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世人说话很好听,但往往是为了骗你。举个例子说:

别人和你说话,用“我们”做主语,如果说的是好事,多数情况都没你份,或者即使有你一份,你也是最后那个分到的。

同理:别人和你说话,用“我们”做主语,如果说的是坏事,多数都有你一份,而且往往第一个需要支付代价的,就是你。

02

正面小概率事件和负面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俩在概率论上呈正态分布的形态,也就是说:当正面小概率事件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这同时意味着负面小概率事件也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举例说:小明中了1000万福利彩票大奖,小明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这同时意味着:车祸、儿女意外身故、癌症等负面小概率事件未来也有可能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反过来说也成立:当负面小概率事件发生在你身上时,你也不要过于悲观,因为这也意味着正面小概率事件也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举例说:你被高空掷物砸到,你吃饭吃到蟑螂,不必过分悲伤,因为这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好的工作、好的异性、大笔的财富,也可能会砸到你的头上。

03

认知不熟悉的、与认知不兼容的、让人感到烧脑的意见与看法,人出于本能是抗拒的,这叫做“认知抵抗”。举些例子说:

一个人吝啬成性,你告诉TA大方对人自己可以从中得到快乐,TA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这个话的。这就叫“认知抵抗”。

一个人厌恶风险,你跟TA说亏一部分钱没关系,未来只要有一笔大的赚到了,以前亏掉的全部都能连本带利赚回来,TA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这个话的。这也叫“认知抵抗”。

一个人急功近利,你告诉TA播种和收获在不同的季节,因此,不要急,要有耐心,该有的结果,迟早都会有,这种话与TA的认识是不兼容的,他听不进去,这就是“认知抵抗”。

04

除了特别简单的事情,一般来说,就工作效率而言:

微信打字沟通,效率不如电话沟通。

电话沟通,效率不如见面沟通。

越是复杂的话题、越是重大的事务,越是如此。

05

价值的本质,是人的认可。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贵,是因为人心认可,人心一旦不认可,房子立马变得不值钱。

同理:你的前任曾经是你心目中的天使,价值很高,那是因为你内心认可,后来你发现前任的重大缺点,看清了TA的人渣面目,于是TA在你心目中变得一文不值,同一个人,以前是宝贝,现在是垃圾,区别从来而来?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认可。

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这个道理:价值的本质,是人的认可。

06

网红的尽头是带货。

男女关系的尽头是出轨。

打工的尽头是失业。

炒股的尽头是负债。

创业的尽头是跑滴滴。

亲戚朋友的尽头是借钱翻脸老死不往来。

无绝对。但普遍如此。

07

祸福,是人心显化的。

人心好,言行好,酿成福。

人心不好,言行不好,酿成祸。

并无绝对,但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如此。

08

这个世界上最虚伪的事情就是啃老族高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真正的爱是付出,是奉献,而不是索取。

因索取而产生的依赖不是爱,而是巨婴对世界的扭曲认知。

09

一句话解释“抓住主要矛盾”:

追逐异性,人财两空。

追逐财富,财至人来。

10

除非你是某一领域的天才,否则对一个没有特殊才能的人来说,人生最大的才华其实是这三样:勇敢,会说话,能办事。

11

所有的天才都是偏科的,偏科不是坏事,前提是你真有特长。

反过来说也基本成立:不偏科的人普遍是通才,但很难出天才。

12

人越自私,越容易痛苦。这是什么道理?逻辑是这样的:人越自私,就越为自己着想,越为自己着想,就越计较,越计较,就越容易滋生不满情绪,不满情绪多了,痛苦也就多了。

13

为自己的经济利益着想,不是真正的为自己着想。

为自己的健康和情绪着想,才是真正的为自己着想。

挣钱再多,归根结底也要落实到健康和快乐,否则毫无意义。

14

问:为什么离婚率越来越高?

答:因为人很难改变,解决两个人的痛苦的唯一可行方案,就是分手,各自重新组合。

15

别人是以TA的认知水平来理解你,认知水平不够,就无法理解你。

同理,你是以你的认知水平去理解别人和这个世界,一旦你的认知水平不够,你也无法理解人和事物。

16

会说话真的能事半功倍。例如说如何吩咐你老婆给你妈(她的婆婆)按摩,这种事很难启齿,但如果你这样说:“我妈说上次你给她按摩按得特别专业,她一直在我面前夸你,说你人品真好,她说很怀念你给她按摩”,你老婆也许就会很积极。

17

门当户对好是好,但有一个BUG:门当户对的,你未必喜欢;你喜欢的,未必门当户对。也就是说,当你要求必须门当户对的时候,你的择偶选择范围会明显变窄,如果叠加对异性的外表、性格、学历要求多多,那么这就意味着择偶难度变得很大。

18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给你吃的饭是免费的。除了父母之外,其他任何人给你吃的任何一碗饭,要么是需要你回报的,要么是要你付出代价的,或隐或现,或经济,或尊严。

19

你批评别人的动机:

不应该是为了让对方佩服你。

也不是为了证明你正确伟大。

而是为了对方好、为了对方的利益。

这才是善意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