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的蓝字《梅州V生活》关注即可

“救命!救命!快救救我。”6月17日下午2时左右,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前往上举镇的县道上传来呼救声,路过的村民沿着声音寻找过去,居然是从一处山体滑坡的泥土堆里传来。

急,车和人都被泥土掩埋

“出大事了!前面有辆车被泥土埋了,还有人困在里面喊救命。”不一会,急需救援的消息就传到了正在协助村民进行灾后工作的镇村干部耳中。“现场一片混乱,整辆车已经是‘四脚朝天’的翻转状态,车身几乎都被淹没在泥土里面。”谈及当时的画面,差干镇湍溪村民委员会委员谢金松仍心有余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回到16日下午3时许,司机曾某正驾驶着车辆途经事发地点,没想到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让他与外界失联了20多个小时。幸运的是,被泥土掩埋的车辆有一侧车窗还剩下一点点缝隙,让他能保持呼吸,这也成为了他求救成功的“生命窗口”。当求救信号被成功接收后,附近的村民和镇村干部接连赶到现场,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

难,只有简易工具破车门

17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一部分村民抵达现场自发组织救援,大约10分钟后,镇村干部赶到。“你不要说话,保留体力,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把你救出来的。”现场参与救援的人员一边安慰被困司机,一边商量着如何展开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最大的现实困难又摆在他们面前,现场根本没有专业的工具。不少村民用柴刀、锄头等简易的工具,甚至通过徒手挖泥的方式,尽可能地为司机先开辟出一个顺畅的“呼吸通道”。

“找人回去拿上大钳子、钢锯,救他出来的突破点在车门!”谢金松讲述着缘由,“一开始我们本来打算把车一边的泥土掏空后,再合力将整个车翻转过来,方便把被困人员解救出来,后来山体滑坡的泥土实在太多了,又怕耽搁了救援的时间,于是大伙立即决定,转向采用拆车门的形式进行营救。”

救,众人分工上演“接力赛”

“我好痛,好痛,救救我。”此时距离曾某被困已接近24小时。

车门的拆卸在山体滑坡的冲击下变得异常艰难,“你来你来”“换人换人”……在众人的接力下,两扇门最终被拆了下来,生命的通道由此打通了。难关接踵而来,驾驶室的空间因遭受重创变得更加狭窄,曾某整个人都是卷曲的状态,头被后面的座位压住了,左手受了伤无法动弹,现场救援人员只能采取慢慢挪的方式,最终才把他移了出来。

“他一出来根本坐不稳,一直说着‘好冷’,身体失温不停打颤。我就用膝盖顶住他的背,用手托住他的头,其他的救援人员帮他用清水擦拭着眼睛、嘴巴、鼻子里面的泥,热心的村民还带来了氨基酸、牛奶,帮助他补充能量。”说到动情处时,谢金松回忆道,当时所有人都在为曾某的获救感到开心。

盼,好消息传来喜报平安

“谢谢各位大哥,各位大哥救了我的命!我以为我要死了。”曾某流着眼泪连连向现场参与救援的人员说着感谢。救援成功的现场,所有人都竖起了大拇指,感慨着这场“生命之仗”打得漂亮。

与此同时,得益于镇村干部从镇上带来了卫星电话,救援结束后好消息传来,紧急救援的直升机已经在平远县差干镇湍溪大桥等待,曙光救援队的工作人员还带来了专业的医护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得知直升机在等待伤员,镇村干部和村民们合力将曾某抬上了担架,因为事故发生地距离直升机降落点大概有两公里的距离,路上还有五六处塌方,大雨中,大伙都拼了命地往前赶,最终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来了。“再苦再累也值了!”“我们把人救出来了!”看着远去的直升机,现场的声音久久回荡。

“目前安排在平远县中医医院治疗,无生命危险。”19日晚,谢金松收到了一则报平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