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广东省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大范围减产,汕头、东莞、广州等地接连出现“粮荒”现象,老百姓一度食不果腹,只能靠吃野菜、树皮充饥。中共中央对广东的灾情非常重视,毛主席几次指示中南军政委,想办法从临近省份调拨粮食给广东,以缓解广东的“粮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当时国家刚刚建立,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份粮食产量极其有限,根本没有余力支援广东,于是广东省委只能被迫动用宝贵的外汇,向印尼、印度购买粮食应急。另外一边,港澳的爱国华侨听闻广东有难,纷纷慷慨施以援手,大家纷纷自掏腰包从美国、澳大利亚进购粮食,无偿捐助给广东,最终帮助粤地度过了难关。这其中,马万祺先生出了不少力,他累计为广东援助了超过30万吨的粮食,挽救了上万饥肠辘辘的家庭。

马万祺生于粤东一个富商家庭,从小跟着父亲一起学习经商之道,17岁高中毕业后,他便开始进入商海闯荡,并很快靠着缜密的经营与顽强的开拓精神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一跃成为誉满全粤的“少年富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没过多久,抗战突然爆发,日军很快便开始进攻广东,兵锋直抵珠江三角洲。马万祺为了躲避战乱、兵灾,遂举家搬迁到澳门定居,1939年,他决定在澳门经商,靠着做面粉、金融生意迅速东山再起、重塑商业帝国。马万祺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资本家,他的心中怀有浓烈的爱国情怀,他始终关注着抗日局势,并数次向国民政府捐助善款和物资,这也算是他作为一个中国人,为民族独立事业所做的一份应有的贡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万祺还以私人名义收养了许多战争孤儿,不仅给他们提供衣食,而且还专门请老师给他们授课,教他们学习天文地理知识。这些孤儿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了警察、工程师、公务员等精英人士,他们一直很感激马万祺的帮助,将马万祺奉为救命恩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时,马万祺义无反顾的与红色阵营站在一起,他不仅公开发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而且还数次冒着巨大风险,偷偷向广东的解放军输送枪支弹药和药品,协助人民武装与国民党军展开斗争。建国后,有一些境外势力妄想在澳门搞“分裂主义”,马万祺对此很是不满,他直接利用自己在澳门的人脉资源和政治资源,联合其他爱国华侨,强行打压、制止分裂行为,维护中国的领土统一、完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1年,马万祺经人介绍与叶帅相识,两人同是广东老乡,成长经历又十分相似,自然有很多共同话语,久而久之,他们便结为“忘年交”,关系十分亲密,时常互通书信。进入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与葡萄牙政府就澳门回归问题进行谈判,期间马万祺一再组织澳门群众声援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最终成功促使葡萄牙政府作出让步,同意无条件将澳门的主权移交给中国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3年,马万祺受邀中国政府邀请,前往北京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并被选为副主席,一跃成为副国级高干。值得一提的是,马先生的亲家正是荣毅仁先生,荣先生也是一位爱国商人,曾当选国家副主席,在党内、国内享有盛誉。1999年,马万祺受邀参加了澳门回归仪式,眼看着五星红旗在冉冉升起,他不禁潸然泪下,孤悬海外多年的“游子”如今终于回家了!

千禧年之后,马万祺开始大力给内地招商引资,先后引导德国、日本、美国的资本在东莞、佛山等地投资建厂、兴办实业,助力广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吸纳了不少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繁荣。2005年,应党中央邀请,马万祺离开澳门,前往北京定居,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致使数万同胞遇难,上百万人无家可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马万祺正在养病,他听闻此事后,立即带头向灾区捐款、捐物,赈济灾民,此后的每天晚上,他都要准时收看新闻联播,了解灾区的最新时讯,始终关心着汶川同胞们的处境和命运。2014年,马老先生突然病重,党中央随即安排他到北京最好的医院疗养,希望能创造奇迹,挽回他的生命,但遗憾的是,在当年5月,他最终还是抢救无效去世。2018年,国务院追授他“改革先锋”的称号,2019年,中组部专门召开了有关他的专题座谈会,充分表彰了他对革命和国家建设的贡献,马老先生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