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很多劏房和纳米楼,环境相对较差一些,但同样也有很多较为精致的“高级蜗居”,虽然小却比较贵,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其中之一。

31岁的大姑娘小韩,在六年前住进了这间蜗居中,其面积只有26㎡,却是一个五脏俱全的一室一厅户型,且周围环境和房子状态都很好,独居的话还是挺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实话说,它还真的不便宜,比起那些我们已经觉得很贵的劏房、纳米楼来说,这间蜗居每个月要15000港币,换算下来差不多是13900块,虽说位置好,但也真的是有些离谱了……

这间又小又贵的蜗居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带着好奇心,一起来看看吧~

26㎡蜗居的户型布置

先来简单说一说,这间26㎡的户型是如何布置的。

▲蜗居一进门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间蜗居属于那种“高级蜗居”,别看面积只有26㎡,但层高却有3米3,看起来很宽敞。

  • 一进门的位置是玄关,六年前刚住进来的时候这里并没有收纳用品,小韩就买了一些简易鞋柜和衣帽架,将玄关打造成一个放置衣物的过渡区;而旁边就是L形开放式厨房。
  • 再往里走,以书桌为界,分隔开靠露天阳台的客厅,这处空间采光、通风都很不错,也捎带着让玄关和厨房都显得亮堂堂地,算是蜗居里户型很不错的啦。
  • 电视墙旁边一道门,通向单独的卧室,能有一个相对私密有安全感的睡眠空间;卫生间的门也开在卧室,相当于是主卧配套卫生间,还是明卫。

玄关处的简易布置

虽然已经住了六年的时间,但终究不是属于自己的家,家具布置自然尽可能简单些。

▲入门玄关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门进入家中后,玄关放上一组衣架,用来收纳帽子、包包、围巾等一系列衣物配件,挂在这里既方便又不会显得太过杂乱。

其他一些手机、钥匙等随身物品,则随手放在面前的书桌或者手旁的水吧柜上,虽然进门的地方东西比较多,但毕竟是26㎡的蜗居,一切都要以“放得下”为第一要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边的黑色高柜,其实是一组多层鞋柜,里面可以放下十几双大大小小的鞋子,最起码小韩一个人生活足够用了,关上柜门后,这些鞋子也可以藏在柜内,让玄关变得清爽许多。

转角处塞下开放式厨房

鞋柜对面,是一间小小的L形的、开放式的转角厨房。

▲L形开放式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来说,这么小的蜗居做成开放式厨房,反而会让空间显得宽敞一些,但唯一的弊端就是许多都不能使用明火烹饪,个人感觉用电磁炉做菜,还是有些别扭的。

洗衣机嵌入了橱柜底部,一方面可以和厨房的水槽共用排水管路,另一方面,也可以隐藏收纳起来,不会占用家里其他空间;毕竟一个人住,橱柜+吊柜的收纳已经足够。

▲冰箱嵌入水吧下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做成嵌入式的厨电,还有一台小小的冰箱,小韩会在里面囤上自己一周的食材,这位31岁的大姑娘食量并不大,小小一台冰箱倒也足够她用的了。

水吧台面上可以放各种杯子茶具,旁边乍一看是面镜子,实际上是个智能控制屏,这26㎡的蜗居之所以又小又贵,就是因为这些智能设备和物业环境,可以从这里看到天气、通知和一些访客情况。

客厅外是露天阳台

家里的客厅本就不大,放上一张书桌后,就更显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毕竟小韩经常要工作或玩游戏,这张大书桌对于她来说是必备的,也是她住进来后买的最贵的家具之一;虽说占据空间较大,但好在客厅外就是一间露天阳台,又用玻璃门隔断,看起来还是挺开扬哒。

▲客厅不做沙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厅并没有做沙发,而是简单放上两张类似榻榻米凳的小座位,坐在这里喝喝下午茶、看看电视,或者直接躺在地上小睡片刻,都很惬意,一个人的生活,其实简单就好。

对面的电视墙摆放也不复杂,中间放电视柜,左右两边分别是杯具柜和书柜,看起来井然有序的同时,也可以将一些杂七杂八的物品妥善收纳其中。

▲客厅边的小窗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厅内,除了面前的茶几可以置物以外,手边的窗台也可以随手放置杯子手机等物,这类似落地窗扇的外面,便是一栋接一栋的楼宇,虽然密集,但视野也还算不错了。

这小小的露天阳台,一般都不让封,但我觉得反而是好事儿,能在蜗居中有这样一个供人放松吹风的小空间,不说采光换气,单说感受,想一想是不是还挺舒服的?

卧室窗帘常年拉着

电视墙和厨房中间这扇门,便是家里的卧室门。

▲层高是真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这3米3的层高是真不错,也就是小韩一个人住,若是家里人多,想必就买上下铺床,或者干脆隔断出一个隔层卧室,也算将26㎡蜗居的纵向空间充分利用。

但现实是,入住六年时间,小韩只是在卧室里放上了一张单人床垫、一组双门衣柜,打造出一个简单却实用的睡眠区域,一切以“够用就行”为核心。

▲床边是窗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床边就是一一圈窗户,窗帘在这六年里,一直是拉着的状态,小韩说,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有点恐高,挨着窗户太近总觉得要掉下去。

另一方面,因为窗外和其他居民楼的间隔也太近,再加上落地窗又过于通透,总感觉一打开窗帘屋内的场景会被人尽收眼底,影响正常居住的隐私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床边这组衣柜,从柜内到柜顶都堆满了东西,但也是乱中有序,小韩日常生活非常注重断舍离,最起码柜子里塞不下的衣服和杂物,她不会去硬买,而是坚持“进一出一”。

卫生间做干湿分区

最后,家里这个小小的卫生间,不仅是明卫,还做了干湿分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卧室的推拉门通向卫生间,正对面就是马桶,上面做毛巾架,旁边做一个弧形玻璃浴室,将干湿区域简单分隔而开,洗澡的时候不会把水弄得到处都是。

右手边的小小洗手台虽然空间不大,但镜柜很高,得以将小韩各种清洁洗漱用品收入其中,入住六年的蜗居,依旧保持着这种整洁干净的状态。

文末结语

至此,我们也算是“云参观”过了小韩这间26㎡的蜗居,是不是还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它又贵又小,但31岁的小韩还是在这里住了6年时间,有一说一,真的要比劏房纳米楼舒服很多,户型布置都很不错,自己喜欢,就是最好的。

若换成是你的话,是会选择劏房,还是会选择住进这样一间又贵又小的26㎡的蜗居中呢?

感谢阅读!

(图片:Kimeptony,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