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据参考消息报道,俄法院当天宣布判处一名美军士兵3年9个月有期徒刑。据悉,该美军士兵名为戈登·布莱克,上个月因“盗窃”在俄远东地区被捕。对美国而言,美军士兵因在俄盗窃被捕实在过于丢人,对俄罗斯而言,该判决未必没有打脸美国的味道。

不过,美国尴尬归尴尬,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中,俄罗斯也不轻松,西方的打击给俄罗斯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和压力,而就在不久前,普京又收到两条坏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一,欧盟首次针对俄液化天然气。

据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20日,欧盟批准了对俄罗斯的第14轮制裁,值得注意的是,欧盟首次盯上了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禁止第三国转运俄液化天然气等转运服务,禁止对俄液化天然气项目投资供货,总之是尽可能打压俄罗斯对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

北溪管线被炸之后,俄罗斯并未放弃对欧洲出口继续出口天然气,既然出口管道天然气这条路太难走,俄罗斯干脆选择出口液化天然气,好过让美国液化气占据欧洲市场。

而据新华社6月17日报道,就在今年5月份,欧洲进口的俄天然气仅近两年首次超过美国,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样子,欧盟似乎还是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对欧洲而言,即使是俄罗斯的液化气,其进口成本也要低于“远道而来”的美国液化天然气。

但欧盟此次对俄出狠招,可见无论一些欧盟成员国如何对制裁俄罗斯存在顾虑,欧盟并未动摇制裁俄罗斯的路线,且在持续堵上对俄制裁的“漏洞”。接下来,俄对欧出口天然气或许不会被彻底“掐断”,但难保不会遭到重创。

其二,韩国或也将加入对乌供武行列。

据参考消息报道,韩国政府20日表示,韩国将认真考虑对乌提供武器的可能性。作为美国的“忠实盟友”,在欧洲国家几乎集体对乌军援之际,韩国表现得相当克制。虽然韩国也有对乌克兰提供援助,但明面上一直宣称提供的是“人道主义援助”,仿佛把“对乌军援”视作红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该说,在俄乌开战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韩国对待俄乌冲突都颇为克制,似乎有意尽可能避免激怒俄罗斯。而今,韩国不顾“俄韩关系恶化”的风险考虑对乌供武,的确是被普京正在进行的“亚洲之行”刺激到了。

对俄罗斯而言,韩国加入对乌军援确实让人头疼。毕竟,近几年来,韩国在国际军火市场表现得相当亮眼,“韩国制造”因其廉价在欧洲市场颇受欢迎,而韩国的军备产能也显然高于欧洲国家。若韩国卖力对乌供武,俄军面临的压力将陡然增加。

不过,俄罗斯也不是没有反制措施。俄罗斯可以宣称对西方敌对势力提供武器,也可以将这一招用在韩国身上。对韩国而言,要不要对乌供武仍需三思,韩国因此面临的风险与俄罗斯面临的压力并不对等。