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淄博市淄川区作为老工业区,城乡发展较不平衡,村庄“多散小弱”现象较为突出。立足实际,近年来,淄川区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加速构建村村有项目、集体有收入、支部有力量的发展新格局。村民变股东,“土特产”变“致富宝”,产业延链开新路,鼓起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当下,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绘就,这背后离不开“红色引擎”的推动作用。

党建聚力 实现项目、就业双向奔赴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

推动产业兴旺,淄川区各镇街党组织因地制宜拓展产业类项目、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推进镇域内抱团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淄川区岭子镇宋家庄村俊岭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棚,林峪村村民们正细心采摘藤蔓上的西红柿。林峪村,是淄博市最西南的一个行政村、山区村,地势偏远、土地贫瘠,是典型的“留守村”“空壳村”。常年村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面对发展的诸多现实难题,村党支部书记靖宁波内心也是十分焦灼。

先富带后富,强村带弱村的重要作用在此时愈加彰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俊岭农业免费提供大棚,首批6个试点村组成多村联合体经营管理,每村1个大棚,种植技术成熟的如意88水果西红柿,亩产可达到2万斤,产出蔬菜由俊岭农业保底收购,扣除相关成本后,试点村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切实发挥村集体增收兜底保障作用。

林峪小米、北石羊肚菌、小王家庄放心馒头、牛角蜜薯、俊岭农业有机蔬菜……都已上架岭子镇多村联合体共富合作社超市,带有“岭上人家”区域公共品牌的岭子镇“土特产”,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实行统一种子、肥料、加工、品牌、销售,并利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施订单式种植,共富合作社在运营和管理上启用集约化模式,下起了一盘集中农业优势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棋。

“共富合作社使我们村村、村企抱团,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不愁卖,山上的撂荒地有人管,村集体上项目有规划,富余的劳动力能整合。”王怀波说,共富合作社超市二楼,两个带货直播间正准备装修,年底就能开播。“未来,我们的合作社还能链接二产加工业、三产旅游服务业,真正实现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从靠吃资源饭,到农业产业多点开花,岭子镇的共富项目“接二连三”,食用菌、设施农业等主导产业的年产值可达1.1亿元,镇域内所有村年内实现村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上。

党建引领 厚植人才队伍发展沃土

加强基层党建,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关乎全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0日-11日,淄川区罗村镇今年第一季度村(社区)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正式开赛。会上道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廷钊正在汇报联村共建项目——羊肚菌种植情况,同时围绕“为民服务一件事”谈思路、话举措,各村居书记、主任轮流发言,交流观摩学习感悟,共同探寻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罗村镇的此次“擂台比武”围绕“提标育强”年重点工作,学习了“千万工程”经验,切实发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头雁”作用,有力带动城乡环境大整治等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淄川区以开展“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主线,全面落实以“区级深抓深管、镇级敢抓敢管、村级能抓能管”为主要内容的“三抓三管”基层党建责任落实机制,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淄川区聚焦组织引领、头雁领航,健全坚强有力的队伍建设体系,印发《淄川区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实绩“区镇联考”实施方案》,每季度对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千分制考评。区镇两级对村党组织书记及“两委”实行全覆盖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完成第六轮第一书记选派,市区两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31名。大力倡树“昌法工作法”,每月定期召开第一书记例会,开设“第一书记直播间”,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推选21名市级“担当作为好支书”,印发《关于大力支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打破村级党组织书记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发展前景三个“天花板”,增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

党建领航 擘画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老大难”问题如今就解决了?洪山镇马家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王健道出了其中原委。2018年前,马家村还是远近闻名的乱村、不稳定村,人心不齐、班子涣散、村穷民弱、设施落后、信访矛盾严重等问题比比皆是。马家村新一届班子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紧抓乡村振兴重大机遇,坚持先立后破,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文明行,抓项目建设,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深挖红色资源,以红色名片赋能村庄发展,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书写马家蝶变。

近年来,淄川区秉持“党建引领、全面振兴;典型引领、全域振兴”的乡村振兴总体思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托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创建这一主线,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聚焦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提升,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致力打造“党建引领、龙头带动、联农带农、连片推进”的乡村振兴淄川模式。2023年淄川区成功入选山东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实施的党建引领“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圆满完成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任务(“拓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试验任务),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新希望六和(淄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智慧牧场、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昆仑镇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 。

淄川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力解决农村发展难题,有效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下一步,将继续因地制宜、多点突破,把务实管用的机制落实好、巩固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汇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磊 通讯员 董明月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