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燕聊城报道

2023年,为着力解决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聊城市组织开展了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行政检查次数比上年下降18.2%,联合检查比上年上升64.6%,全市“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受益市场主体增长7.6倍,不罚轻罚金额增长5.6倍,涉企执法更加精准高效,执法行为更加规范透明,企业迎检负担明显减轻,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为进一步整治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近日,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印发了《聊城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6月21日,市政府召开政策吹风会,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国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职能,从“抓队伍”“提能力”“强监督”三个方面同向发力,全面提升全市行政执法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练内功、强本领,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执法队伍

深入“学”。实行执法人员精细化、差异化学法,提高执法专业化水平。组织开展执法人员警示教育,打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基础,促进行政执法公正廉洁。全面“训”。市司法局经与组织部门沟通,按照教、学、练、战一体化模式,选拔一批专业师资力量,制定一套培训示范教程,打造一批培训示范基地,在全市执法部门组织开展“大培训”活动,市司法局牵头制作培训教程《聊微课》,创新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等线下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实战“练”。坚持以练促学、学以致用,在全市组织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以现场行政执法情景模拟演练的形式进行比赛,组织评选行政执法先进典型,打造一批“教科书式”执法范例,全面提升行政执法队伍执法素养和执法能力。

立制度、优程序,提升高标准规范化执法水平

严格执法制度。构建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实行统一的行政执法案卷基本标准。规范执法活动。贯彻落实《聊城市行政检查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现场执法工作指引》《现场执法规范用语指引》,对现场执法、调查取证、行政处罚、送达文书等各个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做到执法合法合规、公开透明。优化执法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健全一业一册告知制度,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探索“数字化执法+非现场监管”新路径,打造“白+黑”“天空+地面”的立体监管新模式。

履职能、聚合力,开展高质效精准化执法监督

强化线索收集。加快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市民热线合作机制国家级试点,注重从公安、信访、复议等部门获取线索,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作用,通过信息共享、数据分析、线索研判等方式,深度分析行政执法领域群众诉求事项、热点问题,为开展精准监督提供数据支撑。强化部门联合。加强执法监督机构与纪检监察、法治督察、市委巡察等部门衔接,搭建执法监督机构、行政执法机关、行业协会商会、市场主体等四方沟通桥梁,拓宽执法监督渠道,盘活执法监督资源,形成执法监督强大合力。强化专项监督。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健康,相关执法部门要依法依规进行重点监管,市司法局将组织开展专项监督,监督结果作为法治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

“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我们将依法果断向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亮剑”,让行政执法“有权不能任性”,让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与日俱增。”杨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