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年轻的中共女党员盛国玉在垫江县英勇被捕,年仅22岁。敌人对她实施了残酷的严刑拷问,却未能从她口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情报。最终,盛国玉与其他三位被捕同志一同被押解至重庆。

抵达重庆之后,她们随即被移送至国民党重庆卫戍司令部下辖的拘留所。在此处,盛国玉目睹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女性,她的存在让原本沉闷的环境增添了几分异样的色彩。

这位女士身着盛装,面庞洁白饱满,短发齐肩,年龄似乎仅在三十有余。在看守所内,她自如地漫步,若无其事。初见之下,不禁令人误以为她是国民党某位高级军官的宠妾。

在盛国玉等人被拘押入狱后,那位女性亦步入了牢房,显然也是一位被定罪的囚犯。她默默无言地融入了这个阴暗的环境,与其他犯人一同承受着牢狱之苦,她的到来并未引起过多的波澜,只是为这沉寂的牢狱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贵妇人并未摆出陌生人的姿态,而是友善地向众人致意。盛国玉等人刚经历严刑拷打,身心疲惫,误以为她是国民党派来的说客,企图诱使他们背叛组织。然而,盛国玉等人被捕后便已决心坚定,即使牺牲生命,也绝不透露任何秘密。

华贵妇人虽见自己热情相待却遭冷遇,却未曾动怒。她自来熟地轻抚盛国玉的发丝,细声询问起其个人境况,尽显亲切关怀之意。盛国玉虽有些局促,但在妇人的温柔安抚下,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

盛国玉等人感到眼前女子非同寻常,谨言慎行。华贵妇女洞悉他们的顾虑,坦言:“无需忧虑,我们境遇相同,同为敌人所囚。我虽因拒绝与共产党断绝关系而受特殊待遇,但特务们因忌惮我身份,对我颇为宽松。我虽不得离卫戍司令部,然内部自由,尚可探视伯父杨森。”

当这位妇女述及此处,盛国玉等人惊愕不已,难以置信地询问:“您莫非便是那位声名远扬的杨家千金?”其话语中透露出的惊讶与尊敬,无不显示出对这位杨家大小姐的深厚敬仰与认识。

杨森,身为国民党反动军阀,以冷酷无情著称,其残忍手段令人胆寒。得知面前的女子竟是他侄女,众人顿时神情凝重,纷纷收起之前的轻松态度,对她避而远之,唯恐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出乎众人意料,那位衣着华贵的妇人却神态自若,笑容可掬地道:“无需称呼我为杨家大小姐,直接唤我杨汉秀即可。”她的语气亲切而自然,仿佛在与多年好友交谈。

杨汉秀话语毕,随即转身离去。盛国玉等人对她的言辞保持中立态度,她的言辞看似与众人立场一致,但身份背景却令人疑惑。毕竟,身为军阀之女的她,怎会轻易背离家族加入共产党?即便真的投身革命,杨森又怎会狠心将自家侄女投入牢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国玉当时已决意赴死,无暇他顾。被捕后遭受酷刑折磨,继而历尽艰辛被押解至此。特务们未曾给予她们片刻喘息,更遑论一口热饭。她在困境中坚守,展现出坚定的意志。

经过长时间的劳累和口渴的煎熬,她们深感力不从心,几乎要放弃。然而,就在此时,杨汉秀带来了丰富的美食,为她们提供了及时的补给,鼓励她们振奋精神,继续前行。

盛国玉等人对待杨汉秀仍存一丝敌意,均未伸出援手。面对此景,杨汉秀坦然自若,道:“饭饱神足,方能专心致志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他的坚定与豁达,令人敬佩。

众人深觉杨汉秀言之有理,她们既已无畏生死,岂会惧怕饭食中有毒?遂不再多虑,纷纷取食而食,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杨汉秀见状,欣慰地赞道:“此才为真革命者之风范!”

随后,盛国玉表达了上洗手间的需求,却遭到特务的无理阻挠。尽管多位同志纷纷出面为她争辩,特务们仍坚决拒绝,甚至紧闭房门,置其需求于不顾,这种行为显得极为不近人情。

杨汉秀目睹此景,严肃地伸出手指指向特务,以坚定而威严的口吻质问道:“你们究竟是否允许他们几人前往洗手间?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正式与纪实风格。

特务们对杨汉秀的身份心知肚明,尽管她此刻沦为囚犯,但身为杨森的侄女,其身份仍不容小觑。鉴于此,特务们不得不暂时放下成见,勉为其难地表示了同意。

经过此次事件,盛国玉等人对杨汉秀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在看守所的日子里,杨汉秀时常向他们传授革命形势,分享延安的见闻,并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深切关怀。他鼓励众人坚定革命必胜信念,积极与敌人斗争,迎接重庆解放。原本消极的盛国玉,在杨汉秀的激励下,也焕发出新的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