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题现场。

日前,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屯堡史研究》开题报告会暨中国历代边疆经略与屯堡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学校举行。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黄其松在讲话中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既是重要内容,更是重要动力。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彩,屯堡文化是其中最璀璨的瑰宝之一。修建屯堡是明朝“北守南进”的重大国家战略,屯堡文化蕴含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重大意义,屯堡历史文化研究对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进贵州的文化建设,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决定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将屯堡文化的研究推广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项目组专家学者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深入开展屯堡历史研究,充分挖掘屯堡文化遗产资源,推出一系列高质量成果,不断扩大屯堡文化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安顺市副市长汪文学在讲话中指出,屯堡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内容从单一的资料整理走向多学科研究,研究队伍从本土走向全国,产出了大批成果。未来,屯堡文化研究要更为重视田野史学、民间历史文献学、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和乡村文化的研究定位,促进相关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项目开题汇报暨学术研讨会由专家组组长、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黄永林教授主持。

项目首席专家肖远平教授从为什么做这个选题、项目准备怎么做、如何把项目做好、预期研究成果、项目研究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他说,通过对屯堡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的研究,将屯堡置于中国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更加显著地凸显出屯堡文化的巨大价值,从而发现贵州保留的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贵州文化被尘封的一面显现出来,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国屯堡史研究》获批后,在原有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商请了一批长期研究北方屯垦、卫所等方面研究的专家,希望能够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角度更加深入推动屯堡的研究,希望从宏观与微观、全国与地方、整体和个案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屯堡史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挖掘屯堡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为贵州的“四大文化工程”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肖爱玲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立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办主任、科研处处长龚德全教授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代表进行了补充汇报。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高丙中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泽龙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民俗研究》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张士闪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宋俊华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历史地理研究》副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张晓虹教授作为项目开题评审专家,在对项目的研究思路提出宝贵意见的基础上,也对贵州的活态屯堡文化怎么研究、如何推广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项目总体框架合理,内容丰富,研究计划切实可行;课题组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前期基础扎实,准备工作充分,具备完成该项目研究任务的能力和条件,一致同意通过《中国屯堡史研究》开题论证。希望课题组全力做好研究工作,产出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屯堡文化史的深入研究、为黔中地区活态屯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文/图 思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