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出现,让想象力成为了最好的武装。就在最近举行的首届「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中,不论是围绕哪吒闹海IP进行二创的「神话世界赛道」,还是围绕作家何夕的科幻作品IP进行二创的「科幻世界赛道」,都涌现出了大量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在入围的80强作品中,有两部作品尤其引起了1号的注意:《哪吒之逆鳞之心》与《哪吒之千年小学霸的非正常日常》。

同样是针对哪吒的二创,但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前者充满了电影大片质感,后者则是国风与现代元素的巧妙融合。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部作品的创作团队,均来自同一家公司——未来电视内部孵化的劈叉儿AI工作室(PX Studio)

如今,AI早已成为舆论场里的热词,但拥抱AI究竟能够给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组织以及现代职场人带来怎样的改变?在AI引发的热烈与喧嚣,这个关键问题反而经常语焉不详。

因此,劈叉儿AI工作室之所以让1号产生浓厚的兴趣,核心便在于孵化它的公司——未来电视。未来电视作为互联网电视牌照方,是大屏产业名副其实的「国家队」。AI如何与「国家队」产生化学反应,这样的AI故事不正是绝好的行业观察样本吗?

上篇:

「自生长效应」

在对话过程中,首先激发起1号好奇心的,是工作室的名字。工作室主理人李欣向1号介绍,「劈叉儿AI工作室里的字母PX,代表的是Pixel(像素)。像素是图片里最小的单位,而工作室创立的初衷,便是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寻找一种完美的劈叉」。

这个内部孵化而来的小而美的团队,目前保持着10人左右的建制。团队的成员由一群充满激情和创意的视觉设计师、AI 资深玩家以及跨领域专业人士组成,彼此共事的时间短则三四年,长则十年。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的每个人都在未来电视内部有着固定的岗位,承担相应的职责。成立工作室,完全是出于他们共享着相似工作理念以及对AI有着极大兴趣,使得他们在追求技术前沿的突破,深入挖掘AI技术在设计内涵上的应用潜力的路途中走到了一起。「内驱力」「凝聚力」「稳定性」是这支团队最醒目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劈叉儿AI工作室的诞生过程,便能够发现工作室最鲜明的特质——

「自生长」。

这种组织内部迸发出的「自生长」特性,带来了三个后果。

一是创意的自生长。

最具说服力的无疑是此次入围作品里这两部风格相异的「哪吒」。

《哪吒之逆鳞之心》着重表现反叛、成长和自我认同的主题。在劈叉儿AI工作室的解读里,哪吒的成长历程充满了对命运的反抗和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它巧妙地与此次大赛主题中的「尔解吾心」相呼应;第二个作品《哪吒之千年小学霸的非正常日常》则是一部轻松的虚构小故事,讲述哪吒在一边上学一边打怪,与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新生活」。这个故事充满了幽默和奇幻色彩,展现了哪吒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独特魅力。

第一个作品利用AI技术在情感分析和动态演绎方面的优势,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哪吒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第二个作品则通过AI技术生成丰富多彩的场景和角色设定,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引发当下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在李欣看来,「AI版的哪吒故事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智能创造』『和『数据驱动』的独特性。通过AI技术,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创意设想和视觉效果,从而打造前所未有的哪吒形象和故事情节。这不仅使故事更加丰富多样,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二是能力的自生长。

李欣尤其谈到了创作效率的提升以及创意的可达性:不仅原本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工作中AI辅助下几天内就能完成,AI还可以自动生成场景、角色和特效,减少了手工制作的时间和成本。同时,AI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实现创意的工具和方法,例如在《哪吒之千年小学霸的非正常日常》中,团队借助AI实现了毛笔绘制风格的动画效果,「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又通过现代技术进行了重新诠释」。

可以说,AI这个强大的辅助工具,能够让团队成员更多地聚焦到故事构思、角色设计、情节编排乃至最终的动画制作各个环节,并且在更加精确的协作中激发出个人的潜能。

三是组织的自生长。

李欣表示,「 AIGC技术的出现,吸引了更多有志于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的优秀人员加入我们的团队。这些人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公司的整体创新和发展动力」。并且,根据李欣介绍,不论对内还是对外,在工作室进行的各种交流里AI都是分享的核心内容。可见,在未来电视内部,劈叉儿AI工作室所扮演的角色,犹如一条引发积极变化的「鲶鱼」。

在艺术与技术的「劈叉」中,AI成为了个体进化与组织进化的动力源。

下篇:

「双提升效应」

自生长的归宿,是提升组织的能力。

于未来电视而言,以成立劈叉儿AI工作室为开端,拥抱AI不仅带来了显著的自生长效应,也带来更为长效的「双提升效应」:不仅从内部提升了组织的商业变现能力,也从外部提升了组织的文化传播能力。

一是IP开发不断提升平台的商业变现能力。

原创IP、原创AI惊悚动态漫、原创 AI早教内容、原创 AI互动游戏、原创歌曲、原创虚拟偶像乃至是偏动态漫风格的微短剧……当1号将关注点从「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的入围作品延伸到劈叉儿AI工作室所打造的内容矩阵时发现,用AI武装自己的劈叉儿AI工作室形成了一套不设限的打法,AI成为了他们探索内容边界的技术桥梁。并且,在这些多元化的探索过程中,有些AI产品已经具备了跑通商业变现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在最前沿的试验性产品,便是原创IP《蹲蹲与花生》。

这个可爱的IP,藏着一段感人的亲情故事。《蹲蹲与花生》的内容创始人,是劈叉儿AI工作室团队里的一位新手妈妈,她自己的网名叫做蹲蹲,而她孩子的小名便是花生。《蹲蹲与花生》的诞生,便来自于这位新手妈妈的真实育儿体验。当这位设计师兼新手妈妈与AI相遇,个体化的育儿经验便能够成为影响更多新手妈妈的优质内容,人的能力结界,靠着AI的加持而被突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蹲蹲与花生》不仅在优酷平台举办的《首届少儿AIGC视频制作大赛》中获得创意奖,在《第二届少儿AIGC视频制作大赛》中赢得画面奖,还衍生出《宝宝的睡前故事》《氛围空间》《奇妙画廊》《大自然小发现》等覆盖教育、娱乐、艺术欣赏和自然科学等多个维度的衍生节目,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及其家长的需求。由此形成的IP项目矩阵目前已建立起稳定的粉丝基础,且用户粘性较高,这都为后续诸如周边商品开发、付费内容订阅等商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正是AI的力量:就像《蹲蹲与花生》,个性化的体验能够在技术的加持下变成向善的内容产品,并且转化为具有前景的经济价值。李欣表示,借助未来电视的自有平台,类似《蹲蹲与花生》这样的部分AI产品已经实现了一定的付费转化。

二是IP开发不断提升国际化传播能力。

对未来电视来说,未来有两大目标:文化IP系列开发与国际化传播

其实,从两部风格迥异的哪吒作品中,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劈叉儿AI工作室在国风审美上的积淀与理解。李欣介绍,「我们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是从业多年的设计师,他们对于中国文化、中国美学的研究是比较深的,在骨子里就有一种对中国美学的认同」。在一年多的产品实践中,不论是原创 AI早教内容「小白学古诗」还是原创 AI互动游戏「山海有灵」,工作室所打造的AI产品均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未来,李欣表示工作室将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并进行现代化的再创作和重构,通过结合AI技术和创意,赋予经典IP新的生命和视角,使其更具现代感和全球吸引力;同时,将文化IP应用于多种媒体平台和形式,如动画、游戏、漫画、文学作品等,通过跨界开发扩大IP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当文化IP系列开发插上了AI的翅膀,国际化传播同样受益匪浅。

在1号看来,两部哪吒作品本身就是这种有机结合最好的例证,「我们选择哪吒作为参赛作品,是因为它不仅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同时也能为 AI 技术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哪吒的故事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探索 AI 在影视中创作的可能性」。

因此,两部哪吒作品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次比赛的参赛作品而已,它更像是劈叉儿AI工作室乃至未来电视的一次AI实验:AI之于IP开发与国际化传播之间的有机融合,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想象力与可能性。而「哪吒」的成功意味着,当中国文化IP的创造性转化契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偏好和市场需求,制定因地制宜的内容和传播策略,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文化IP的跨界产品和项目,中国文化IP的成功出海就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号结语

在对话过程中,李欣曾说:「如果你跟AI一起进步的话,那你注定是不会被淘汰,反而会变得更强大」。其实,对个人如此,对组织亦如此。通过劈叉儿AI工作室我们能看到,AI给予未来电视的正反馈效应,不仅包括了个人与组织能力的自生长,同样也会让组织在实践长期目标的道路上持续受益。

这不禁让1号想起了贝索斯的论断:「大模型不是发明,而是一项发现,因为AI并不像我们平时发明的望远镜、太空飞船那样,有实际存在的工程,我们更像是在不断发现AI的能力。这些强大的工具更可能是帮助或拯救我们,而不是毁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