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通讯员 费志清 王晓珊

实习生 靳成娇 黄泓博

武汉将规划建设大汉阳片区特殊教育学校,推进一批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或异地新建工作,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6月21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特殊(专门)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极目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武汉将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以下简称“两类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推动文明城市和平安武汉建设、探索超大城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将“促进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办好特殊教育”写入其中,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予以推进。

据介绍,武汉现有的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生,超一半的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其他的在江岸区辅读学校、市第一聋哑学校、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市中山特殊教育学校、市盲童学校、市第二聋哑学校、江夏区特殊教育学校、黄陂区特殊教育学校、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等9所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专门教育学生均就读于市砺志中学。上述“两类教育”学生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2.7‰。

“教育群体虽小,但教育使命重大。”近年来,武汉市努力办好9所特殊教育学校,规划建设大汉阳片区特殊教育学校,推进江岸区辅读学校、市第一聋哑学校、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江夏区特殊教育学校、黄陂区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或异地新建工作。采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服务三种方式,分类教育安置适龄残疾儿童,保障其不失学辍学。支持幼儿园接收具备条件的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指导职业学校通过随班就读、专门编班等形式招收残疾学生,为残疾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提供合理便利,鼓励市属高校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

目前,武汉已推动15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92间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对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进行教育康复指导和服务。同时,与华中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助力武昌区新河街学校、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成为全省首批融合教育基地校。

在专门教育方面,武汉加大专门教育保障力度,按照“应急+谋远”总体思路,形成市砺志中学规划建设“2+1”方案,“2”即扩容市砺志中学黄龙山校区,接收专门教育对象;同步改造相关区闲置学校,接收专门矫治教育对象,“1”即在相关区规划选址建设一所800人左右规模专门学校,分校区接收专门教育和专门矫治教育“两类”对象。目前,已启动相关规划设计工作。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