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建立

北周打败北齐,有统一北方的势头。外戚杨坚势力逐步膨胀。

外戚杨坚,女儿是杨丽华,是北周宣帝宇文赟的五个皇后之一,宇文赟去世,其子宇文阐即为尊杨丽华为皇太后。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名义上的外公)杨坚。

杨坚登基为帝,是为隋文帝,国号隋,定都大兴城(今西安,在原长安城东营建新都大兴城),北周覆亡,隋朝建立。

隋朝的来由是因为杨坚以前为随国公,杨坚认为“随”不吉利,改为隋。

隋朝历史虽短,但是有几大贡献:

1、隋文帝 勤俭节约,储备粮食,人口比盛唐还多,800多万户

2、隋炀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考试开始,开始打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门阀垄断政治的局面,打通社会阶层流通通道。

3、废除原官职 ,建立三省六部制,分化相权,官员各司其职

4、隋文帝还建立了仓储制度,设立官仓、义仓,其中官仓用作粮食的转运和储存,义仓则用于救灾济民。为统一货币,隋文帝还统一铸造五铢钱,规定了铜钱的形制、重量和成分,并禁止旧铜钱的流通,严厉打击盗铸行为。隋文帝时期铸造的这种五铢钱被称为“开皇五铢”。。

5、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推动了隋唐大运河的建造,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形成贯通南北的运输网络;带动沿岸城市的发展,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城市,其中江都(扬州)发展成为隋朝的经济中心之一。(短命王朝修运河,隋、元)

隋炀帝继位之路

隋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即皇太子。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越王杨季、汉王杨谅。

先立杨勇,后来废掉,立杨广,幽禁杨勇和杨俊,越王杨季不满也被幽禁,汉王杨谅造杨广的反,也被幽禁致死。

杨广气死父亲杨坚。

隋朝灭亡的原因:

1、开通大运河,征发劳力300多万,其中250万人死在工地上。

2、营建东都洛阳,每月需要民工200万人

3、三征高丽,其中第二次就动员了113万人的庞大军队,号称200万人。造船的工人常年泡水里,身体都长蛆虫。人们负担太重,纷纷反抗。

《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隋朝是如何灭亡的?

1、各地纷纷起义,瓦岗,窦建德,杜伏威等群雄并起

2、江都之变,宇文化及杀隋炀帝。宇文化及(?~619年), 本姓破野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人。

3、617年,李渊父子趁机起兵,李渊和杨广即是表兄弟,又是儿女亲家。618年李渊逼迫杨侑禅位,建立唐朝,隋朝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

为什么叫唐朝?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称帝以后就定名国号唐。

隋末动乱,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也骤降到200余万户。李渊父子东征西讨,把杜伏威,窦建德,王世充,刘黑达等格局势力逐一消灭,统一中国。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逼迫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杀光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

唐太宗从隋末民变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

1、重视百姓生活;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租庸调法是与均田制配套实行的赋役制度。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根据各地的不同生产,每年交纳绢二丈,锦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要服徭役廿日,闰月加两日。如果不想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

2、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房谋杜断等诤臣;

3、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科举规模等一系列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

4、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被尊称为“天可汗”。

5、在其执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玄奘西游,阳光道和独木桥的来历。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诸子争位,李治捡便宜

李治唐高宗,治理的还不错,疆域是全唐朝最广的。

武则天崛起

武则天的夺权之路,历史唯一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心狠手辣,夺权之路惊心动魄,本人崇尚佛教。

六味帝王皇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他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唐睿宗李旦),儿子是皇帝(唐殇帝李重茂),侄子(唐玄宗李隆基)是皇帝,更要命的是他妈(武则天)也是皇帝,于是历史给了他一个很光耀的名字:六位帝皇丸。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已经81岁,张柬之等发动,拥护睿宗即位。

武则天当年去世临终遗言:去帝位,称则天大圣皇后,归葬乾陵神龙政变 李家重新掌握政权。

乾陵与无字碑

唐玄宗(睿宗之子,武则天孙子)统治下,唐朝逐渐步入盛世 ,史称"开元盛世" ,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时期。

开元之治又称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玄宗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

国际性大都市长安,据说当时有100多万人。

唐朝的包容性和气魄

中东商人如犹太人、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纷纷东来。中国沿岸的交州、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扬州等城市,因与蕃舶互动频繁,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

缘由:

1、政治腐败,奢侈,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一骑红尘妃子笑,路有冻死骨。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斤

2、由于唐朝不断开疆拓土,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一个经略使掌管。节度使不仅有军权,还有财权,民政权。当时中央军仅8万,地方军50万,仅安禄山就有20万,10个边镇,安禄山占3个,不造反才怪。

平定

1、、唐肃宗在安史之乱时带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756年,李亨即位后,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又借回纥兵平叛[1]。先后于至德二载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2、平定,叛军两次子杀父

唐朝的武器:戟,戈等已经被淘汰,改成了明光铠,马槊,陌刀

安史之乱后遗症:藩镇割据

长达八年时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党争和宦官专权

外戚和宦官掌权是封建社会一个顽疾。

唐朝的宦官权力逐渐扩大是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的,当时诸王和公主要称宦官高力士为“阿翁”,驸马称其为“爷”。唐朝后期的皇帝大都是由宦官拥立,这些皇帝们不但无权插手中央政权,甚至连性命都不能自保。宦官的权力不但未能得到削弱,反而更加强。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非常残暴,杀人如麻,尤其杀读书人,没有读书人指点,40万人挖出的乾陵的黄巢沟)

朱温(朱全忠,一点都不忠,把唐朝皇室杀个干净),朱温投降唐朝后,逐渐荡平中原,又趁机将唐昭宗劫持到洛阳,准备效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担心唐昭宗会在他领兵在外作战的时候有所异动,弑杀了唐昭宗。篡夺唐朝,立国号梁,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开始

李璟建立了南唐,别号"李鸦儿”的李克用建立后唐,其实和李氏王室都没有血缘关系。

唐朝经济文化:

曲辕犁,水车和筒车,农业三大创新。

唐朝传入中国的物种 :无花果 西瓜

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公元622年的状元孙伏伽。

唐诗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唐朝,中国发生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中西大战,与阿拉伯帝国的怛逻斯之战,输了。

敬请关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