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第一次见到郭燕,是在高中的课堂上。她眼睛里总是闪烁着聪明的光芒,笑起来特别可爱,像她的名字一样活泼。

我们在学习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中互相鼓励,渐渐从同学变成了恋人。

90年的高考让我们措手不及,双双落榜。那天傍晚,我们坐在田埂上,看着夕阳的余晖,谈论着未来的路。

郭燕眼中含着泪光,她说:“礼平,咱们得想想未来怎么走啊,不能一直下去。”

我点点头,心里有些迷茫,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觉得未来似乎还有希望。

不久,乡政府的招聘消息传来,郭燕眼里闪烁着新的光芒。她决定参加招聘考试,成为乡政府的招聘干部。

我支持她去尝试,并为她复习到深夜,那时候的我们心里装的全是对方和未来的梦想。

然而,郭燕成为招聘干部后,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她变得忙碌而充实,而我依旧在村里徘徊。每次打电话,她总是匆匆忙忙的。

到了秋天,我回村的时候,发现她开始规避与我谈论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我鼓起勇气问她:“燕子,咱们是不是变了?”

她沉默片刻,淡淡地说:“礼平,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她和乡财政所的年轻人走得很近,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但流言让现实无法逃避。

分手的决定像一把锋利的刀,划破了我内心的平静。为了摆脱失恋的痛苦,我决定入伍,寻求新的生活方向。父母听说我的决定时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支持我。

母亲拍着我的肩膀说:“礼平,无论你走哪条路,我们都支持你,只要你过得好。”

坐上开往军营的绿皮火车,我开始了新的旅程。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我知道,生活无常,只要有决心,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征兵入伍当天,整个村子都来看我。父母站在人群中,母亲的眼睛红红的,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礼平,去部队好好干,别给家里丢人。”

我郑重地点点头,背上行囊登上了村头的汽车。临走前,我回头望了一眼家乡的老槐树,仿佛还能看到郭燕的身影。

车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心情既紧张又期待。开往军营的绿皮火车满载着新兵,有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也有人紧紧握着母亲给的护身符。我一直盯着窗外,思绪纷乱。

到达军营后,严苛的训练生活开始了。每天清晨五点就要起床,接着是五公里越野、负重跑、俯卧撑、仰卧起坐,所有的项目一丝不苟。

刚开始,我浑身酸痛,胳膊抬不起来,腿脚发软,走起路来都一瘸一拐。班长老王训话时从不客气,板着脸骂我们一群“软脚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下午的训练后,我实在撑不住,坐在操场边上喘着粗气。老王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礼平,别掉链子,你可是有潜力的。”

这句话像是给我注入了一股力量,我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继续投入训练。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在操场上拼命训练,无论是跑步、俯卧撑还是负重行军,都竭尽全力。即使再累再痛,我也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渐渐地,我的体能得到了提升,班长老王也开始对我刮目相看。训练结束后,他经常把我叫到一边,指导我动作要领,并分享他的军旅经验。

通过不断努力,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士兵。

连队的战友们开始信任我,班长老王也推荐我参加班长选拔。过程艰辛,我知道,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那天,班长老王叫我去他的办公室。我站得笔直,心里却忐忑不安。

他看了我一眼,咧嘴笑了:“礼平,告诉你个好消息,你被推荐参加军校选拔了。”

听到这话,我又惊又喜,紧紧握住老王的手说:“班长,谢谢你!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随后,我加紧备考,把每一分钟都用在复习和体能训练上。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准备,我终于成功通过了选拔,进入军校学习军事指挥。学校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都在课堂、操场和训练场之间奔波,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一次战术演练中,我负责模拟指挥一支小分队完成突袭任务,由于指挥果断、策略得当,顺利拿下“敌军阵地”,得到了教官的表扬。

在这里,我逐渐成长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军官,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战友。大家在学习和训练中互相扶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通信排任排长,负责一个重要的通信项目。这个项目不仅技术复杂,而且对保证部队的作战能力至关重要。

初来乍到,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战士们对我这个新排长持观望态度,团队的凝聚力也不强。

我召开了一次全排会议,郑重地对大家说:“兄弟们,我是新来的排长礼平,不管你们认不认我,我都会尽力做好这份工作,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随后,我和每一名战士都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努力建立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