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6月16日上午9点,2024年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平行论坛二《全球大学生摘要论坛:未来领袖 青年与全球责任感》正式开始。

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刘珺珺博士主持,“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执行秘书长、国家民委““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常务副主任、天津大学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职业生涯规划师新职业申请人丁晔女士致欢迎辞,首先代表天津大学对来自全球大学生们和点评的博士生导师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希望通过共同探讨青年在全球发展中角色的责任担当,为未来成为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奠定坚定的基础。

由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原综合司司长,人社部原教培中心党委书记兼主任蔡启明先生进行领导致辞。蔡启明先生围绕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需要领导型、管理型、研究型、复合型等的人才,并且要持续发扬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模式。

本次论坛分为上下两场举行。会议中各位青年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以青年视角各抒己见,共话全球责任。

上半场专题演讲由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珺珺同学主持,共有五名同学做专题报告,由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莉教授进行点评。

首先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博士生陈冬元同学,做《政党外交视角下的人文交流——以中越党际交往为例》的专题演讲,演讲指出中国共产党与越南共产党之间合作交流是发展新型党政外交的重要典范,以两党外交为例,展现了外交下的人文紧密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政法大学民法学博士生蔡予杭做《通谋虚伪法律行为的研究》的专题演讲,演讲以阴阳合同为例,生动形象指出何为通谋虚伪,并辅以假结婚的例子,详细介绍对于通谋虚伪法律的行为的法律效力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张博心做《““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碳捕集-转化》的专题演讲,演讲从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模式出发,详细介绍了碳捕集-转化的技术原理、最新成果和其对于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意义。

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陈宗华做《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思路》的专题演讲,演讲紧扣““一带一路”“,提出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辅以双循环的国际政治经济内涵,指出推进““一带一路””的具体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生王琺做《草原交响:教育与文化融合的内蒙古篇章》的专题演讲,演讲从文化融合为教育带来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教育为文化融合提供的平台和途径两个方面的内容,展现了教育与文化的和谐交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莉教授对上述五位演讲者进行了点评。徐莉教授首先对总体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接着她细致入微地指出了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从思维逻辑、讲义内容、演讲情感等方面找到了学生的优势。同时,在文字细节和形式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使每位学生都获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半场专题演讲由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琺同学主持,共有五名同学做专题报告,由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志民教授进行点评。

首先由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刘珺珺同学,做《以古鉴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的启示》的专题演讲,演讲围绕“体知”思想,从由来、内涵的现代诠释、发展和继承、独特之处、时代价值逐渐引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的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洋理工大学硕士生何书航做《环境审计在全球框架下的应用与拓展》的专题演讲,环境审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演讲指出了其在全球框架下的应用与拓展,如营利性跨国企业的环保政策、政府机构信息共享与协同治理、政府机构风险等等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巴基斯坦籍博士生MUHAMMAD SHOAIB(穆帅)同学做《留学生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专题演讲,以自身在中国的求学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对于巴基斯坦人民的重要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演讲,深切表示“中巴友谊比天高、比蜜甜、比海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贝宁的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博士生CHABI DARI SIKA N'DOURO SEIDOU(赛斗)同学在会议上做了题为《中国与非洲““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的专题演讲,从他的演讲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对中非友谊发展的促进作用。赛斗同学不仅展示了当前教育合作的成果,还分享了他对““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未来发展的展望,为中非教育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生周倩做《老年群体社区情感的再生产逻辑——一个角色学的解释》的专题演讲,通过深入剖析老年群体社区情感再生产的情境逻辑,采用激励机制和角色规范聚合共识,辅助唤醒老年人社区认同感,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十分新颖的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评环节,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志民教授表示感受到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与现实息息相关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展现了青年人的担当与全球责任;也提到了在方法论方面需要加强体现。之后王教授对每位学生依次进行了指导,学生们深感赞同,收获良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全球责任,青春启迪智慧。论坛结束时,每位学生都发表了感言,纷纷表达了对本次《中国人才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会议平台的感谢,表示享受与大家交流的过程,并从专家们的点评中收获颇丰。最后,两位教授为发言的青年大学生颁发了演讲证书。此次全球大学生摘要论坛以“未来领袖、青年与全球责任感”为主题,深入研讨和交流青年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中的力量和担当。论坛激发了青年学子们的全球责任感,展示了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内外青年大学生通过充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促进了学术的进步与创新。相信这次论坛为未来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期望青年学子们通过此次会议提升国际视野和领导力,勇担全球责任,以青年的力量共创美好未来,助力构建“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024年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分论坛二全体参会者)

2024年6月15日——16日,经教育部审批,天津大学、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国家民委“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大学)承办的2024年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在天津大学隆重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国内外“一带一路”学者、专家和企业家110多名共聚天大,搭建跨文化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互信,讲好中国故事的舞台;对接政府、高校和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的桥梁;支持和服务“一带一路”人文与全球视野的国际人才发展与经贸合作,发出中国人才走向世界,世界人才走向中国的最强音。

本届国际论坛以“文化融合·人才发展”为主题,会议议程分为两个部分:6月15日主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文与人才发展》的主论坛,6月16日主题为《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人才发展促就业》和《全球大学生摘要论坛:未来领袖 青年与全球责任感》的两个平行论坛。以期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让世界由您了解中国,中国因您影响世界。

天津大学供稿:

编辑/王秀文、刘菁、赖杨颖、赵素馨、杨凯冰

照片视频制作:管欣瑶、傅麟筑

审稿/赵佳沥、丁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