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后代,有朝一日竟然要靠“情色”交易生存……

现如今,蒙古国已经沦为了“亚洲第四大风俗国”而其首都乌兰巴托,更是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风情之都,“性旅游业”甚至都成为了蒙古国的一大“特色”

曾经威风凛凛的蒙古国,为何会沦为“风俗国”?如今,蒙古国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百科&官方媒体【蒙古国】【时代读财】发布。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贫穷摧毁道德,风月沦陷草原

一直以来,乌兰巴托作为蒙古国最富饶的城市,凭借着民风淳朴、礼仪高雅等特点,深受各国游客们的喜爱。它也因此获得了“草原之都”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而如今的乌兰巴托,俨然一幅“色情之城”的表象。城内不仅有着近2万名性工作者,甚至还被称为了“韩国男人的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时代读财

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国人民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骁勇善战的,如今的蒙古国为何会沦落到“以色示人”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美女

实际上这一切的问题,都与蒙古国的现有国情有关。早在几年前,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其实就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

由于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蒙古国的草原上逐渐出现了荒漠化、土地贫瘠等问题,随即蒙古国的畜牧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的草原荒漠化

要知道,蒙古国的祖先世代依靠放牧为生,畜牧行业更是蒙古国的一大“经济支柱”。因此,蒙古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了重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牲畜死亡

而在蒙古国,女性本就面临着受歧视、就业困难等问题。随后连绵不断的贫穷,逐渐摧毁了蒙古国女性的道德操守,为了谋求生存同时满足生理需求,大量蒙古国女性开始从事起了风俗服务行业

虽然蒙古国政府也曾有过相关的打击措施,但由于蒙古国本就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况且风俗行业还为蒙古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蒙古国便逐渐漠视了这一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风俗产业

在蒙古国,女孩越年轻意味着收入就越高,平均18岁以下的少女们,每天能赚到60多人民币。

而由于蒙古国的性服务价格比较低廉,其他国家逐渐开始有游客慕名而来。数据显示,来蒙古的“买春团”中70%都是韩国和日本人,乌兰巴托也因此被称为“韩国男人的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些贩卖性服务的女孩儿中,有的女孩年龄甚至还不足十岁,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发指的现象,也反映出蒙古国政府对于此行业的纵容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美女

出于金钱的诱惑,当地的娼妓之风盛行不衰,性病、艾滋病等疾病也因此在这片土地上肆虐蔓延。据统计,单从2005年至2011年的六年间,蒙古国的艾滋患者数量就翻了整整18倍

这无疑是一种“耻辱”!同时也标志着这个蒙古国正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美女

草原荒凉困顿,牧民逃离家园

面对各式各样的压迫,无数蒙古国人不得不弃牧返城、出国谋生。可城市的工作机会本就少之又少,再加上蒙古国作为内陆国家腹地狭窄,工业门类并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百科

一时间,人力密集的体力劳动岗位,成为了无数蒙古国牧民的的唯一选择。

可在高昂的物价面前,这群牧民的后裔根本无法承担城市昂贵的租金和生活费。于是,在首都乌兰巴托周边,出现了遍地的蒙古包,逐渐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贫民包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兰巴托外的“贫民包区”

而与此同时,更多蒙古国人选择了背井离乡,去远方寻找生存的希望。而这时,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自然成为他们理想的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蒙古国地处内陆,先到达岛屿国家谈何容易?因此,不少蒙古年轻人不惜铤而走险,通过涉足人口贩运、非法打工等黑产业,希望能从国外找到一线生机。

在国外,出于生存压力,数以万计的蒙古女性沦为“外籍性工作者”,遭受异乡人的凌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夜店

而蒙古国的男性,则不得不靠从事体力劳动,维持生活。

蒙古国,这个曾经的“草原雄主”,如今正经历着数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贫穷与落败。

可蒙古国衰败的原因,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穷国富矿,困于沙漠桎梏

作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蒙古国有着广袤的国土,而如今其72%已经被彻底的沙漠化,归其原因是因为蒙古国丰富的矿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草原荒漠化

虽然蒙古国的土地贫瘠,并不适合耕种,但其土壤中却蕴含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依靠这些资源,蒙古国希望可以大量赚取外汇,推动经济发展,于是他们便与外企签订了大龄的开采合同。

随后外企便在蒙古国的土地上疯狂开采资源,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全然不顾蒙古国的环境修复问题。而蒙古国因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在日益加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源开采

况且蒙古国本就有着过度放牧的问题,最终蒙古国遭到了环境问题的反噬,如今在蒙古国的草原上,一个个采矿洞口宛如撕裂般清晰可见。

根据统计,蒙古国现有21个省份中,仅有库苏古尔省和肯特省部分地区没有遭到环境问题的侵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即使如此,蒙古国的环境问题仍在加重,如今其国内年降水量甚至已经不到我国的四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的“希望”

不得不说,如今的蒙古国已成为一个悲剧性的存在。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贫困、人口下滑、道德沦丧,这个曾横行亚欧地区的古老帝国,如今正饱受诸般困苦。

几年前,蒙古国曾一度试图向外谋求出路,争取得到外资的投入与支持。但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设计和管理能力,外资企业最终纷纷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蒙古人真的就注定了在这片土地上一蹶不振吗?事实上,部分蒙古人已经开始试图通过振兴本土产业,带动国家经济发展了。

比如首都乌兰巴托附近的扎门营地,依靠旅游业和农牧业的发展,这里的人民正为蒙古国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生态涵养和工业振兴的道路显不平坦。为此蒙古国需要重拾对自然、生态问题的重视,培养科技人才、更新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改革体制、拓宽视野。

只有这样,蒙古国才能走出一条复兴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兰巴托的“成吉思汗”雕像

结语

毫无疑问,蒙古人复兴之路还很漫长,无论是挣脱贫困、还是道德沦丧问题,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只要不放弃希望,相信终有一天他们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再次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