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日本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江户幕府灭亡前“大政奉还”,日本天皇终于拿回了失去了几百年的最高实权。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天皇在民间的支持率就已经越来越高了,“大政奉还”算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约从镰仓幕府后期开始,中国程朱理学(日本称为“朱子学”)开始传入日本,迅速得到了以天皇为代表的文化上层的大力支持。缺乏文化话语权的幕府为了维持统治,也积极推广“朱子学”的“忠”,尤以江户幕府为甚。最终“朱子学”在日本被歪曲和异化,形成后来的武士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朱子学”的推广和以“忠”为核心的武士道形成,一个问题摆在日本人的面前:“挟天皇以令大名”的江户幕府是“忠臣”还是“逆贼”?日本有两个答案:第一,幕府统治日本式受命于天皇,是“忠臣”,即“委任论”;第二,幕府欺压天皇,擅执权柄,是“逆贼”,即“尊王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户时代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幕府统治的衰败,“尊王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实力衰败的江户幕府也无法强硬压制“尊王论”的传播,便通过宣扬“委任论”来对冲“尊王论”。但无论是“尊王论”还是“幕忠论”,“忠于天皇”都是最高原则,精英阶层对天皇的支持度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精英阶层掌握话语权,所以在“尊王论”和“委任论”影响下的日本平民对天皇的看法也越来越积极。再加上“不做事的人永远不犯错”,一直没有机会犯错的天皇自然成了日本平民心中的“最后希望”。江户时代后期,很多日本人经常在天皇御所附近公开举行反对幕府的集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江户时代后期,“尊王论”和“委任论并行和“不做事的人永远不犯错”让越来越多对幕府不满的日本人将希望寄托于天皇,导致日本天皇在民间的支持率越来越高,“天皇神格化”空前加强,这也为日本后来走上了军国主义不归路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