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人打灰很辛苦,但想打灰首先要把水泥运进工地。

如果是在交通便利的地区,那肯定是直接通过公路把水泥运进来,但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处工地都能通公路的,越是荒郊野外越是如此。

大型工地的运输量大,所以单单为了运建筑材料这一项都可以修个临时公路,简称施工便道,虽然很贵但平摊到整个施工周期来说是很划算的,也是必须的,否则你就是有钱也没办法把那么多建筑材料运进来。

但并不是每一处工地都能庞大到动工前先修一条临时公路,很多小工地没有那么财大气粗,运输量说小不小但说大也真不大,没必要花钱修,于是这些小工地通常采用的是人拉马运。

把水泥运进工地这个过程,比打灰还要辛苦的多,越是山区越是如此。

人工把一袋水泥运到200米高的山顶需要半天时间,但无人机就只需要2分钟,差距极其巨大。

怒江大峡谷,一个望山跑死马的地方,看似在地图上只有一公里多的距离,但下了公路之后步行要至少一天时间才能抵达目标位置。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复杂、最具挑战的高原输变电工程,该工程有大量的基杆塔位于深山之中,其中怒江大跨越工程的两个基杆塔要能使高压线路直接跨越1200米的怒江大峡谷,需要建造的十分扎实,但这两个基杆塔是直接修建在峭壁上的。

单独为了这两个基杆塔修个临时的怒江大桥那显得十分不划算,但你要是靠人拉肩扛把这两个基杆塔需要的建筑材料送上去,那成本可就太大了。

搁以前这就是个天价工程,但如今我们有了无人机那就不一样了。

越是陡峭的地形,越适合无人机,因为无人机走的是天空路线,地形如何和无人机一点关系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土木人也用无人机了,这东西太适合山区运物资

等将来架设高压电缆前进行放线,原始办法是用人力带着牵引绳徒步跨越怒江大峡谷,横渡怒江后攀爬陡峭的岩石抵达位置。

如今也不需要了,无人机一次性搞定,现在所有的导线架设都不用人工攀爬了,别说山区就算是平原都改用无人机了,这玩意带着牵引绳飞来飞去太方便了。

而现在的一些中型工地,以前还会花半个月时间开辟临时运输通道的项目,也干脆使用无人机运物资了,主要就是电力系统,因为架设高压线路几乎都要避开居民密集的地方,所以几乎都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对这种无人机运输方式的需求特别大。

特制的重载无人机,一次可以搬运300公斤重的塔材上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建筑工地也喜欢用无人机,普通货运无人机一次都可以运50公斤重的水泥,平面运输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确实比不过汽车,但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是完爆汽车的,而在垂直运输方面,任何时候都完爆汽车,而中国又是个多山国家,山岭地区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渝昆高铁某标段的项目部上就设置了一个无人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高铁和电力系统不同,高铁建设需要的物资极其庞大,是一定会建设临时施工便道的,单靠无人机是不行的。

但高铁项目部需要进行监测、测绘、建模等任务,以前都是人力完成,顺着线路一遍又一遍的跑。

如今有了无人机,土木人坐在项目部里操纵无人机就可以完成这些任务,越是地形复杂人力难以到达的地方,无人机测绘就越好用。

不要看现在土木行业很惨,土木人的工资低,但这都是因为土木毕业生供给过剩和行业需求减少引发的供需失衡导致的,其实土木是一个典型的高技术行业,出了丁点差错都会损失极其巨大的那种。

因此土木行业的每个操作步骤都是极其严格的,土木人也养成了类似的习惯,只要你要求提交纸质报告,哪怕内容只是烤个羊肉串也会给你精确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业要求精确严格,整个行业习惯于团队作战。如果将来无人机在土木行业普遍使用,训练出了一批专业的无人机飞手,那这些人操纵的无人机战斗力估计要比正常值要强得多。

无人机在山区的应用还有一个地方特别合适,那就是景区。

景区是天然不能修临时公路的,往返全靠步道,但偏偏游客在山顶的物资消耗巨大,每天都需要把大量的物资运上山,然后把大量的垃圾运下山。

在以前这一切都是靠挑山工完成,安徽黄山的挑山工是上过书本的,这是一个极其辛苦收入也不算高的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纯苦力,但这个活必须得有人类来干,其他办法还真满足不了需求。

但无人机出现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如今的黄山景区大量使用无人机来负责物资运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肉类、蔬菜等鲜活物资、矿泉水、大米,及打包垃圾、淤泥等物资,全部用无人机来运送。

根据黄山景区的介绍,目前黄山在旅游旺季时每天使用无人机运送物资15~20吨,淡季时运送物资接近10吨。

一条直线距离3.2公里的运输航线,无人机往返一趟仅需17分钟,直接走直线即可,但人力搬运要爬上爬下途径多个山头,往返一趟需要整整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山上的垃圾,平时都是依靠人力搬运下山,如今环卫工人只需要把垃圾集中到站点,无人机会自动把所有垃圾给运下山,弄一小块平整的地方就可以当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物资运送环境还不是黄山,而是喜马拉雅山,在喜马拉雅山顶附近每一公斤的物资其运送费用都是天价,全靠夏尔巴人冒着生命危险人工背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如今中国的大疆货运无人机已经成功在珠峰南坡大本营到1号营地之间“搭建”了一条无人机运输航线,上行运输氧气瓶,下行运输垃圾,工作高度为海拔6191.8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上行,中国无人机可以吊运15公斤登山装备(含3瓶自重4.5公斤氧气瓶和1.5公斤零散物资),从大本营穿越昆布冰瀑飞抵C1营地附近,随后挂载15公斤垃圾进行智能原路返航,往返一趟仅需12分钟,而正常情况下夏尔巴人要花费一天时间才可以往返一趟,而且经常遭遇意外死亡。

昆布冰瀑有多险峻你知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觉得远观很美,等你需要自己徒步穿越的时候就不美了,登山者在这个地方经常遭遇坍塌打滑什么的,极其危险,而夏尔巴人则是需要日复一日的背负沉重物资往返这条路,冒着自己死亡的风险只是为了给营地运物资,然后把营地的垃圾运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现在有了无人机就不一样了,直接飞过去就完事了,地面再难通行都和无人机没关系。

目前大疆无人机已经在珠峰南坡大本营进行了常态化运输项目,创造了大量经济价值,并且以此为标杆,在那玛峰、贡嘎雪山等较为成熟的商业登山线路中进行无人机运输物资的项目推广。

除了这些无人机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特殊场景下特别适合使用无人机,就连清洗光伏板用无人机更便宜,因为光伏板密集的区域人力通行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好用的无人机,大概多少钱一个呢?

按美国的价格,1000套无人机价值3.6亿美元,约合36万美元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中国的价格零售四五万吧,一次1000套的话,怎么都会低于3.6万人民币的。

工业化+民用是压缩成本的王道,如今中国已经把价格压制到了70倍左右。

不知道将来无人机大战,美国的1架能不能打过我们的7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