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初,我出生在安徽省怀远县一户人家,家里面的兄弟姐妹数量众多,因为是家里面的第九个孩子,所以得到长辈和哥哥姐姐们的疼爱,他们亲切唤我为“小九子”。

我们家里孩子多,开销大,日子过得很紧巴,但是因为我们的父母懂得疼爱子女,并且能够做到一视同仁,自然也就造就了父慈子孝,兄弟姐妹和睦的欢乐局面。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毁掉我们一家的安稳生活,全家不得不另找新的居住地,经过一路辗转,我们一家人来到安徽芜湖。

我来到陌生的城市,走在陌生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路过的人,心里一阵酸楚,我的父母在当地没有根基,这要怎么生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父亲在外打听到,芜湖被称之为是“全国四大米市”,这里的商贸业十分发达,如果想要在这里生活下去,或许可以自己经商,父亲想了好久,最终决定摆摊卖水果

父亲是个很善良的生意人,虽说全家都靠着水果摊解决温饱,但父亲从来没有做过缺斤少两的事情,如果顾客是老人或者孩子,父亲反而会多给些。

我们家经济紧张,父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供我读书,为了将来能让我有个好出路,父亲会带着我一起做生意,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开始寻找能谋生的法子,得知卖烟头能挣钱后,我带着一个小耙子和小袋子,四处寻找能卖钱的烟头。

别看我年纪小,就已经有了挣钱意识,我觉得想要改善生活,就一定要有要挣钱的想法,我要挣好多钱,我要帮父母养家。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接手了父亲的水果摊。

由于我的父亲憨厚老实,当地人戏称他是“傻子”,我接过父亲摊子后,不但成了水果摊老板,也成了周边街坊口中的“小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知道街坊邻居并没有恶意,所以当我能独当一面后,也不会在生意上跟他们真的计较什么,当时有些顾客仗着我脾气好,买走了足秤后的水果又折返回来说不够,希望我能补钱或者补水果,即便那时候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但还是选择按照他们说的办。

这并不是因为我软弱,而是我觉得,做生意嘛,就是要吃点亏才行。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傻人真的有傻福。

1962年,我偶然发现市场上苹果紧缺,为了能抓住挣钱机会,我并没有事先规避风险,直接拍电报给产地附近的同行,让他们能帮忙购买一批四千斤统货的梨子和苹果。

然后立刻把这些水果进行分类,一、二级的由火车送到芜湖,剩下的货物就直接归给卖货的商人。

我拿到手的苹果果径比其他店铺的大,而且我手上的苹果又大又红,不是那种黄色或绿色的苹果。白天的时候,我推着车子在城市里叫卖,为了制造出生意好的氛围,即使到了傍晚,我依旧在摆摊,还特意拉起彩灯,播放音乐,即便是那些一开始没有打算来买水果的客人,都会给我的摊子所影响。

我的摊子虽然不大,但生意可比对面的国营门市场部好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的水果店对面,开着一家名叫熊寿仁的零食店,店老板是一位善谈的老人,我偶尔也去他家店里看看,顺便跟老人聊聊天,取取经。

我发现他家卖的最好的是炒瓜子,有的时候老人家忙不过来,我也会主动上去帮着炒炒瓜子,时间一久,老人家也看出我有想要学习的意思,炒瓜子是一门技术,想要学会必须有人教,但是炒瓜子毕竟是老人家吃饭的手艺,想要传授给外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几次聊天,我将我的家庭情况告诉了老人,老人见我们家穷,人口又多,便决定教我炒瓜子了。

我们俩合力炒瓜子,一毛钱一包,因为附近有个电影院,所以生意还是不错的,基本当天炒好,当天就卖完了,一块五毛钱的本钱,最后到手三块五。

发现商机的我准备将卖瓜子当成第一主业,但是当时也面临着不可规避的风险,当时的瓜子属于统购统销物资,个人经营是不允许的,我想要卖瓜子,就必须要承担风险。

为了挣钱,我选择直面风险。为了能运营起来,我早上七点准时开始炒瓜子,一炒就是几百斤,然后一边炒一边卖,忙忙碌碌干到第二天凌晨五点,也就说,我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从小和父亲一起经营生意,自然也学到了父亲的“精髓”,父亲对顾客的善意也一直影响着我,如果客人来我这里买一包,我就会特意多抓点给他,如果他们不要,我也会继续往他们手里塞。

虽然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从父亲这些年的生意中,我也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做生意是绝对不能骗人的,想要让别人认可自己,首先要讲诚意。

我炒的瓜子除了能保证味道之外,也可以保证重量是足够的,顾客和商家永远是双向选择,时间一久,我和顾客之间便产生了信任。

从1966年到1976年,在我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下,赚了100万。

生意越做越红火,我也对市场越来越了解。我发现国营出售的瓜子口味单一,其他商贩的瓜子质量也不在线,既然南方人这般爱吃瓜子,或许我可以从口味上着手,如果能炒出大家喜欢的口味,那肯定更挣钱呀!

为了我的大业,我暂停了手上的工作,连夜赶到扬州等地做实践调查。我发现,扬州人喜欢吃甜味的瓜子,上海人喜欢甜里夹着微微酸的瓜子,江西一带则喜欢甜辣口感,除此之外,我还掌握了72个品种的不同调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认味道后,我开始学习如何可以炒出好瓜子,经过一番琢磨后发现,火候和配料是最重要的。

为了能让客人满意,我每炒出来一种,就抓上点给路人尝,如果他们觉得好吃,我就预留方案,如果觉得不好吃,我就再进行改动。

最后的结果是我预料之中的,我的瓜子卖的很好,为了买我家的瓜子,很多顾客甚至带着板凳来排队,看着他们脸上的期盼之情,突然觉得自己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为了打响名声和知名度,我沿用了之前的“傻子”一称,虽然名字寓意不好,但足够吸引人,更何况,这个名字也代表着我跟我的父亲。

在我的努力下,“傻子瓜子”成了当下时代中的“时髦单品”,它的地位甚至赶上了当年的巧克力,说实话,“傻子瓜子”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八十年代时,凭借“傻子瓜子”让我成了身价百的生意人,老实说,我当时钱多得都发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有记者采访我,问我做生意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我很直白得告诉他说:“我最快乐的事情是晒钞票。”

这件事情我并没有夸大其谈,因为那时候票面最大的数也就是五块、十块,家里的钱我是用麻袋装的,天一阴,家里就潮湿,所以天气好的话,我就会把钱拿出来晾晒,防止发霉。

我知道我能挣钱,是因为赶上时代发展的顺风车,所以我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当我看到安徽遇到严重水灾后,我立刻向该处捐款,哪里有难处,我就出面帮忙。

不管是做生意也好,还是赚钱也好,我首先没有忘记本心,没有忘记父亲对我的教导,做个本本分分的生意人,这是我的底线。

我的故事暂时就说到这里,屏幕之前的您猜出来我是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