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苏州安天圣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天圣施)开发的国内首款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FY015A用于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的IIT临床研究,于2024年6月13日顺利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是一组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有逾10万名患者。患者小脑、脑干、脊髓变性萎缩是其共同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运动协调功能减退、言语障碍和吞咽障碍等。目前,国内外均无有效治疗药物,临床上以康复训练和对症治疗为主。

其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是最常见的SCA亚型,约占中国SCA患者的2/3。SCA3是由于AXTN3基因编码序列内CAG三核苷酸重复数异常扩增突变,生成含多聚谷氨酰胺的毒性蛋白而致病。

FY015A是从疾病的源头纠正基因缺陷出发,通过在RNA加工水平切除mRNA中的毒性片段从而阻止毒蛋白的产生。在转基因动物实验中,FY015A能高效抑制毒性mRNA并展现出比同类ASO更好的安全性,显示其良好的成药性和市场开发潜力。

本项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估FY015A在轻度至中度SCA3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临床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和紧密配合下,首例受试者日前完成了首次鞘内注射给药。目前,首例受试者用药后的临床观察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等评估指标均显示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SAE)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AE);在疗效评估方面,受试者及其家属主诉、SARA评分等指标均显示受试者用药后个体情况稳定,研究人员将继续按照试验方案对受试者进行后续治疗和长期随访观察。

此次顺利完成SCA3首例受试者给药,标志着安天圣施的ASO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对全体SCA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未来,安天圣施有望为SCA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

北京企鹅之家小脑萎缩症病患关爱中心(以下简称:企鹅之家)系由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患者及家属2018年于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企鹅之家坚持为我国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群体发声,并为SCA患者及其家庭在就医指引、医学科普、医患交流、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等多方面持续提供服务。安天圣施自2023年7月开始与企鹅之家开展全面合作,依托企鹅之家发挥患者组织的优势,坚持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依托安天圣施在小核酸药物开发领域独有的专利技术和国际领先药物研究技术、稳健的投资团队,共同推动SCA3药物研发的快速转化和患者临床获益探索。

安天圣施创始人、FY015A负责人华益民教授说:“本研究首例受试者完成给药标志着FY015A从动物实验到临床试验的质的跨越,希望后续能给更多的SCA3患者带来疾病改善和治疗获益。” 作为已挽救了全球上万名SMA患者生命的小核酸药物诺西那生(Nusinersen,商品名Spinraza)的主要发明人,华益民教授表示,他与团队将全力推动治疗SCA药物的研究,以求早日切实造福更多患者,填补全球SCA领域高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企鹅之家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专注于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提供支持的公益组织,一直致力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身心健康,普及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最新科研进展,本项研究由研究者和企鹅之家发起,投资方和瑞创投SCA3产业基金、华益民教授科研团队共同支持资助。我们期待本次IIT研究能使更多SCA3患者受益,同时促进罕见病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事业的发展,为开发治疗罕见病、造福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药物早日上市提供社会价值的探索。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内首款治疗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药物能够早日问世,这不仅是医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更是无数患者及家庭的殷切希望。随着临床研究的持续深入,未来有望开创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篇章。

*封面来源:pexel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