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红星新闻报道成都金堂县舒家湾村一村民家中,监控拍到亚洲黑熊(以下部分简称“黑熊”)出没的视频,成为证实龙泉山脉有黑熊活动的直接证据。(点击查看此前报道《小心,龙泉山脉真的有熊出没!金堂村民家中监控拍到黑熊》)6月18日,记者赴舒家湾村实地探访了解到,该黑熊有攻击农户家养牲畜的行为,但目前为止并未伤人。(点击查看此前报道《探访金堂舒家湾黑熊出没地:偷食留下一地鸡毛,当地发布提醒》)

保护人的安全和黑熊的安全是当务之急,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金堂县有关部门,了解专业的观点和当前的应对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家中的监控拍到了黑熊

每村有3至7人进行巡逻

保护村民安全

舒家湾村位于龙泉山脉深处,植被茂盛、道路崎岖,从金堂县县城驱车到舒家湾村,差不多要花40分钟。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去了城里上班,老人、小孩也大多住在山下的县城或场镇上,只有农忙时,才会回山上长住。现在正值农忙,有10余户农家常住在山上,喂鸡、喂羊、种山药、为玉米施肥……

金堂县规自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当前工作主要是加强相关村落的巡逻,保护村民的安全,并找到黑熊的踪迹,再取样(例如血液、毛发)研判。

自从村民家监控拍到黑熊出没后,淮口街道办事处的小张天天都待在山上。“我们要上山宣传,让大家都知晓有熊出没,如果遇到熊了该怎么办。”小张告诉记者,他们宣讲的区域不止舒家湾村,还有天台村、龚家村等,每家每户都要宣讲到位。据悉,成都市动物园也派遣了专家赴舒家湾村调研,并为村民宣讲安全防护知识。

记者看到,宣传资料已经贴满舒家湾村的各个角落,田坎边、电线杆上、屋檐下,到处都是。上面写着:如果遇到黑熊,切不可主动攻击或与其长久周旋,要想办法逃离现场,通知村组干部……小张还介绍,各村都有3至7人的巡逻队伍,他们平时会排查各类隐患,现在的重点任务就是保护村民免受黑熊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疑似被黑熊吃掉的鸡

专家倾向于认为是野生黑熊

建议加强观测,可考虑转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芳,长期在四川研究亚洲黑熊的空间分布变化,以及野生黑熊与人类的关系。她介绍,四川是黑熊的核心分布区,除四川盆地和川西草原,其他大部分山区都有黑熊分布。近年来,因生态环境向好、人为干扰减少等因素,野外黑熊活动的痕迹也变多了,人与黑熊的遇见率增加了。这些都是黑熊种群数量上升、分布区域扩大的证据,因此“人熊冲突”也增加了,“例如2005年至2007年,我们在江油雁门镇调查时,并未发现黑熊。但是2020年黑熊出现在那里,还伤了人。”

刘芳表示,黑熊种群数量上升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即我国在大熊猫保护上的投入,也惠及到了黑熊,因为黑熊与大熊猫的分布是同域的。

龙泉山脉发现黑熊的新闻在网络中引起热议,这只黑熊的来源是讨论的焦点之一。有部分网友认为,龙泉山脉是独立山脉,历史上没有黑熊出没相关记载,因此不太可能是野生黑熊。

对此,成都市野保专委会秘书长巫嘉伟认为,龙泉山脉的北边,有浅丘与川西山脉相连,因此尚不能排除这只黑熊是野生的。

刘芳倾向于认为这只黑熊为野生黑熊,“但也没有定论。”她分析,若是人工圈养长大的黑熊,其野外生存能力就存在问题,且不会怕人。本次被发现的黑熊有野外生存能力、会偷食人类的牲畜、会避开人,表现很机敏。因此,其确有可能通过龙泉山脉北端与川西相连的浅丘迁徙而来,黑熊确有较强的迁徙能力,其可以在夜间穿越人口稠密的浅丘地带。“2005年至2007年,我们在龙泉山脉调查时确实没听说过有黑熊,龙泉山脉或许是亚洲黑熊新的分布区。”

近十年,龙泉山脉多个村庄曾出现目击黑熊的报告,涉及了栖贤、赵家、福兴、淮口等街道(镇)及龙泉驿区。对此,刘芳介绍,公熊的活动范围可能达到两三百平方公里,迁徙能力很强,母熊的活动范围也能达到十几至上百平方公里。“它是领域性的动物,不会待在一个地方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鸡舍外的监控

龙泉山脉距离成都城区近,山上还生活着很多村民,刘芳亦认为,保护人的安全和黑熊的安全十分重要。她建议,现阶段可加强宣传,告诉村民或游客要避免一个人在山区行走,行走时最好弄出一些声响,学习碰到熊该如何应对等知识。对于黑熊,刘芳建议可先加强观测,当地相关部门可以放置一些红外相机,了解其是单独一只,还是已经形成了种群。站在保护人的角度,确实可以考虑将黑熊麻醉后,转移到其他人烟稀少的山区,继续发挥它的生态功能。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