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一位名叫蒋多多的考生在高考时写下了一篇8000字的文章,以自己对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的不满。最终她的文综被判定为零分,以总分114的成绩,成为笑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

蒋多多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宁愿各科成绩为零,希望我写在卷子上的观点能够被大家看到!”

为何她要一意孤行呢?她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曾经品学兼优,是父母最大的骄傲

1987年,蒋多多生于河南南阳的蒋庄村。蒋多多在蒋家排行老二,在蒋多多出生之后,她的母亲又生了一个弟弟。作为家里的老大,蒋多多的姐姐从小就勤勉好学,还经常帮助父母干家里的农活,照顾弟弟妹妹。在姐姐的影响下,蒋多多从小学习也特别的努力,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她大大小小的奖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蒋多多父母的眼里,蒋多多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一点都不用他们操心。蒋庄村是一个不足150户的小村子,而蒋多多从小就凭借着自己的好成绩,成为了蒋庄村家喻户晓的好孩子。对于很多同蒋多多一样年纪的孩子来说,蒋多多就是那个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总是会时不时地拿蒋多多来与他们比较。

父母看到蒋多多这么争气,在心里也一直对她抱有很大的期待。一直以来,父母都希望她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在毕业之后找一份好工作,从农村里走出去。可是要供三个孩子读书,对于蒋多多的父母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的父母

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蒋多多的父亲就在外面卖保险,家里的15亩田地就靠母亲一人耕种。为了帮助母亲减轻一点负担,蒋多多姐弟三人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就跟着母亲一起下地干活。

从小学到高中,蒋多多在学习上一直都很努力,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初中毕业之后,蒋多多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南阳市第八中学。一直以来,蒋多多都一直在很勤奋地学习,可是在进入高中之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蒋多多那颗懵懂的心也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痴迷上写小说之后,她把学习抛在了脑后

在高二之前,蒋多多的成绩还是挺好的,在班级里也可以排上前20名的名次。2005年,正读高二的蒋多多迷恋上了写小说。随着蒋多多的用心钻研,她在写小说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在高二下学期时,蒋多多写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说,她将那篇小说小心地收了起来,打算在放假的时候给姐姐看看。

蒋多多盼了很久,终于等到了放寒假。一看到姐姐放假回来,她就把姐姐拉到了房间里。蒋多多将自己写的短篇小说递给姐姐,姐姐在看过之后,觉得蒋多多的文采很不错,于是姐姐就鼓励蒋多多说:“小妹,你写的这个小说还不错嘛,你可以试着把它寄到报社看看,或许报社会把它刊登出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

在听完姐姐的夸奖之后,蒋多多心花怒放,于是她根据姐姐的建议,将小说寄给了报社。蒋多多一开始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是没想到,她的小说居然被报社看上了,还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小段。看到报纸的蒋多多心里特别激动,一时间铺天盖地的喜悦充斥着她的内心。在那之后,她完全痴迷上了写小说。

自从得到报社的认可之后,蒋多多就一心投入到了创作的世界中,心里也开始萌生出了“人生并不是只有读书考大学这一条路可走”的想法。自从第一次投稿成功之后,蒋多多就多次将自己的小说发给报社,在发给了报社之后,蒋多多就一直不停地关注报纸,因为她想要知道自己的小说是否被报社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

就这样,蒋多多慢慢地有了看报纸的习惯。有一次,蒋多多像往常一样拿到报纸,想要看看自己投的小说有没有被刊登,却无意间被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所吸引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大力抨击了高考制度,他认为一个学生12年的努力不应该用这一次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更不应该由这一次的成绩来决定这个学生以后的大学,甚至是工作。

文章中的很多观点都深深地触动了蒋多多的内心,想到自己和周围的同学这么多年为学习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最后却只凭借一次成绩,来决定大家以后的人生,蒋多多的内心更是不甘。蒋多多开始痛恨应试教育的死板,觉得根据高考成绩来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是如此的荒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从那之后,蒋多多就经常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她花在写小说上的时间,也开始越来越多。每个课间休息、午休时间和自习课,蒋多多都会用来写小说,她写小说的速度很快,一天差不多可以写一万字。

蒋多多写的小说,几乎都是一气呵成的,她不会做二次修改。蒋多多写的小说被身边的同学看过之后,同学们都对她赞不绝口,蒋多多也在写作上越来越自信起来。

为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蒋多多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了老师看,本来以为会得到称赞的她,这次却被老师泼了一盆冷水,从头至尾淋了个透心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师对蒋多多说:“你写的这些小说幼稚又可笑,逻辑也不通,上不了台面。当作家需要极高的文学修养、足够多的生活阅历、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这四者你一个都不具备,怎么当一个作家呢?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备战高考,而不是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些不相干的事情上。”

蒋多多从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没有看过别人的作品,她觉得别人写的小说都太长了,太浪费时间。还有一点,蒋多多觉得看了别人的作品之后,自己的思想会被约束,那样写出来的东西就不纯粹了。

所以一直以来,蒋多多都不会去看别人的作品。对于老师和她说的成为作家的四大要素,蒋多多根本就不明白,也并没有把那些话放在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

老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劝告,能够让蒋多多摆正自己的位置,好好地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争取考一个好的大学。可是老师却不知道,她的这番话却激起了蒋多多的逆反心理,她不但没有放弃写作,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且心里也越加地痛恨高考。

一直以来,蒋多多写的小说都被她周围的人称赞,甚至连报社都刊登了她的作品,所以蒋多多的内心开始慢慢地变得骄傲起来。蒋多多在一片片夸赞声中,渐渐地迷失了自己,所以骄傲的她,并不肯听从老师的建议。而是下定决心,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她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自己一定能够用自己的文采征服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同学被分数裹挟前行,她开始对高考心生不满

自从那次与老师的谈话之后,蒋多多就开始厌弃学习。她完全放弃了高考,把自己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写作上。在所有的同学都在准备冲刺高考的时候,叛逆的蒋多多心里却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充满了厌恶,她开始多次与身边的同学谈论起自己对苛刻的应试教育的不满,但是她身边的同学却都不想和她谈论这个话题。

看着自己周围的同学被分数裹挟前行,一个个就如同学习机器一样,脑子里只有高考,没有一点点的自我,蒋多多十分的痛心。没有地方疏解情绪的蒋多多,只能把自己心里的痛苦都写在了作文上,她期待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回应。可是蒋多多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长篇大论最后却只换来了老师的一句“好好学习,不要胡思乱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着老师轻描淡写的几个字,蒋多多的内心十分的愤怒,她深深地感到自己被敷衍了。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观点,老师并没有好好地去阅读,她的心里越发的难过。为了能够舒缓自己的心情,蒋多多开始四处搜寻资料,看一些抨击高考和应试教育的文章。

可是这些对于蒋多多来说远远不够,她希望有人能够聆听自己心里的想法,认可自己的观点,于是她开始上网搜寻,与一些论坛上的网友成为了朋友,经常一起控诉自己对教育制度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

在论坛上与那些人认识之后,蒋多多终于有了可以倾诉自己内心的朋友,随着大家越加深入地讨论,蒋多多内心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再也无法压制。蒋多多认为高考不公平,苛刻的应试教育更是摧毁了所有同学,让同学们每时每刻都活在学习的苦海之中。

想要身先士卒,文综故意交白卷

蒋多多坚信这样的教育制度是不对的,高考就是一个祸害,应该受到所有人的批判。而此时正深陷高考的“迫害”之中的自己,更应该身先士卒来唤醒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

在拿定主意之后,蒋多多就决定“牺牲”自己来唤醒大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教育制度作出改变。要唤醒大众就要先引起大众的重视,那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引起大众的重视呢?

蒋多多绞尽脑汁,却仍然想不到办法,最后她只能上网求助。在网友们的建议下,蒋多多一下子茅塞顿开,决定通过考低分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计划。

虽然说考低分是个办法,但是什么样的低分才算低呢?毫无疑问0分就是最低分了。可是要如何才能考0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女儿密密麻麻的小说手稿,母亲感到很无奈。

蒋多多不停地想,因为作为文科生的她知道,一些论述题老师一般都会给分的,要想不得分,那就得答案与问题完全不相关。既然这样,那不如就把自己对应试教育的不满,都写在上面,让老师们都能看到。蒋多多一意孤行,势必要将自己的0分计划进行到底。

2006年高考前夕,许多的高考学子还在为高考做最后冲刺的时候,蒋多多却在四处搜集资料,她希望自己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把高考和应试教育的不好更好地表达出来。很快高考就来临了,在考场上,老师刚读完不准用双色笔作答,蒋多多就从笔盒里掏出了黑色和蓝色的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师刚说完不要将字写到密封信外,蒋多多就在密封线外写下了自己“碎心飞魔”的笔名。在答题时,蒋多多偏偏不按照要求作答,从后往前写,写了8000多字自己对于高考和应试教育的不满。

她与命运做了一场豪赌,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

蒋多多用那张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考卷,与自己打了一个赌,她认为自己这样充满正义感的行为,会让更多的人看见她的想法,让更多人发泄出对高考和应试教育的不满。可是叛逆的蒋多多根本就不知道,她这种偏激的小孩子行为,根本改变不了什么,还会让别人觉得可笑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左一)

2006年6月23日,蒋多多的老师给蒋多多的家里打了一通电话,蒋多多的父母原本以为老师是给她们通知成绩的,但是却没有想到老师只是让蒋多多去学校一趟。原来蒋多多因为高考违规,成为了学校传唤的对象,而蒋多多的父母也是在去到学校的那一刻,才知道了蒋多多违规的事情。

蒋多多的父母看到蒋多多114分的成绩之后,内心十分地难过,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那个一直以来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最后却在考试中严重违规,还考了这样差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接受采访

在这件事情传开之后,蒋多多一下子就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一开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毫不后悔地对记者说:“我不后悔考了这样的分数,我一开始的计划是考零分的,但是最终还是考了114分。我觉得高考是不合理的,我希望我写在卷子上的观点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

在那之后,越来越多的媒体找到了蒋多多,对她进行采访,在回答了无数次相同的问题之后,蒋多多再也没有了耐心。蒋多多当初想要考0分,就是为了能够取得社会的关注,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更多的人看见,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虽然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是她的那些观点却被大家忽略了。而自己却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媒体锲而不舍地跟在身后,她无处可躲,又不能逃避,心里只剩厌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写的文章

蒋多多原本以为自己写在卷子上的那些观点,会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但是那些文字却根本就没有人在意,反而是她那偏激的行为,成为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同学们笑她傻,老师说她让人失望,心理学家们说她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才会做出如此离经叛道的行为。外界的声音,让蒋多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

看着为自己流泪可惜的父母,蒋多多这才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她来到了学校,寻求老师的帮助,可是老师也无能为力。蒋多多的父母都建议她复读,但是承受了太多的非议的蒋多多,却不想再复读了,最后她拿着姐姐给的200块钱,踏上了打工的道路。

蒋多多来到外面这个世界之后,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残酷,在遭遇了种种不公之后,她才明白原来高考对于像她这样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公平的机会。因为只有在学习的时候,她才可以和别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只有高考,才能让所有的同学在赛道上公公平平的赛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多多的处理决定书

或许在埋头写下那8000多字的长文时,蒋多多的内心是轻松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出乎了她的意料,也改变了她的一生!最终蒋多多还是没有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她继承了父母的衣钵,在家里的田地上留下了自己辛勤劳动的汗水。#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