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秋季某日,一位身着军装的男子跋涉千里,自江西南昌抵达湖南浏阳县文家市镇。好奇不已的村民们纷纷上前围观。这位军人见状,随即以友善的笑容询问:“乡亲们,可否告知我前往杨世骏家的路径?”

“杨世骏”这个名字,在年轻村民耳中似乎并不熟悉,他们纷纷摇头表示未曾听闻。而老一辈的村民则陷入沉思,试图在记忆的深处寻觅这个名字的踪迹。看着村民们的反应,那位军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失落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一位年迈村民试探性地问:“您指的是‘统伢子’吗?”此言一出,村民们如梦初醒,齐声附和:“正是,正是‘统伢子’!”然而,那位军人却面露困惑,轻挠发鬓,坦言道:“乡亲们,我所知仅止于其名杨世骏,至于‘统伢子’之称,实不解其意。”

老村民郑重其事地告诉军人:“你找的‘统伢子’,本名杨世骏,前往他家一问便知。”随后,在老村民的引领下,军人顺利抵达了杨世骏的住所,即将揭晓他心中的疑问。

村民们焦急地等待在门口,一位热心人高声通报:“刘大娘,您家有客来访!”不久,一位慈祥的老太太缓缓走出屋门。此刻,一位军人迅速上前,礼貌地搀扶着老太太,并郑重介绍:“大娘,乡亲们,我是魏鸣森,隶属于二野五兵团先遣部队的侦察科长。”

老太太面带困惑地望向魏鸣森,四周的村民们同样一头雾水,静待他继续发言。魏鸣森作为侦察科长,微笑着向刘大娘询问道:“刘大娘,请问您家的小儿子是否名叫杨世骏?”

听闻“杨世骏”三字,老太太情绪骤起,紧握住魏鸣森的手,迫切追问:“世骏近况如何?我的统伢子,二十载光阴,终得音讯!”言毕,老太太眼眶泛红,泪水无声滑落。

经过仔细观察,侦察科长魏鸣森已有几分了解。但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他进一步询问了老太太家中的情况。得知杨世骏的父亲已离世,家中除年迈的母亲外,尚有两名兄长。

经过细致比对家庭信息,侦察科长魏鸣森以庄重而郑重的语气告知老太太:“刘大娘,您儿子杨世骏已改名‘杨勇’,并担任二野五兵团司令员,现驻江西南昌。他特地委托我来探望您,请您放心。”

听闻侦察科长魏鸣森的宣告,村民们纷纷欢呼雀跃,掌声雷动。刘大娘喜极而泣,拭去泪水,热情地邀请魏鸣森入内。随后,村民们络绎不绝地涌入刘大娘家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军杰出的高级将领杨勇,身为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在1955年荣膺上将军衔。那么,杨勇上将与其母亲刘老太太之间,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母子情谊呢?让我们继续深入探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