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应该怎么建?近日,“人民城市大课堂”在宜川路街道开展专题讲座。活动融合线上直播、线下分享以及现场交流三种形式,针对普陀“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和“泰山人民坊”两大案例进行探讨,吸引专家讲师、社区规划师、建筑景观设计师、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助力人民城市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

活动由上海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联席会议办公室、普陀区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宜川路街道联合承办。邀请了全市各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相关部门代表以及宜川路街道下辖各居委会代表共同参与。

案例示范,愿景可期

现场,“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总设计师,来自上海卉一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刘祺,分享了超大型社区居民需求供给矛盾破解之路。宜川路街道跳出原有经验的桎梏,集合民情民意,最终建成了“1690”这一集党群、政务、生活、文体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分享

庞国超设计师则以“探索社区更新的全新路径”为题,分享了正在准备建设中的宜川路街道泰山人民坊项目。项目计划围绕“全域融合”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城市界面与社区公共环境进行更新,积极探索社区基层自治与城市公共空间旧改之间的关系。建成后将新增党建服务、便民服务、文化活动、体育健身、儿童之家、多功能活动室等功能,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一站式的社区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地参观

讲座结束后,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1690党群服务中心”。讲解员带领大家依次参观了智慧指引台、时光邮局、社区食堂、苏河展厅等功能设施,并在AI摄影前留下数字身影。据介绍,自试运营以来,中心目前已举办74场活动,服务5.5万人次,为中远两湾城居民区打通了社区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凝聚了社区自治力量。

公众参与,建言献策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宜川路街道的社区规划师们和居委会干部后续还在1690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同心议事厅,展开了现场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泰山人民坊项目和宜川路街道所辖区域积极互动,社区规划师直击难点、畅想未来,居委会代表踊跃提议、建言献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泰山人民坊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周边小区的通行方便,就近设置人行出入口。”泰山三村居委会代表潘光卿和刘琴琴在讨论中提出。针对来自居民的真实反馈,设计师认真记录,并表示可以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增加智慧管理、数字化服务等功能等,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一站式的社区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图版互动环节

活动尾声,社区规划师还设计了地图版互动环节,社区居民以贴图的形式,表达了诸多社区存在的问题如加装电梯、社区食堂、共享停车场、超市等。本次活动通过现场讨论会的形式,广泛征集居民的意愿,实现了众创众筹,群策群力,社区居民全过程深度参与到社区规划、项目设计建设中来,使“一图(社区规划图及设计方案图)三会(事前征询会、事中协调会、事后评议会)”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钱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