至5月,荆门高新区汽车整车生产58395辆,同比增长151%。

步入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洁净的园区,美丽宜人的绿化,高耸蜿蜒的工业管廊,处处彰显着绿色、循环、专业的发展理念。

湖北玲珑轮胎有限公司抢抓市场机遇,1至5月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30%。

荆门新宙邦新材料有限公司今年电解液虽然遭遇了价格下跌,但产量实现翻番式增长。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公司因其产能提升,销量增加,1至5月产值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

随着百杰瑞、旺林新材料、新宙邦、润都制药、东元科技等企业和荆门石化特种油等项目的投产 ,千亿绿色化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强筋壮骨

6月21日,投资108亿元的亿纬超级工厂工地,项目一期配套的道路、下水管网已铺设完成80%,主生产厂房建筑面积18.8万平米,已完成90%主钢构吊装,正式进入屋面外墙和机电安装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走在荆门高新区,项目建设工地,眼前是日夜抢抓工期,建设如火如荼的场景。荆门高新区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全力以赴“拼项目”,倒逼工期,挂牌作战,实行周调度、月督办。

全球最大的乙酸酯制造商、国内最大的乙酸酯出口商谦信化工集团在荆门高新区投资50亿元,建设乙酸及相关产品项目。目前项目环评、安评、能评、土地证已办理完成,施工正在快速推进。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75亿元。投资10.5亿元的华洲药业医药原料药、中间体项目车间正在稳步施工推进中,计划今年11月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谦信化工集团乙酸项目开工仪式

作为在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行业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荆门争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建设离子交换树脂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土建施工,计划今年底建成试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8万吨的产能,年产值30亿、年税收2.5亿。

截至目前,全区三大千亿产业开工和在建项目81个,建成投产项目51个。这些项目的建成和投产,将为三大千亿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店小二”服务,助力企业百舸争流

前不久,湖北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职工李成感到在园区上下班乘坐公交车难,出行不方便。今年4月,她欣喜地看到,在厂区门口也能乘上公交车了。

为让新竣工投产的企业及时通上公交车,区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与荆门市客管处和荆门公交公司联系,将59路公交车在上下班时间段延伸至科达利、恩捷等公司厂区门口,将20路公交直接在企业门口停靠;加频加密了汽车小镇2条公交车班次、协调市交投公司投放200辆专用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锂电小镇、汽车小镇片区近2万人出行难的问题。

产业根植于沃土,才能根深叶茂。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产业链链长服务,建立七大产业链,区“四大家”领导担任链长、副链长、驻点链长,定期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市政府副市长、荆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掇刀区委书记周俊杰先后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本土中小企业家座谈会,密集到企业和项目工地调研,现场研究解决办法,解决了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等企业反映的问题。荆门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掇刀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玮多次与企业家开政企“早餐会”,围绕格林美新材料、拓达科技等企业反映的土地征迁、产销对接助力企业打通内循环等问题,协调区直部门面对面沟通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堰湖青年社区

围绕推进产城融合,加快产城一体化进程,全区升级改造长城汽车美食街,让员工在工作之余畅享荆门美食;加快建设职工配套住房及商业设施建设,占地约257亩、投资12亿元的凤鸣湖青年社区公寓、商业、酒店、幼儿园等项目正在进行打桩、基础开挖;投资约2.2亿元的官堰湖青年社区5栋686套保租房主体施工已接近尾声……

全区擦亮“高兴办” 营商环境品牌,区直部门推行“一网通办”,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结时限整体压减93.5%,节约各类审批时间30%以上。“一窗通办”综合窗口进驻事项由改革前的17个部门216个事项,增加到28个部门1171个事项,90%以上的高频政务事项立等可取。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减税降费11.09亿元,惠及3.5万户纳税人。 (记者 李德银 何梦雪 通讯员 严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