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小区里的外国老人

河南郑州某小区里,一位蓝眼睛的外国老人经常乐呵呵地与孩子们嬉戏。

小区居民听不懂他的外语,但都会跟他热情地打招呼。

其实这个外国老人在中国没有亲人,不过有个郑州小伙一直悉心照料他,为他求医问药,还为他养老送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临终前,拉着小伙的手,动情地说:“我喜欢中国,希望能够长眠在这里。”

按照老人的遗愿,小伙四处奔波,将老人安葬在了郑州,每年都会带着家人前来祭奠。

这位郑州小伙与外国老人究竟是什么关系?

老人为何会搬来中国居住?

小伙又为何会为老人养老送终呢?

异国相识

这位外国老人名叫汉斯出生在瑞士,不过在来到中国定居前,他一直在英国伦敦生活

汉斯也有亲人,不过他们都居住在瑞士。因为无法忍受继母的虐待和父亲的冷漠,还很年少的汉斯选择了离家出走,在外流浪了很久,也去过很多个国家打工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国家,汉斯也遇到过好人,但是大多数人都十分冷漠。

而他因为年少时的经历,非常渴望关爱,又不敢随便与人结伴,只能为了寻找一点人情温暖,不断地辗转各地,最后在英国伦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就此定居下来,生活还算富足,但依旧十分孤独。

在汉斯66岁这年的一天傍晚,他又一次独自外出购买食材,准备吃一顿孤零零的晚饭。就在回家的路上,汉斯带着一大堆买来的东西,在地铁站遇到了一个亚洲人样貌的年轻小伙。

小伙垂头丧气,孤单一人坐在车站等车。或许是感同身受,汉斯上前询问小伙是否需要帮助。

这个年轻人应该是初到伦敦,英语并不流利,但至少能够沟通。他告诉汉斯自己名叫宋扬来自中国,只有19岁,因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坐错了地铁,还迷了路,今天带出来的钱也快花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于好心,汉斯为宋扬指了路。两人正好顺路,宋扬便帮汉斯把东西搬上地铁,一路上两人聊着天,越聊越高兴,等到下车时,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

汉斯不想就这样回到那个毫无生气的家,于是就邀请宋扬去家中做客。宋扬正好手头有些窘迫,不好意思地答应下来。

汉斯就住在泰晤士河边,他的家足够宽敞,也足够气派,就是房间里东西四处乱放,显得杂乱无边,也很邋遢。宋扬虽然对汉斯了解不深,却一眼就看出这位老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为了让老人高兴一下,宋扬主动提出要为他做一顿中国菜,汉斯欣然答应。这个晚上,他吃着美味的中国菜,听着宋扬与他解释“对影成三人”,难得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但是快乐总是短暂的,晚饭过后,宋扬起身道别。汉斯给了他一个拥抱,而宋扬则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这位老人:“如果你有困难,欢迎随时来找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汉斯再次陷入孤独一人的境地,时常想起宋扬给他做的那顿热饭。他都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那么高兴过了。

难得遇上像宋扬上这样真诚热情的年轻人,汉斯不希望两人的缘分就这样断开,于是主动给宋扬打去了电话,告诉他:“只要你愿意,可以搬过来与我同住。我不会收你房租,我们可以互相帮助。”

就这样,宋扬搬到了汉斯的住处,两人也由此开始了一段跨越年龄与国籍的动人友情。

跨越年龄与国籍的友情

汉斯给宋扬打电话发出邀请时,宋扬正好在为租房子的事而头疼。

汉斯的邀请既为宋扬解决了租房的麻烦,也让他的生活不再孤单,反而变得快乐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汉斯就得知,宋扬还在为入读当地哪一所大学而困扰。他想到自己平时正好很清闲,于是主动带着宋扬在当地走街串巷,了解风土人情,办理了各种手续,一起考察这里的学校。

在汉斯的帮助下,宋扬如愿以偿地入读了心仪的学校,也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原本有些蹩脚的英语,也在与汉斯的日常对话中,进步飞速,很快就能流畅地与当地人交流了。

宋扬是个勤快的年轻人,再加上他很感谢汉斯给他的帮助,除了一有空就帮汉斯按摩腿脚,还主动承担起了房中的大部分家务活。

原本邋遢杂乱的住所,没过几天就变得干净又整洁,他们的邻居从附近经过,总会感慨一句:“汉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爱干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扬知道汉斯年纪大了,担心他的身体健康,于是经常与在医院工作的母亲交流沟通,学到了很多照顾老人的知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汉斯去当地医院做体检。

宋扬的父母知道了儿子的经历后,也很支持他与汉斯往来,并多次叮嘱他:“老人家最怕孤单了,你要多陪陪汉斯。”

宋扬认为父母的话很有道理,合理安排了学习和打工的时间,每周都能预先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汉斯,有时是出去购物或旅游,有时是坐在家中共同欣赏一部电影。

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不仅将两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充满乐趣,他的学业和打工也一点也没落下。等到他毕业时,宋扬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硕士学位,在快餐店的工作岗位也升到了店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汉斯的生活再也没有了孤独和寂寞,总是被快乐充斥着,以前酗酒的老毛病也戒掉了。那些常见的老年病,比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从来都没困扰到他,汉斯每天都红光满面,说话很有气力,十分精神。

从1999年在伦敦地铁相遇开始,宋扬与汉斯相互陪伴,共同度过了8个春秋。

但是宋扬的目标一直都在国内,毕竟他的父母和他的根都在那里,在2007年,他还收到了来自国内企业的邀请。

就算非常不舍,宋扬也必须与汉斯说再见了。

汉斯在送走宋扬时,依依不舍,告诉宋扬:“你不要担心我,好好安顿自己。等天暖了,我去中国找你,顺便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分别后,两人还是常打电话聊天,互相告知对方自己的近况,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时差和地理而变淡,依旧跟从前一样紧密。

但是宋扬并不能放心下来。他离开英国时,汉斯的身体就有些变差,腿脚上得了毛病,不依靠工具几乎不能走路。就算汉斯能想办法一个人预约、一个人做手术,但这之后,谁又能照顾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扬考虑过后,下定决定:他要将汉斯接来中国治病养老。

“我希望能够长眠在中国”

将外国籍的房东接来中国生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宋扬全都一一克服了。

他的家人帮他挑选了最专业的医院,在家中收拾出一个干净宽敞的房间,与宋扬一起去机场迎接汉斯的到来,宋扬的妈妈还特意挑选了一只亲人的吉娃娃,送给汉斯作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汉斯住院治疗期间,全家人轮流值班,24小时守在汉斯身边,还不计价格,为汉斯选择了最好的人造髋(kuān)关节。这一切的陪伴和支持,让汉斯感动得热泪盈眶。

住在隔壁病房的病人和家属,见他们一家人这么细心照顾一个外国老头,想来这个老头一定非常有钱。这些人并不知道,汉斯算不上有钱人,而且所有的手术费用都是宋扬一家承担的,汉斯一分钱都没出。

中国人的亲情观念,与西方国家不太一样。汉斯身为一个瑞士人,辗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后来又在英国孤身生活,看尽了人间冷暖,最后被中国这样浓厚温馨的家庭和亲情气息打动,生出了永远生活在这里的心愿。

有一天,宋扬回家后发现汉斯不见了,马上出来寻找,最后发现汉斯正在楼下的花园中,与小孩们做游戏,还教着他们说英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路过的居民见到这一幕都主动围过来,听着童言稚语,跟着汉斯一起哈哈大笑。

身体渐渐康复的汉斯就此找到了新的乐趣,每天都会到楼下给小孩和居民们教英语,有时还会主动参加那些市里和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到处义务辅导人们说英语。

在这期间,宋扬与妻子曲丽媛相恋,两人第一次约会的时候,还特意叫上汉斯一起,因为担心他会觉得寂寞。

曲丽媛是护士,擅长照顾人,与汉斯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汉斯一有时间,就会将自己与宋扬在伦敦的经历讲给曲丽媛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起当年他与宋扬结识的时候,汉斯不由十分感慨。他当初只因留恋一份温暖,才会邀请宋扬来与他同住,没想到后来却收获了如此之多的关爱。

宋扬跟曲丽媛的儿子诞生在2011年,汉斯快乐得仿佛那是自己的亲生孙儿,因为想要陪伴这个小家伙长大,他开心地告诉所有人:“我想要长命百岁!”

可惜这样的幸福时光未能长久。在宋扬的儿子一岁的时候,带着无限的恋恋不舍,汉斯还是因为心力衰竭而去世了。

宋扬一家人自始至终都守在汉斯身边,直到最后一刻。汉斯在人生的最后,抓着宋扬的手说:“我希望能够长眠在中国。”

为了能实现汉斯的遗愿,宋扬到处奔波,找到大使馆促成了此事。如今,汉斯依然长眠在郑州,每年宋扬都会带上家人来看望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扬与汉斯两位忘年交,虽然不能再彼此陪伴,但过往那些快乐的日子,已经变成了闪闪发亮的金子,能够经受住所有时光,永远留在宋扬和他家人的心中。#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